(資料圖)
靜子
“開學第一天,教室就像派對現場。”近日,一則網友吐槽“開學儀式感”的帖子引發輿論熱議。網帖顯示,該家長“痛數”開學儀式所帶來的多重負擔,并呼吁:“讓老師回到正常的教書育人工作中,讓孩子回到純粹樸素的知識海洋里,讓家長們減輕育兒壓力!”
在浙江杭州,一學校校長扮成仙人站在門口迎接學生;在河北保定,孩子們穿過拱門敲擊寓意“一鳴驚人”的大鼓;更有班級制作了近來頻頻出現在社交媒體的網紅路牌……多種多樣的開學儀式,應該被責難嗎?網友們眾說紛紜。有人堅信儀式創造別樣記憶,希望孩子們能有一個印象深刻的“起筆”;也有人認為此舉勞民傷財,更易助長攀比之風。公允地講,與其一味打“口水仗”,不如嘗試從中尋找共識。
從源起看,開學儀式古已有之、沿襲至今。具體講,古代入學禮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師禮、凈手凈心、朱砂開智等環節,不外乎寄望學子尊師重教、專心致志、一展宏圖。流變的是外在形式,不變的是美好祝福。在今人的開學儀式中,我們隨處可見寓意著“心想事成”的橙子、“平平安安”的蘋果,以及“越來越棒”的棒棒糖。把祝福具象化為實物,把標記某一時刻的儀式長久留駐在孩子們的回憶里,似乎并無不妥。從這個層面看,以滿滿儀式感喜迎新學期的做法,不該受到過多責難。
問題是,一些人所理解的“儀式”,是否超出了必要限度?部分網友的不滿值得審視:有家長抱怨采購各類物料花費不少錢,有老師吐槽裝飾教室耗費大量時間,更有孩子擔心自己的開學禮物會被同學“比下去”……不可否認,有些儀式確有走向過于浮夸、過于鋪張的傾向。開學儀式被戲稱為“開學形式”,癥結也就在于此。如果一場本該純粹的儀式變成負擔,那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它的美好初衷為何跑偏了呢?
說到底,孩子們才是開學儀式的主角,衡量標準當以其獲得感為重要依據。須知,開學儀式一頭連著自由的假期生活,一頭連著緊張且充實的校園生活,其重要的節點意義值得特別關注。最理想的狀態或許是,孩子們從這場儀式中意識到新的人生起點已開啟,他們欲重整旗鼓、懷抱希望再出發。正因此,舉辦開學儀式當把握好適度原則,大可不必在形式上“下猛力”“砸重金”,關鍵是在內容上“出亮點”“提質量”。
上好“開學第一課”,開啟美好新學期。希望各地在舉辦開學儀式這件事情上多用心、多用情,用有內涵的儀式感讓孩子們更好投入學習、砥礪前行。
(文章來源:南方日報)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tp錢包官網下載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