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日本核污水排海的事刷屏了。
8月24日北京時間12點,從這一刻開始,太平洋的海水成了兩種顏色,一種是核污水,一種是海水。
所有人都應該記住這一天。
也許,你我都曾以為,核污水入海只是日本不得已的選項,他們會找到更好的辦法。
但事實證明,我們低估了日本的無恥。
#01
日本政府
早就決定了
-
對日本政府來說,將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或許早就決定了。
鑒于許多人還不了解整件事的始末,書單君就用三個時間點,簡單說一個這件事的背景。
第一個時間點,是2011年3月11日。
日本發生了9.0級大地震,東電公司管理下的福島核電站發生核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
為了冷卻核反應堆,東電公司選擇向核反應堆注入海水。
于是便留下一個問題——如何處理這些核污水。
當時,東電公司建造了上百個污水處理罐,來儲存這些核污水。
這就是今天日本排入海的核污水的主要來源。
這種儲存方式本身沒有問題,但問題是,隨著核廢水的增加,這些儲罐裝不下了。
所以,就有了后來的事情,也就是第二個時間點——
2021年4月13日。
日本政府宣布,決定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核污水,并堅稱:“沒有其他選項?!?/p>
但事實未必如此。
早在2016年,負責福島核電事故的日本專家組就提出了5種核污水處理方案,按處理效果優先級,依次如下:
一、固化填埋
二、電解釋放
三、蒸汽排放
四、注入地層
五、排入海洋
日本政府最終選擇了第五種。
為什么是第五種?
答案是——便宜。
看看這幾項措施的成本,你就明白了。
固化填埋,耗資2431億日元;
電解釋放,耗資1000億日元;
蒸汽排放,耗資349億日元;
注入地層,耗資至少180億日元;
排入海洋,耗資34億日元······
這些年,日本政府對外說的一直是“探討”,做的一直是“鞠躬”, 但背后早就確定了要排放入海。
日本兩年前的這一決定,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輿論譴責。但因為沒有說明具體的排放時間,這件事便不了了之。
很多人還以為,是聲討起了作用。
但后來的事實證明,我們高估了自己的聲音。
這就是第三個時間點,也就是昨天——
2023年8月24日。
日本將核污染水正式排入海洋。
潘多拉的魔盒就此打開。
第一批核污水,將連續排放17天,預計總共將耗時長達至少30年,共排放核污水100萬噸。
這是人類史上首例大規模核污水排放。
盡管日本政府一再表示:經過處理后的核污染水,已達到排放標準。
但后果,其實沒人能預料。
#02
將無恥
進行到底
-
其實,我們不是不相信科學。
但任何科學研究,也無法確保排核污水百分百無害,否則,那就不是科學。
而核污水一旦排入大海,就是永久且不可逆的后果,覆水難收。
關鍵,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惡行累累,根本不可信。
書單君在兩年前,曾經介紹過一本書叫《核電員工最后遺言》。
書中直言:看似遍布高科技的日本核電站,其實是由大量“門外漢”建造的。
“說來很慚愧,我們的部門害怕去核電檢查會遭輻射曝曬,所以從不派自己人去現場檢查,總是找些農業部的職員去監督。
昨天在養蠶、養魚的人,隔天就被派去當核電檢查官了。
福井縣美濱核電廠的檢查總長,在上任三個月前,還是個負責檢查稻米的。 ”
試問,靠養蠶和養魚的臨時工建造起來的核電站,能有多牢靠?
這就是日本核電站的真相。
東電公司的黑料,何止這些。
1978年,福島第一核電站就發生過事故,一直隱瞞了30年才公開;
2005年,再次發生存儲核廢料的池水溢出、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
2007年,東京電力公司承認,曾篡改下屬3家核電站數據(其中就包括福島第一核電站和第二核電站)······
許多人可能忘了,2011年的福島核電站事故,正是因為東電的猶豫,將一場天災變成了人禍。
在核電站損害不嚴重的時候,工程師就已經建議用海水冷卻反應堆。
但東電管理層考慮到核電機組造價昂貴,一旦用海水,這些核電機組要徹底報廢。
所以整個管理層誰也不敢拍板。
就這樣,一再猶豫,浪費了搶救的大好時機。
日本政府的做法更讓人不敢恭維。
根據《環球網》報道,日本政府曾派自衛隊救援,可自衛隊卻因為害怕,拒絕了。
在核反應堆不斷升溫以及大量被污染海水即將泄露的狀況下,日本的政府官員卻忙著互相甩鍋······
而事后,他們所做的不是反思,而是想盡辦法隱瞞,企圖消除負面輿論。
尤其是在核污染水的處理上。
有報道稱,2021年,日本政府計劃用20億元,消除核事故形象受損;
為了證明核污水健康,他們公開表示:處理過后的水可以喝;
他們甚至將核污水中的放射性元素“氚”,做成了一個萌娃形象“氚寶”企圖扭轉國民的認識;
就在昨天,日本剛剛排水入海,外務省就計劃拿出700億日元做輿論公關。
日本政府連自己的國民都騙。
昨天,福島縣一位62歲的漁民感慨:“終究還是被騙了?!?/p>
當初,日本政府向他們承諾:
在未獲得相關各方理解的情況下,不會處置經過處理的核污染水。
但昨天,承諾就變成了:
政府將為排海工作承擔全部責任,即使歷時數十年。
其實,每一次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消息出現,都會引發各國人民聲討。
就在日本正式排放前一天,韓市民團體代表訪日,提交了超11萬人反對核污染排海的簽名;
日本民眾也在首相官邸前抗議。
而在日本媒體發的相關新聞底下,也充斥著日本網友的反對之聲。
事實上,就在排污前一天,還爆出由于日本民眾反對,日本政府可能取消排核污水計劃。
更有調查表明,70%的日本當地民眾,反對排核污水,因為海水一旦污染,首先遭殃的就是日本沿海民眾。
但日本政府依然一意孤行。
日本政府為什么這么“敢”?
也許只有一件事能解釋:
那就是美國的默許。
事實上,就在宣布此決定前一天,日本首相岸田剛剛結束了在華盛頓的美日韓峰會。
這就是日本,在全世界的聲討中將無恥進行到底。
他們不值得信任。
#03
那就一直譴責!
-
那么,問題來了:
我們能怎么辦?
其實我們能做的有限,但相信我們的政府會最大限度保護我們的利益。
昨天下午,據我國海關總署消息,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
這幾乎已經是國家層面做出的最大抗議。
而且,在全世界,我國也幾乎是最先反制日本的國家了 。
福島的核污水離我們有多遠?
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用模型模擬了一個結果。
排放第8個月,放射性物質率先出現在臺灣省東側,之后迅速覆蓋我國東南沿海;
排放第1200天,也就是大約3.3年,整個北太平洋幾乎全軍覆沒;
排放第2800天,北美西側海域基本被放射性物質覆蓋;
排放將近10年后,放射性物質幾乎會遍布全球海域······
要知道,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網上流傳一句俗話:
“當一個搗蛋的孩子說他想尿尿的時候,他已經尿了?!?/p>
2021年,就有報道稱,福島附近漁民捕撈的黑石鱸魚體內,放射性物質銫超標了5倍。
也許還有更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即使遠的不說,看當下離我們最近的。未來幾天,包括我國在內的日本附近的幾個國家,大概率會再次出現一次搶鹽、搶海產品的高潮。
根據報道,這樣的情況已經在韓國出現。
想必,又會有一些人,來冷嘲熱風我們的“愚昧”和“無知”。
可真正的罪魁禍首是日本才對啊。
所以在這里,希望這些所謂的“理中客”,對那些搶鹽的底層百姓留一些口德。
嘲諷的精力,大可以留著去罵日本。
最后,書單君想說: 處理過后的核污水安全嗎?
我們當然需要更多科學的數據。
但還是那句話,我們相信科學,但不相信日本政府和東電。
又或者,還些一些更接近于常識的說法,比如:
如果核廢水是安全的就不需要排海,如果核廢水不安全就更不應該排海。
最后,引用一句網絡上最流行的話:地球可以沒有日本,但是不可以沒有海洋。
2023年8月24日,作為海洋環境的災難日,已經成真。
“知小禮而無大義”的日本,無恥地按下了一個開關,這代表著,以后任何國家都可以理所應當地將核污水排放入海了。
這是海洋災難的開始,也是人類災難的開始。
如果只能譴責,那就一直譴責!
關鍵詞: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tp錢包官網下載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