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股票 > 正文
上市險企公布上半年保費成績 轉型陣痛成為關注重點
2021-07-20 10:35:38來源: 上海證券報

近日出爐的上市保險公司2021年上半年保費成績單顯示,中國人壽、太保人壽、平安人壽6月單月原保費收入同比分別下滑3.4%、7.6%、0.39%,新華保險僅同比正增長0.3%;負債端繼續承壓,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縮水,保險業當下所面臨的轉型陣痛,備受業內人士和投資者關注。

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近期,保險業內多次召開會議,深入探討保險市場發展及下階段工作。在談及近期保費增速緣何低于預期時,多家保險機構相關負責人坦言,既有大環境下的客觀原因,也有行業及公司自身的主觀原因,這是保險業改革轉型進入深水區必然面臨的陣痛,無論是市場還是行業,都應該辯證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

今年上半年,受到上市保險公司新單保費“前高后低”拖累,保險板塊未能呈現疫情后的修復性增長,股價表現不盡如人意。

什么原因導致保費增速低于預期?這種低迷的情況還要持續多久?各保險機構有何應對之策?從記者采訪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上半年保費低迷的主因是個險渠道代理人產能明顯下滑。今年以來,保險產品切換,疊加粗放式人力發展模式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轉,導致保險代理人的銷售難度加大,代理人流失加速,保險公司普遍面臨代理人脫落嚴重的情況。

資產端收益承壓亦影響產品制定策略。保險公司本質上是從事資產負債管理的企業,一方面保險負債結構對資產端的運作形成約束,另一方面獲取投資收益能力反過來影響保險公司的產品設計和定價水平。近年來,因市場利率下行等因素,部分保險公司投資收益不穩定,在此背景下,保險公司積極調整其保險業務的發展策略,在產品設計和定價時更為注重資本市場狀態和收益情況。

例如,保險公司在開發新產品時,會結合市場信息確定新產品的開發計劃,并就當時和未來可得的資產配置結構和投資收益狀況進行分析與測算,以此作為新產品定價的基本依據。因此,可能會推出一些低收益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與其他收益類產品比較,保險產品的性價比下降,導致市場競爭力不足,從而造成部分對收益有一定要求的客戶流失。

除上述原因外,保費增速存在一定壓力,也與保險業近年來“調整業務結構,追求長期發展”的轉型有一定關系。

在“穩規模、調結構、練內功、謀長遠”的改革發展思路下,各保險公司持續不斷地從“拉長負債久期、優化繳費結構、降低負債成本、增加保障內容、提升績優代理人占比”等方面優化業務結構,提升新單業務價值。

“不斷調整保險產品結構,持續降低躉交類低價值業務,努力推動期交類高價值業務,持續清核保險代理人。在此背景下,隨著躉交保險產品業務量下降,代理人規模下滑,保費增長也必然承壓。”一家壽險公司高管坦言,轉型難免有陣痛,但個險渠道當初“拉人頭販賣人情”的模式顯然已不可持續,轉型勢在必行。

在關注轉型陣痛的同時,也可以看到一些向好跡象。從上市保險公司公布的上半年保費成績單來看,若從環比情況來看,相較于今年5月單月,6月單月原保費收入均已出現大幅度反彈,這說明6月份各家均在保費業績上鉚足了勁。

一家大型壽險公司負責人提到,這兩個月來,行業費用亂投放現象明顯收斂,產品也更加多元化,各公司也在積極布局健康管理增值服務,以提升客戶經營管理能力。

多家保險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監管不斷強調“保險姓保”的大背景下,將持續深耕價值業務發展,努力推動整體新業務價值的快速增長。同時,大力調整產品結構,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加強產品保障屬性,不斷推動保費結構持續優化,從而進一步拉長負債久期,有效控制負債成本,實現保費規模穩定增長。具體措施上,他們建議,一是積極持續發展涉老保險業務,挖掘保費新增長點;二是轉變投資思路,拓展投資能力。

關鍵詞: 上市險企 保費收入 轉型陣痛 前高后低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