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股票 > 正文
科創板:曾因行賄IPO被否 部分專利系轉讓
2019-04-16 13:59:00來源: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道

申聯生物再次發起沖向A股的號角。

近日,上交所正式受理申聯生物科創板上市申請。公開資料顯示,申聯生物是一家專業從事獸用生物制品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豬用疫苗是申聯生物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本次募集資金約4.5億元。

記者注意到,申聯生物計劃將本次募資金額全部投向“懸浮培養口蹄疫滅活疫苗項目”,目前國內有 8 家口蹄疫疫苗生產企業。其中,在毛利率接近的情況下,申聯生物是口蹄疫疫苗上市公司生物股份(600201.SH)的營業收入的六分之一。2017年,生物股份的營業收入為185519萬元,申聯生物為30194萬元。

數據顯示, 2016年至2018年,申聯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68億元、3.02億元和2.7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347萬元、9867萬元和8758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較為關注的研發投入占比這一項中, 2018年申聯生物的研發投入占比僅有7.74%,且為近三年最高值。記者注意到,該數據在闖關科創板的同行業其他企業中,并不算出色。

某不具名資深分析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投資者除了常規考慮公司的研發性價比,還要注意到行業帶來的風險提示。當生豬價格、重大疫情或自然災害引起生豬養殖業波動,或許會對該公司造成不利影響。

去年申請上市被否

申聯生物的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申聯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500萬美元,由美國聯合生物醫藥公司(United Biomedical Inc,下稱UBI)以美元現匯和設備出資設立,后于2004年吸收合并華新牧業。

記者注意到,在裁判文書網上,顯示自2014年到2017年,美國聯合生物醫藥公司與申聯生物、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有6起判決書,涉及技術合同糾紛、發明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

除此之外,申聯生物行賄防疫監督總站站長一事也受到關注。公開資料顯示,2005年下半年至2012年12月期間,申聯生物銷售經理王某華曾對時任四川省動物防疫監督總站站長余勇先進行行賄,涉及金額共計106萬元人民幣、5萬英鎊;2013年年底,余勇又收受申聯生物業務員邵某所送現金5萬元人民幣;2011年至2014年,申聯生物市場總監王某送財物給時任四川省畜牧食品局重大動物疫病疫苗招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姜文康,共計31萬元人民幣、1萬美元以及面值1萬元人民幣的購物卡。

行賄的代價對申聯生物來說或許十分慘重了。申聯生物在之前IPO上會時,被發審委質問行賄事宜,并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建立起相關的內控制度并有效執行。

上述IPO的結果是以失敗告終的。證監會網站顯示,在2018年1月23日召開的發審委2018年第20次會議上,申聯生物因與UBI的專利糾紛問題導致首發申請A股IPO未獲通過。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2月,申聯生物闖關科創板的一個多月前,申聯生物與UBI剛剛簽署《專利轉讓協議》,UBI將其在中國境內全部與動物口蹄疫疫苗相關的專利或專利使用范圍無償轉讓給申聯生物。

高度依賴政府采購

記者了解到,申聯生物的產品主要集中于豬口蹄疫疫苗領域,產品結構相對單一。其核心產品豬口蹄疫疫苗的銷售方式包括政府招標采購和直接銷售。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2018年,申聯生物核心產品通過政府采購實現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64億元、2.86億元和2.61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98.71%、94.62%和94.80%。

資深股民王宇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高度依賴政府招標采購,是公司保持穩定業績的原因之一,但不能忽略其背后帶來的風險,諸如領導換屆、政策的變化等,都將對申聯生物的營收有著重大的影響。

這并非僅是猜測。2018年,申聯生物的營收凈利潤分別較上年下滑9.2%、8.7%,就是拜高度依賴政府招標采購所賜。記者了解到,2018年申聯生物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下滑8.9%,主要因為公司2018年在黑龍江省未中標,導致公司當年在黑龍江省銷售額下降。

在申聯生物的前五大客戶中,均是政府部門。報告期內,申聯生物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37億元、1.39億元、1.25億元,占比分別為51.22%、46.13%、45.47%,主要為各省畜牧局或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需要注意的是,突破技術瓶頸,完成研發創新,是每個科創企業不得不面對的最重要的難關。雖然基于目前的技術發展情況、新產品研發強度、產品普及范圍等前提條件,合成肽疫苗在可預見未來仍將繼續保持在口蹄疫疫苗領域的地位,但不排除在特定時期或特定條件下,其他新的技術突破現有瓶頸,并完成對口蹄疫合成肽疫苗技術快速替代的可能。同時,若未來新產品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或不能及時推向市場,則未來市場出現的替代性產品將給公司業務帶來風險。

同時,申聯生物未來的研發仍存在不確定性,以及研發產品無法及時滿足市場需求的風險。獸用疫苗產品存在研發周期長、投入金額大,且疫病毒株存在變異的特點。若新產品無法研發或研發失敗,將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除了上述風險,獸用生物制品行業的環保風險也是申聯生物需要面對的。國家環保標準日趨嚴格,如果公司未能及時采取措施應對國家環保標準的提高,以及公司管理不善、處置不當等原因,致使公司周邊環境污染,則將給公司的形象以及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關鍵詞: 行賄 專利轉讓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