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產經 > 正文
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城鎮化的比例還是偏低,還有發展的空間
2023-08-27 20:40:06來源: 百度

疫情的疤痕效應。對企業、對家庭包括對地方政府都帶來比較大的影響,對資產負債表、現金流的修復不是一蹴而就的。


【資料圖】

據測算,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新增投資需求6.6萬億元左右。城鎮人口的增加,可以帶來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多方面投資需求。因而,城鎮化將成為擴大內需的巨大引擎,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突破口和著力點。

到2025年,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有序疏解,城市功能品質發展活力不斷提高。隨著相關政策密集發布,我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仍然存在進一步拓展的空間。

如果你想了解城鎮化健設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城鎮化健設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城鎮化健設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新型城鎮化建設是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一種方針。"新型城鎮化"已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根據十八大報告精神,城鎮化未來將成為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載體,更是撬動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

新型城鎮化仍是房地產行業最大的制度紅利。未來5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約有4個百分點的增長空間,大約5600萬人將由農村遷移至城鎮,期間有望帶動不菲的增量購房需求,進而給房地產市場提供堅實的需求支撐。在政策的引導下,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目前,整個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嚴峻。一方面經濟的原因,比如美聯儲的緊縮還在延續,它對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的影響還在進一步顯現。再加上地緣政治因素,國際貿易和投資放緩,不僅僅是中國面臨的問題,全世界都面臨類似的問題,中國出口負增長了,整個全球的貿易也是負增長

近年來,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力有序推進。未來我們要把擴大內需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有序銜接起來,不斷激發新型城鎮化的消費潛力,拓展投資空間,深入推進城鎮化體制機制改革,使之成為提振內需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全國城市數量達691個,比2012年末增加34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比2012年末提高11.6個百分點。過去十年,我國城鎮化水平穩步提高,發展活力不斷釋放,服務功能持續完善,人居環境更加優美,城市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城鎮化進入提質增效新階段。

中國新舊增長動能的轉換需要時間。房地產的問題、地方政府債務的問題,過去無論是房地產還是債務驅動,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年我們采取了一些治理的措施,不論是對地方政府債務還是對房地產進行調控。新的增長動能沒有培育起來之前,舊的增長動能減弱,有可能對當前的經濟帶來下行壓力。當然在一定程度上孕育著重點領域的風險,比如房地產繼續增長的重要引擎同時也是財政金融的重要來源,國家也是高度重視。

快速發展的新型城鎮化,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新型城鎮化戰略將撬動房地產業新一輪發展, 將成為為房地產行業新的增長點所在。

比如民間投資,高技術投資增長很快,包括民間投資,如果把房地產去掉,制造業投資、高新技術投資、基礎設施的投資是高于平均增速。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城鎮化的比例還是偏低,還有發展的空間,跟國際上還有十來個百分點的差異,當然我們要避免重走老路,不要走過去的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的山高增長模式,過度金融化,經濟增長被房地產捆綁,

“要搞新型的城鎮化建設,包括通過戶籍改革,人口流動增加,會帶來城鎮化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新的消費的潛力。

城鎮化的核心是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而對于這群轉移的農村人口,一個遮風擋雨的住所是必不可少的生存需求。這部分剛需人群的住房需求恰好燃起了新一輪的樓市上升潮,有效地帶動二三線城市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新型城鎮化新在人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核心價值是以人為本。

根據數據統計,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市場規模已達17.5萬億元。其中,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市場規模達到6.5萬億元;住房建設市場規模達到4.5萬億元;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市場規模達到3.5萬億元;城市環境治理和風貌提升市場規模達到2.5萬億元。預計未來幾年,新型城鎮化建設行業市場規模還將繼續擴大。

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展望

面對國家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力雙碳目標、推進城市管理現代化等趨勢,人民群眾對提升公共環境衛生水平的觀念日益強化,在城鎮化的推動下,各地政府部門加大對道路清掃保潔、生活垃圾清運、公共廁所建設維護、車輛設備購置、固定資產投資等市政環衛相關的各個方面的投入,并且不斷拓寬市政環衛服務的內涵,加大城鄉社區管理事務的財政支出,由此城鄉環境及公共服務運營行業的整體需求不斷得到釋放。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新型城鎮化”概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把“加快城鎮化建設速度”列為2013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之一。中國的新型城鎮化,是確鑿無疑的大方向。

市場化初期階段,傳統市政環衛業務作為一項公用事業,主要在政府主導下進行,由政府部門及其下屬單位負責市政環衛服務項目的實施與監管。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市政環衛行業開始進行市場化改革,沿海發達城市率先推動環衛市場化,并有部分項目啟動政府采購公共服務試點。隨著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要求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市政環衛行業市場化改革進入大規模推廣階段,市場化趨勢更加明顯,目前行業整體正處于市場化快速發展階段。

新型城鎮化建設率已超過64.7%,進入城鎮化發展中后期,城市發展必須由“外延式擴張”為主向“內涵式發展”為主轉變,既要解決好快速城鎮化過程中積累的一些突出短板風險,新型城鎮化建設也要有效滿足不同群體的多樣化品質化需求。新型城鎮化建設要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建設宜居、韌性、創新、智慧、綠色、人文城市。

更多新型城鎮化建設行業發展趨勢消息,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眾泰汽車股東戶數增加6.25%,戶均持股7.76萬元
  • 成都車展丨主打時尚、科技 全新伊蘭特上市 9.98萬元起
  • 中郵證券給予中國鋁業買入評級,全產業鏈深化優勢,降本增效成效明顯
  • 舊動能助空頭 新動能刺激買盤 “銅博士”何去何從?
  • 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主任倪會忠被查
  • 登報履行通知義務 債權轉讓是否成立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