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國內經濟發展強調穩步提質和合理增量 強化需求側管理確保經濟運行發展
2022-02-22 09:20:45來源: 廣州日報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持續。在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要按照黨中央關于“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要求,注重宏觀政策的前瞻性和針對性,積極推出既有利于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又能實現量的合理增長的政策舉措,確保我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實施穩健有效的宏觀政策

經濟增速是反映經濟運行狀況的綜合性、基礎性指標。穩和進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沒有穩就不會有進,沒有進也不可能有穩。宏觀政策要著力維護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防止經濟增長滑出底線。

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努力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實現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要積極配合聚焦擴大內需戰略,配合“十四五”重大項目建設,滿足基礎設施適度超前投資的資金需求。引導金融機構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特別是要加大對實體經濟、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強對“專精特新”企業支持,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優化民營經濟金融服務。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中小微市場主體讓利。做好貨幣政策工具儲備和相關預案,及時滿足市場資金需求。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注重精準和可持續。要加大對沖力度,加快支出進度,保持財政支出強度,確保專項債券實際使用形成的投資規模的合理增長。開源與減稅降費結合,適度增加國有市場主體上繳收入,既保財政支出力度又穩定收支平衡。加強對市場主體的支持,嚴格落實國家的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確保各項政策紅利落地見效,尤其是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

繼續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就業是民生之本,保就業就是保民生、保穩定。要著力拓寬市場化就業渠道,降低就業門檻,支持和規范發展就業形態,繼續對靈活就業人員給予社保補貼,特別是要穩定市場主體,促進就業和創業。要做好重點群體特別是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的就業工作。要完善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等困難人員就業幫扶政策,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要積極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運用就業保險基金和專項補助資金。

進一步加強需求側管理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就是要維護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均衡,保持需求和供給的適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既有供給滯后的問題,也有需求不足的問題。要加強需求側管理,努力開發潛在需求。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水利、交通、生態環保、農業農村、市政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精準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兩新一重”等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高質量推進川藏鐵路等重大工程建設,加快補齊燃氣管道、防災減災等領域短板。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積極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補短板項目建設。靠前下達政府配套資金,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下達進度,適當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強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的統籌銜接,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節奏。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拉動有效投資。要更大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加大對企業的精準支持,著力夯實經濟發展的根基。

努力挖掘內需潛力。我國消費增長的潛力和動力仍未完全釋放,對于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有待提升。要扎實做好就業穩崗工作,保持城鄉居民收入與GDP同步增長,繼續縮小城鄉差距、貧富差距,穩步提升各類社會保障水平,為提高消費需求提供動力支撐。積極營造利于消費的商業環境,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推動大型企業下沉社區,發展品牌連鎖便利店。積極提升城市商業能級,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高質量推進步行街改造提升,豐富壯大城市消費載體。推動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和改造,開發鄉鎮商業網點、村級便民商店消費潛能。統籌疫情防控和促消費活動,繼續促進線上消費健康發展。落實已出臺的提振大宗工業品消費促進政策,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努力提高消費品質。

加大穩外貿力度。隨著疫情形勢好轉,訂單將有所回流,“宅經濟”產品出口需求面臨減弱,既有的外貿企業成本高企問題短期難以緩解,去年外貿基數又高,今年外貿增長將面臨較大壓力。要努力穩定我國外貿在全球的份額比重,加強跨周期調節,落實好國務院新近出臺的穩外貿政策,各地要因地制宜提出配套措施,引導外貿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要加大外貿創新發展力度,加快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積極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培育好外貿發展平臺,緩解外貿企業物流壓力,加快釋放《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紅利,指導外貿企業精準開拓國際市場。精心辦好各類線上線下展會,更好發揮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消博會等重要展會和開放平臺作用,促進內外市場相通,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還在供給端。當前出臺的經濟政策,既要利當前,更要利長遠,要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經濟工作的主線。

著力聚焦暢通國內大循環。要繼續在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上下功夫,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在全面提升產業水平,特別是要壯大實體基礎根基,構建自主可控高質量產業鏈、供應鏈。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增強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供給能力,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新材料等領域培育一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集中力量解決汽車等領域芯片短缺問題,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定工程,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實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行動,引導和支持工業母機、船舶、醫療裝備、農機裝備等產業加快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向技術先進、產品高端升級,擴大優質產品供給。

持續釋放市場主體活力。中小微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發展動力的基礎,是供給端的主體力量。中小微市場主體活了,經濟發展的全局就活了。要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進一步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支持,以階段性減稅降費為主與制度性措施相結合,加大減負力度。堅持“紓困解難強幫扶”與“支持創新促升級”兩手抓,在為中小企業辦實事、求實效上下功夫。積極引導廣大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成長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配套專家”。加大優質企業培育力度,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和生態主導型企業。

以深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創新發展關鍵要有創新的制度安排。要始終把改革開放作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抓手。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精簡涉企經營許可,努力實現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推動金融、能源、交通、公用事業等行業優化涉企服務。要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積極落實股票發行注冊制,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穩步推進電網、鐵路等自然壟斷行業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制度型開放,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國公司投資,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要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特別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型開放,發揮雙邊貿易、多邊貿易特別是RCEP的示范作用,著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高質量發展。要調動地方改革開放的積極性,鼓勵各地因地制宜、主動深化改革開放。

關鍵詞: 最新宏觀政策 經濟運行動向 高質量發展 最新政策舉措 需求側管理 深化改革開放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專題新聞
  • 蘋果8價格現在是多少?蘋果8p為什么被稱為機皇?
  • 清明節休市嗎?港股和a股休市時間一樣嗎?
  •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警告美國政府 半導體產業包括哪些?
  • 聚美優品年銷售額多少億?聚美優品和唯品會關系如何?
  • 三公消費是什么意思?三公消費為啥不廢除?
  • 中國電信中簽號有哪些?中國電信上市股價會漲嗎?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