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我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目前總數達到23處
2020-12-10 13:59:24來源: 新華網

天寶陂、龍首渠引洛古灌區、白沙溪三十六堰、桑園圍8日成功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達到23處,成為擁有遺產工程類型最豐富、分布范圍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

天寶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龍江中段,始建于唐代天寶年間(742-756年)。天寶陂壩體長216米、高約3.5米,其中150米為唐至明代所修舊壩。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咸水利工程,如今依然灌溉著當地1.9萬畝耕地。

龍首渠引洛古灌區位于陜西省渭南市,史載漢武帝時修筑,因在隧洞施工中首創“井渠法”,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條地下渠,其后引洛灌溉代有傳承,民國時期在龍首渠基礎上修建洛惠渠,發展至今,灌溉農田74.3萬畝。

白沙溪三十六堰位于浙江省金華市,是浙江現存最古老的堰壩引水灌溉工程。東漢時期首筑白沙堰,百余年間陸續建成橫跨45公里、水位落差168米的三十六座堰。目前,仍有21座古堰繼續發揮著引水灌溉作用,灌溉農田27.8萬畝。

桑園圍始建于北宋,地跨佛山市南海、順德兩區,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圍而成,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發揮著灌溉、防洪排澇、水運等效益。圍堤全長64.8公里,圍內土地面積265.4平方公里,農田灌溉面積6.2萬畝。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自2014年設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發展脈絡、促進灌溉工程遺產保護,總結傳統灌溉工程治水智慧,為可持續灌溉發展提供歷史經驗和啟示。成功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還有來自印度、伊朗、日本、韓國、南非的10處灌溉工程。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達105處,分布于16個國家。

“傳承至今的古代灌溉工程蘊含著深刻的科學哲理,是我國水文化發展的瑰寶,對當今灌溉農業發展有著巨大貢獻和啟示價值。”中國國家灌排委員會主席、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說,保護、傳承和利用好這些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灌溉工程,可以汲取古人利用自然和人文科學造福當地人民群眾的智慧,進一步挖掘發展灌溉工程的功能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同時也為建設現代化灌區賦予了更深刻內涵。

關鍵詞: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專題新聞
  • 蘋果8價格現在是多少?蘋果8p為什么被稱為機皇?
  • 清明節休市嗎?港股和a股休市時間一樣嗎?
  •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警告美國政府 半導體產業包括哪些?
  • 聚美優品年銷售額多少億?聚美優品和唯品會關系如何?
  • 三公消費是什么意思?三公消費為啥不廢除?
  • 中國電信中簽號有哪些?中國電信上市股價會漲嗎?
熱點新聞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