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撬動更大的財富市場,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通過私募基金與高凈值客戶建立聯系。據記者了解,阿里、騰訊、京東等巨頭均已在高端財富管理領域有所布局,試水私募電商銷售。同時,第三方理財機構也紛紛推出線上銷售模式,“線上化”已成大勢所趨。
在私募看來,雖然目前電商銷售的資金量仍然有限,不過勝在操作方便,能夠對品牌產生一定的提振效果。相信互聯網巨頭們的加入,將給私募銷售打開更大的想象空間。
互聯網巨頭布局私募產品
據記者了解,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自2019年底推出“尊享”理財服務專區后,不斷推進和各大頭部私募的合作,打造高凈值客戶專屬理財產品,先后和債券類私募樂瑞資產、量化私募明汯投資、股票類百億私募重陽投資進行合作推出類專戶產品,即公募擔任產品管理人,私募擔任投資顧問。
近期,已不滿足于單家私募擔任投顧模式的螞蟻財富,直接推出了基金中基金(FOF),集合了多家明星私募。這只產品名為“天弘嚴選之股票全明星FOF” ,集合了重陽投資、誠盛投資、豐嶺資本、明達資產、中歐瑞博等5家股票領域頭部私募。該產品的買入門檻為40萬,封閉期12個月;同時主打低費率策略,首期不收取認/申購費,固定管理費為一年1.1%。
據悉,該FOF產品每兩周募集一期,此前已募集兩期,投顧一直為上述5家私募,募集成功后按比例投給各私募。有業內人士透露,每期的規模應該都不大,畢竟螞蟻財富和私募均未做任何宣傳,屬于起步試水。但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螞蟻財富的目標是達成百億以上的銷售規模。
除了螞蟻財富,騰訊旗下的理財通也已進入高端客戶專區,推出私募FOF產品。京東更是早在2016年便推出了定位高端金融的服務平臺“東家財富”,目前已經和不少大中型私募建立了合作關系。
最新數據顯示,理財通的用戶量已經超過2億,螞蟻財富的基金交易用戶在2018年底超過了6000萬戶。
三方平臺發力電商銷售
此外,一直專注于財富管理的雪球、好買財富、金斧子等第三方機構,也在不斷探索,加強私募電商銷售。
私募產品是一個相對高門檻、高風險的金融標的,其傳統銷售模式重線下、重人力,目前私募機構主要還是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布局。
雪球財富事業部負責人欒天昊向記者表示,雪球并沒有選擇“傳統電商”的業務模式,而是開辟了“基金超市”。他表示,電商的原理是“所見即所得”,“基金超市”對于強目標性投資用戶是好的選基模式。但用戶適合什么產品、產品背后的投資邏輯、業績歸因等因素,通過簡單的電商模式是無法解決的。“我們要做的并不是‘賣私募’,而是圍繞用戶的需求(預期收益、流動性、風險承受能力),通過有效交流,實現投資者與管理人的匹配。這才是我們搭建這套線上財富管理的核心思路。”
欒天昊表示,“我們在線上整合了公司的各項資源,搭建了私募管理人與投資人進行交流與服務的線上化場景,已經可以批量開放給私募管理人進行線上化展業。”
好買財富董事長兼CEO楊文斌表示,現在私募電商業務主要放在APP、網站以及微信服務號等平臺上進行,為合格投資者提供標準信息。這塊業務把金融產品和投資者連接起來,對私募基金整體進行研究篩選,推薦給客戶,提供售前咨詢、售中交易以及售后的持續跟蹤服務。據悉,目前好買財富規模存量和銷量都超過了100億。
金斧子創始人兼CEO張開興告訴記者,他們主要采取線上多渠道獲客+專業理財顧問線下1對1服務模式,成交周期一般1-3個月。“對私募電商感興趣的客戶資金相對充裕,同時對金融科技有較高的接受度,喜歡便捷的電商體驗。從我們的后臺數據來看,復購率比較理想,超過了70%。”
為何發力私募電商銷售? 欒天昊表示,“新中產”在崛起,這類人群與雪球用戶、雪球私募的目標用戶高度重合。他們習慣了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交流分享以及投資理財。同時,隨著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網民習慣的遷移,“線上化”已是大勢所趨。
張開興認為,私募行業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互聯網是一個天然的流量入口,隨著新富人群的崛起,互聯網證券私募份額會持續提升。
私募看重電商平臺發展潛力
對于互聯網巨頭的入局、各大三方平臺的線上銷售,不少私募坦言,雖然目前資金量不大,但操作方便是最大優勢,看好后續的發展空間。
華東某大型私募告訴記者,目前已經和螞蟻財富合作發行了兩期產品。“這算是我們公司首次和線上三方平臺合作的嘗試。從最開始接觸,到盡調、準入等流程走下來,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據其介紹,銷售環節基本都是螞蟻負責。
他告訴記者,作為私募非常歡迎這種新的合作模式。“對于螞蟻金服到底能為我們賣出多少,并沒有設定指標。我們看重的是螞蟻金服的實力。就當先種下一個種子,慢慢來。”在他看來,互聯網平臺后期想象力非常大。“和傳統的跑渠道、路演模式相比差距真的很大。線上非常方便,客戶直接點進去就可以購買。”
華東某大型私募渠道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已經在一家電商平臺發了兩只產品,雖然規模不大,但十分有信心。“新的模式很靈活,空間也比較大。互聯網客戶群體更廣,普通投資者通過電商平臺看到我們,對我們增加了解和信任,算是對私募的一種加持。”
華南一中型私募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前已經和多家三方財富管理機構進行了線上合作,雖然資金量不大,但能夠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讓投資人從更多渠道接觸到公司。如今各大互聯網巨頭都積極入局,相信能夠給私募銷售帶來新的活水和想象空間。
不過,也有私募在試水電商之后仍對此持觀望態度,最主要的原因是感到這種渠道的資金不甚穩定。有私募表示,正在接觸電商平臺,頭部平臺吸引力很強,但私募也想保留獨立性。如果不能在合作中保持品牌獨立性,只會成為大平臺的附庸。(房佩燕 趙婷)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