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環球消息!劉強東發飆、馬化騰發火、李彥宏反思……藏著2023年的互聯網方向
2023-01-19 22:43:03來源: 天下網商

天下網商 章航英


(資料圖)

編輯 吳羚瑋

最近一個月,互聯網“一把手”們集體出動,發表內部講話,直指公司問題,并指明新一年的方向。

劉強東發飆,直言高管們拿PPT欺騙自己,并直接對高管開刀降薪;馬化騰發火,稱內部腐敗將業務掏空,暗諷某業務高管“活都活不下去,周末還有時間打球”;李彥宏則說,騰訊的那些問題,百度也都有;張勇以信為令,直接掛帥成為阿里云負責人,重申客戶信任,并將2023年的戰略定為“進”;字節CEO梁汝波直接裁人,并稱還將持續推進組織“去肥增瘦”。

種種跡象表明,對互聯網而言,2023將是不同的一年,是變化的一年。在這基礎上,各大平臺也正在理清業務的優先級,并將有限的資源投入最關鍵領域,重塑核心競爭力。

伴隨移動互聯網紅利的消逝,各大巨頭在梳理既有業務的同時,也在謹慎地前進。

互聯網大佬,重回一線

一年多前,互聯網世界的一大現象是一把手的隱退。

他們試圖從具體的業務中抽離出來,希望從更高維度尋找企業第二曲線,實現自身藍圖。

去年將京東CEO之位交給徐雷后,劉強東稱自己將專注于長期戰略設計、年輕人才培養和鄉村振興。張一鳴交棒梁汝波,他稱自己不擅管理,希望從外部視角來觀察字節跳動。陌陌唐巖則試圖尋找新業務拓展公司邊界。

而2022年底的一系列講話則顯示,大廠的一把手們有了變化:第一類是在新的一年將回到臺前,第二類是本就在臺前,但將越來越多地執掌具體業務。

2022年底一次管理層會議上,身處中國香港的劉強東罕見地接入視頻,痛批高管們偏離業務核心。隨后他更是雷厲風行實施了懲戒措施,降低高管現金薪酬。劉強東說自己“這幾年一直在嘗試各種放權”,但有消息透露,他將在2023年參與更多日常工作。

將阿里基本盤淘寶天貓的權杖交給戴珊后,張勇于2022年12月29日發出全員郵件宣布新的組織變化,親自帶隊阿里云,并直接分管阿里釘釘。

B站陳睿也在2022年底親自上陣接管游戲。在此之前,陳睿為了維護社區環境,對游戲并未重視。而此次他接管游戲業務,或是處于B站商業化變現的壓力。

“我親自負責游戲這個業務,其實并不是將游戲業務的戰略和目標做什么變化,只是更強調游戲業務是B站主業的這一個定位。”陳睿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而快手近期最大的調整,是CEO陳一笑親自執掌電商業務。在這之前,陳一笑最被人熟悉的是“產品經理”的角色,快手投資人張斐曾評價:他做管理帶隊打仗,“會比較辛苦也比較不開心”。

但如今已經到了陳一笑不得不上場的時刻。

在2022年下半年經歷頻繁的人員調動、實行更精細化運營以來,快手交出了2022年三季報,凈虧損大幅收窄至6.719億元。但隨著廣告流量變現越來越難,若要實現全面盈利,快手需要把更多牌押在電商上。

另一方面,快手和抖音電商之間的差距也在拉大。據晚點,抖音電商預計2022年GMV近1.5萬億,快手電商則將2022年GMV最高目標定在9700億元。

“電商業務是快手未來重要增長引擎之一。隨著電商業務快速發展到當下規模和節點,需要從長期維度思考業務的發展方向和模式,在做取舍和投入選擇等方面,自己的勇氣和信心相對公司其他同事更強。”陳一笑表示。

“大佬”的警醒

“降本增效、去肥增瘦”是貫穿于2022互聯網公司一整年的關鍵詞。

具體來看,探索型、邊緣業務收縮,部門裁撤、團隊縮減,新項目的迭代節奏更快。

騰訊在去年一年至少關閉了40多個項目,包括小鵝拼拼、幻核、QQ影音、看點快報、搜狗地圖、騰訊WiFi管家等一眾知名產品。

字節在年初直接砍掉了投資部門。而在2022最后一個工作日,字節被曝出在今日頭條、抖音、飛書、TikTok、商業化、Data、懂車帝等業務線都有人員“優化”。

不僅如此,字節留給新業務的試錯時間越來越短,內容社區“識區”、種草APP“可頌”、社交APP“派對島”等都一閃而過。

頻繁上架的新業務意味著公司的多元嘗試,也意味著戰略方向上的不清晰,多點播種也意味著資源的分散和耗費。

互聯網高速增長時代,這未嘗不可,但在存量競爭時代,資源變得更為寶貴,分散和消耗導致的問題凸顯,尤其是效率低下、人員資源空耗的業務部門。

大廠一把手們出面,希望能扭轉這樣的局面。

一貫儒雅溫和的馬化騰強硬表態,指出內部業務做不起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內部貪腐、業務被掏空;二是沉迷買量,路徑依賴。他還給PCG(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一些業務劃定了生死線:“如果騰訊新聞不能自負盈虧,那留下的時間不多了。”

通報緊隨其后。2022年全年,騰訊反舞弊調查部共發現并查處觸犯“騰訊高壓線”案件70余起,100余人因觸犯“騰訊高壓線”被辭退,10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機關。

百度李彥宏也緊隨其后,稱“騰訊的那些問題,百度也都有”,指向百度內部貪腐問題,以及業務理解“層層遞減”。

他同時還強調財務指標健康性,評判一個業務不能只看收入,更要看利潤和投入產出比。“短期虧損是行的,但是長期是不行的。”

劉強東的警醒也頗具力度,“再這樣下去京東早晚成為第二個蘇寧”。

這被稱為“2018年以來,京東的一次大復盤、大總結、大調整”。令劉強東震怒的是京東的大公司病:PPT表演文化下低效的組織效率,以及集團戰略失焦。

劉強東回溯過往,講述自己曾經打下勝仗背后原因:打贏當當,關鍵因素是價格。打贏蘇寧,關鍵因素還是價格。

劉強東認為,京東的核心競爭力正在被逐漸削弱。通過此次調整,京東希望重歸零售基本盤,聚焦“成本、效率和體驗”。

“我們的業務類型,決定了我們必須將客戶的信任視為生命。一旦信任缺失,客戶隨時可以離開我們。”

張勇在宣布阿里組織調整、掛帥執掌阿里云的同時,重申客戶信任。他反復強調穩定、安全、信任,并要求改進、優化阿里云服務客戶方式、風險甄別處理等方面。

聚焦關鍵,重塑“核心競爭力”

整肅是為了更輕快地前行,定調是為了看清前行方向,擠出泡沫是為了讓企業長出最真實的肌肉。

經歷不確定的一年后,互聯網平臺經濟的春風再次吹起。

2022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新的一年,互聯網“一把手”們也準備好在更清晰的方向上重力出擊。

對比2022年的“定”,張勇將阿里2023年的基調定為“進”。

2022年初,阿里定下三大戰略:消費、云計算和全球化。如今國內數字商業板塊由戴珊帶領,過往一年正借由內容化“從交易向消費”進化。而云計算已經成為阿里第二增長曲線,在張勇親自帶領的同時,阿里云也迎來一波組織調整,周靖人(靖人)擔任阿里云智能CTO,并同時繼續兼任達摩院副院長。

吃到移動互聯網最大蛋糕的微信,則將“全村的希望”放到視頻號上。

在視頻領域,騰訊曾走過不少彎路,視頻號是唯一“立住”的,接下來的目標是進一步商業化,新一年也勢必會有更多流量和資源傾斜。

相比騰訊有更切實的增長路徑,百度的未來則稍顯迷惘。李彥宏直言:“我們沒有視頻號這樣的明星產品,這其實是跟騰訊過去一年的差距,要去面對這樣的情況和現實。”

在PC時代崛起的百度,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吃到太多的紅利,選擇投入未來,包括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百度近十年累計投入超過1000億元的研發開支,核心研發投入占核心收入比例多季度超過 20%。雖然短期看不到確定前景,但李彥宏相信未來會有相應回報。

“能干事的時機已經到來”,李彥宏認為。

在年初的一場技術大會上,李彥宏回憶起上一次互聯網寒冬:

“就在我創業兩個月后,互聯網泡沫破裂,全世界蒸發了8萬億市值。那時候,很多人被困難動搖了信心,選擇放棄、選擇離開。最后,是那些堅持挺過寒冬的人,成就了互聯網發展的黃金十年。”

如果從更長周期看來,成功更多屬于樂觀者。在最艱難的時候,樂觀不僅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選擇。

除了警醒和整肅之外,一把手最大的作用,還在于為低谷中的員工打氣,讓他們在逆境中看到希望。

這一年,消費電子行業“寒氣彌漫”,小米雖然業績承壓、造車前途未卜,但是在宣布一輪高層大換血后,雷軍還是樂觀指出,2023年是開啟全新發展周期的一年,小米新一年的關鍵詞是“穩健前進,蓄勢待發”。

新一輪周期似乎已經悄然開啟。2023年,會成為互聯網的進取之年嗎?

關鍵詞: 移動互聯網 核心競爭力 也意味著

專題新聞
  • 消費稅征稅范圍是什么(詳解消費稅的征稅對象)
  • 農行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理財會不會把本金虧完?
  • 中國股市開始于哪一年?股市最早出于哪個國家?
  • 車險險種怎么選?家用汽車保險怎么買劃算?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