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環球聚看點】2023會是一個好年景嗎?
2023-01-19 18:49:23來源: 福布斯

有關經濟增長與資本市場重復生機的信心正在迅速恢復。是什么在推動人們開始對未來趨于樂觀?本文或許能幫你梳理出一些答案。 ???????????????????????????

2022年底前,福布斯中國向30余位活躍的投資人與知名企業家們發出了一份簡短的調研單,這份調研單只有一個問題:“明年的中國資本市場會迎來強勢復蘇嗎?”

我們得到了一些代表著普遍共識的反饋,這些判斷、答案與我們在2022年第二季度所做的調研相比,出現了明顯的反轉。在回答我們問題的企業家與投資人中:7成的人認為,2023年中國資本市場將迎來強勢復蘇,或至少比2022年要好很多;僅有3成的人認為復蘇或許仍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相關資料圖)

綜合來看,積極的信號已經出現,即人們開始認為中國市場的整體恢復活力成為了一個大概率事件。6個月前,大家對于市場回暖都還持有較為保守的態度。

什么在推動人們開始對未來趨于樂觀?我們為您從我們的調研中梳理了一些答案。

市場的確定性即將到來

如果說新冠疫情爆發的頭兩年全球經濟主題是放水,那么2022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學家們都在擔心衰退;而2023年則是祈禱一切能回歸正軌。

我們調研的一部分投資人表示,2023年全球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將明顯降低

疫情三年間,最大的變量是各國的貨幣政策,全球的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一直在兩個極端之間切換,導致經營者與投資人陷入一種不確定性憂慮中。如2020一年,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國央行在量化寬松政策上就投入了5.6萬億美元。而其中美聯儲的寬松貨幣政策堪稱近30年來之最,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從4.1萬億飆升到9萬億,在兩年時間里翻了一倍多。

弗里德曼所闡釋的規律解釋,一切通脹都是貨幣現象。大水漫灌的惡果也于去年如期而至,2021年,美國10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2%,創近31年來最大同比漲幅。而消費者對2023年的通脹預期升至4.9%,為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為抑制更高的通脹,去年3月以來,美聯儲已連續六次上調利率水平,其中近四次史詩級別加息均達到了75個基點。谷歌上關于衰退的搜索接近歷史新高。

2022年,美國股票二級市場從年初跌至年尾,10月道瓊斯指數創下46年來單月最大跌幅。此外更高的借貸成本開始影響發達經濟體的生產,更多的購房者開始面臨“更貴”的抵押貸款,而房價正在下跌。

世界銀行警告稱,“全球多國央行不約而同地持續加息,這一現象過去五十年中前所未有”,大大加劇了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

而如今最糟糕的時間點似乎將要過去,回歸常態有了一些可能。

美聯儲的緊縮貨幣政策似乎正在走向終點。對此可以從3個層面分析,分別是加息速度、加息幅度以及維持利率高水平的時間長短。

從加息速度上看,美聯儲已經在9個月內將短期借貸利率推上3.75%,是美國40年來最急促的加息動作。但加息幅度也已從高點回落,如日前宣布的50個基點加息,市場普遍觀點認為是放慢加息步伐的信號,此外對于明年利率中位數的預期停留在了4.6%。如今最大的不確定性僅僅出現在維持高利率的時間上。

去年底景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在媒體會上表示,“基準情景是通脹會逐漸走向緩和。”景順預計美聯儲可能會在明年上半年按下暫停加息開關,而Kristina Hooper更積極的預測則將發生在一季度。

對于一級市場而言,穩定的利率預期也會讓還在觀望的投資人重新進場,從而促進市場恢復活躍

去年底啟明創投的CEO年會中,該機構管理合伙人鄺子平認為,疫情對企業的干擾在未來一段時間會越來越小。2023年的投融資活躍度將比2022年高出比較多。但同時他也提醒創業者,融資活躍度提高并不等于創業公司的整體估值水平會提高,對于一些前幾天高歌猛進的行業,較高的估值體系可能一去不復返了。

外資信心不減

雖然2022年,一些跨國公司已經將供應鏈向中國以外的地方轉移以謀求多元化。但當一切回歸正軌,在中國的外資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還是如今的中國除制造成本低廉,是否還有其他更多內涵。

去年最焦慮的問題包括了全球貿易摩擦下的美國制造業回流,以及東南亞或印度的崛起對中國制造業的影響會有多大。經緯合伙人張穎在去年年會中表示,中國仍有理由保持相當的優勢。其實體現在中國具有全產業鏈優勢以及超級大市場的不可替代性。

截至2022年,中國消費了全球服裝的25%、珠寶奢侈品箱包的30%,以及汽車的20%,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到了全球的59%。

雖然根據摩根士丹利的數據,中國市場對美國所有上市公司的銷售收入貢獻率不到5%,對于歐洲和日本上市公司的貢獻率為6%和8%;但對于那些已經在中國占據一席之地的外資公司而言,中國市場是他們在過去幾年間保持穩健增長的一大重要原因。

最直接的證據在于前200大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收入達到了7,000億美元,占他們全球銷售額的13%。五年前這一占比僅為3,680億,占全球銷售總額的9%。而蘋果、寶馬、英特爾、西門子、特斯拉等公司在華收入超過了100億美元。

繼續加大投入仍然是這些公司的選擇,如西門子CEO Roland Busch在去年11月表示將繼續擴大在華投資,其中包含了可能將某項子業務完全搬遷至中國以及進一步開設區域總部。而前一月大眾宣布了24億歐元與中國公司地平線成立一家自動駕駛合資企業。

做多中國對于不少投資人而言仍然堪稱“信念”。

“中國仍將是21世紀最成功的國家。”著名國際投資人吉姆·羅杰斯(Jim Rogers)在接受《福布斯》Brandon Kochkodin采訪時表示。羅杰斯試圖將美國的發展經歷與中國相比較,“美國是20世紀最成功的國家,但我們也經歷過很多可怕的時期。好在我們還是成功了。如果你在過去放棄了美國,你會損失很多錢。”

今天放棄中國仍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并且2023年或許還有好的資產價格。支持這一判斷的有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他認為,因為政策開始轉向經濟,中國大抵是唯一還有疫后經濟復蘇可能的國家,與此同時,資產估值調整后價格會合理很多。

在福布斯2022年財富峰會上,橡樹資本管理公司(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 的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也是表示愿意基本保持現狀的投資者之一。他認為過去40年里GDP增長超過100倍的“中國奇跡”。

他在接受《福布斯》Brandon Kochkodin采訪時表示,“我不得不相信,他們不會放棄想要保持經濟增長,想要人民獲得幸福,以及其他一些愿景。”

樂觀的重要預期

對全球經濟來說,中國重要之處體現在它是一個功能齊全的生產和消費中心。當西方消費仍有可能籠罩在通貨膨脹陰影之際,中國仍然是那個能夠驅動龐大消費的全球增長機器。中國在優化防疫政策后將為全球經濟提供更大動能。

Kristina Hooper在景順媒體會中表示,隨著疫情政策的進一步優化和對房地產行業的充分支持,2023年中國經濟會有強勁的反彈,經濟增長可能會達到5%甚至更高的水平。

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面對未來的經濟環境以及金融市場有理由保持謹慎樂觀的心態,特別是在2021年,一些發達國家陸續解除新冠的限制措施迎來的一波情況各異的經濟復蘇之后。

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顯而易見的是2023年關于未來商業、工作的信心正在快速恢復。

福布斯中國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頭圖來源:pinterest??????????

最新榜單

Lists

福布斯中國U30 | 中國創新力企業50 |中國ESG50

福布斯中國創投人100 |福布斯中國最佳CEO

杰出商界女性100 | 中國女性創投人20

More

2023年科技界最受期待的IPO有哪些?

福布斯中國10大創投人新年展望

三星成為2022年專利王者,創新正從美國轉向亞洲

福布斯中國新年讀者故事

精彩資訊永不錯過

關鍵詞: 貨幣政策 不確定性 經濟增長

專題新聞
  • 消費稅征稅范圍是什么(詳解消費稅的征稅對象)
  • 農行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理財會不會把本金虧完?
  • 中國股市開始于哪一年?股市最早出于哪個國家?
  • 車險險種怎么選?家用汽車保險怎么買劃算?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