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以來,包括銅、鋁、鐵礦在內的工業金屬大宗商品迎來了一波反彈。
反彈背后,一個普遍的觀點認為,原因是全球央行尤其是美聯儲加息見頂等轉折點事件,提振了投資者情緒。
與此同時,在今年夏季經歷了一波漲價行情之后,銅等基本金屬的庫存已經跌至近二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資料圖片)
今年10月下旬,世界上最大的交易商之一Trafigura估計表示,全球銅供應正處于危險的低位,庫存僅可以滿足4.9天的全球消費,年底可能進一步降至2.9天,而過去銅庫存通常以周為單位計算。
對此,浙商證券分析師施毅在12月15日的報告中指出,受金融屬性影響,銅價已從高位回落,目前顯性庫存正處在歷史低位。然而,2022年以來銅成本端明顯增長,疊加歷史資本開支不足,未來產量將受到限制。
同時,在經濟復蘇和新能源轉型拉動下,需求將繼續增長,到2025年,銅供給將出現明顯短缺。
銅價回落,顯性庫存處于歷史低位
浙商證券表示,銅價主要受到經濟表現及其金融屬性影響,歷史上銅價總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1)2002年以前,銅價主要由發達國家工業生產需求驅動。1986~2002年,銅價主要受到日本經濟泡沫破裂、亞洲經濟危機等事件影響,出現波動。
2)2003~2018年,銅需求主要受中國經濟增長拉動。2002~2007年,中國經濟增長帶動銅需求量增長,進一步推升銅價上漲;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銅價下跌;2009~2011年,全球經濟量化寬松,疊加銅供給端受限,銅價上漲;2012~2016年,銅需求轉弱、產量釋放疊加美聯儲收緊流動性,銅價持續下行。
3)2019年以后,需求預計將由能源轉型驅動。2020年3月后銅價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主要由于新冠疫情爆發后,全球流動性寬松,疊加供給端受限,2020年3月LME銅現貨結算價最低點約為4685美元/噸,2021 年LME銅現貨結算價最高約為10416美元/噸。2022年下半年銅價高位回落,主要由于銅價還受其金融屬性影響,下半年美元走強。
在能源轉型需求推動下,目前銅的顯性庫存水平正處于歷史低位:
銅成本端明顯增長總體來看,2020年3月以后銅顯性庫存持續下滑,目前處于較低水平,2020年3月LME銅庫存、COMEX銅庫存和上期所陰極銅庫存合計60.7萬噸,截止2022年11月25日,庫存合計僅19.9萬噸,其中,LME銅庫存/COMEX銅庫存/上期所陰極銅庫存分別為9.1/3.8/7.0萬噸,較上月同期分別減少約43.7/1.3/3.7千噸。
浙商證券指出,2022年三季度以來,由于銅礦平均品位下滑、罷工、運輸及干旱等問題,礦企成本端出現明顯上漲:
據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數據統計,2021年銅礦資源平均品位下滑至0.42%。
2022Q3銅礦企業C1現金成本(選礦和采礦的成本)呈上漲趨勢,自由港/CODELCO/南方銅業/第一量子/Antofagasta公司2022年Q3發布的C1現金成本相較2021年C1現金成本增長30%/19%/26%/40%/38%(南方銅業數據口徑為Operating cost),預計2022年完全成本曲線90分位線約為6700美元/噸,成本端上漲有利于支撐銅價重心上移。
今年前三季度,智利、秘魯全球前兩大量產銅礦產地表現不佳,產量表現分化:
供給端方面,2022年1-9月全球銅礦及精煉銅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5%和2.3%。
根據ICSG數據,全球銅礦及精煉銅增速趨緩,2022年1-9月全球銅礦產量1614.3萬噸,同比增長3.5%,產能利用率約79%,主要由于智利、秘魯銅礦產量增長受阻。
2022年1-9月全球精煉銅產量1900.1萬噸,同比增長2.3%,其中,原生精煉銅產量1590.6萬噸,再生精煉銅產量309.5萬噸。
供給端從地區結構看,全球第一、第二銅礦產量地區分別為智利及秘魯,2020年占比分別為27.8%及10.4%,而全球精煉銅產地主要在中國,2020年占全球精煉銅產量比例達40.9%。
2022年1-9月全球各地區銅礦及精煉銅產量表現分化。2022年1-9月,智利銅礦產量下滑6.7%,主要由于疫情、礦山品位下滑、干旱缺水、曠工等因素影響,秘魯銅礦產量僅增1.4%,主要由于Cuajone銅礦以及Las Bambas銅礦停產時間延長。
2022年1-9月,中國精煉銅產量同比增長2.5%,智利精煉銅產量同比下滑4%,主要由于冶煉廠運營限制和維護停工。
供給端產量下滑的同時,今年前三季度銅需求端同比增長,造成了精煉銅短缺29.5萬噸:
資本開支不足,供給端放量受限需求端方面,2022年1-9月全球精煉銅消費量同比增長2.6%,精煉銅供給短缺29.5萬噸。
據ICSG數據,2022年9月,全球精煉銅消耗215.7萬噸,精煉銅短缺1萬噸,2022年1-9月全球精煉銅消費量為1929.6萬噸,同比增長2.6%,精煉銅短缺29.5萬噸。
從地區結構看,2020年全球精煉銅消費中國占比最高,達到58%,2022年1-9月中國精煉銅顯性消費量增長約3.8%。
分析師表示,盡管供給出現短缺,但由于銅礦投產周期較強,歷史資本開支不足,導致擴產速度較慢,難以放量:
需求端:新能源需求將凸顯,2025年供給缺口達82萬噸2015年左右銅價下跌削弱礦企資本開支意愿,2016年開始全球頭部礦企資本開支明顯下滑。2011年之后銅價持續下滑,至2015年左右銅價貼近成本曲線90分位線,銅價下跌削弱銅礦企業資本開支意愿,2015年后,自由港、必和必拓、嘉能可、力拓、英美資源以及第一量子等全球頭部企業資本支出水平大幅下滑。
銅礦投產周期較長,從發現到投產約需18.5年。據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統計,銅礦項目發現、勘探與研究約需要13.4年時間,研究結束至礦山建設需要1.9年,從建設到投產需要3.2年。即從發現到投產大約需要18.5年,從研究結束到投產約5.1年,近年資本開支下滑將阻礙供給端增長。
2016~2021年礦企CAPEX(資本性支出)水平較低,阻礙2022~2025年供給端增長。從數據來看,全球CAPEX投入與產量釋放時間差約為4年,2016年之后,礦企CAPEX支出不足,預計將阻礙2022~2025年供給端放量。
由于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目前終端需求仍主要集中在建筑、基礎設施、工業、交通運輸及電力設備等領域。
浙商證券預計,未來隨著新能源轉型需求將逐步凸顯。光伏、新能源汽車和風電三大領域將帶動銅需求量總計593萬噸:
1)光伏:預計至2025年光伏行業將帶動銅需求量234萬噸。光伏產業用銅量主要集中在傳導的電線、電纜中,另外逆變器、變壓器等環節也需要銅。根據IEA、國家能源局發布光伏產業新增裝機量歷史數據及增速,預計到2025年光伏新增裝機量可達425GW。
據Navigant Research統計,1MW光伏使用5.5噸銅,則預計2025年光伏產業將帶動銅需求量234萬噸。
2)新能源汽車:預計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BEV+PHEV)將帶動銅需求量249萬噸。新能源車用銅主要集中在線束、電池、電機及電力電子器件等部件,據ICA統計,傳統燃油車單車含銅量23kg,PHEV單車含銅量約為60kg,BEV單車含銅量約為83kg。
根據IEA發布的全球BEV和PHEV保有量歷史數據及增速,預計2025年全球BEV/PHEV汽車增量分別為22.9/9.9百萬輛,則2025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將帶動銅需求量約249萬噸。
3)風電:預計至2025年風電領域將帶動銅需求量110萬噸。據礦產資源網統計,海上風電每兆瓦需要消耗15噸銅,陸上風電每兆瓦消耗5噸銅,根據GWEC發布的海陸風電裝機量歷史數據及增速,預計2025年風電領域將帶動銅需求量110萬噸,其中,陸上風電約耗銅53萬噸,海上風電約耗銅57萬噸。
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浙商證券預計明年全球精煉銅供給缺口為19萬噸,2025年將達到82萬噸:
未來供給端放量受限,新能源強力拉動需求增長,預計2025年供需將現明顯短缺。根據ICSG歷史數據口徑,我們預計2022~2025年全球精煉銅供給缺口分別為19/11/27/82萬噸。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