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環球觀點:跨境電商新藍海?“反向海淘”火了!留學生:國貨顏值高質量好價格實惠
2022-12-15 17:41:24來源: 時間財經

今年“黑色星期五”等購物節大促期間,“反向海淘”在韓國火了。韓國人搶購中國貨,甚至讓海關物流中心都發生了“爆倉”。

四年前曾在澳大利亞留學的胡女士在跨境電商平臺上買過脫毛儀,她向時間財經坦言,“還是國貨顏值高、質量好、價格實惠,快遞也很快收到了。”在瑞典讀書的程女士也向時間財經介紹,周圍很多朋友購買國內的商品再寄到瑞典。

據海關統計,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在過去5年間增長了近10倍,2021年達到1.92萬億元。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告訴時間財經:“‘反向海淘’雖是個新名詞,但這一現象卻已存在很多年,海外網購用戶購買中國制造的商品行為已久,但今年因為特定因素的影響,促使個別品類如電熱毯等商品短時間內受海外消費者熱捧,一時間搶購該類商品成為了流行。”


【資料圖】

“反向海淘”

以往是中國消費者通過“海淘”購買海外商品,而現在則是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反向海淘”。所謂“反向海淘”,是指現在越來越多海外消費者在我國的電商平臺購買中國貨。

最開始,“反向海淘”流行于出國的海外華人華僑群體中間,身在異國的華人通過國內電商平臺購買衣服、零食、玩具等商品,再通過轉運公司發往國外。而現在,這一潮流逐漸擴展到了其他外國人群體,大家對于網購中國貨的熱情空前高漲。

據悉,后疫情時代跨境電商在中國的加速崛起,是“反向海淘”火爆的重要因素。特別是今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以來,跨境電商這一新型貿易形式更是迎來發展的春天。同時,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面向海外消費者的直播帶貨等新的推廣形式,對跨境電商的發展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等近日發布的《全球跨境電商品牌出海生態報告》,跨境電商直播離真正的大爆發還有段時間。直播間觀眾數量少、賣貨效率低、技術不到位以及物流交付難題是直播帶貨在海外“水土不服”的主要表現。

報告還提到,Shopee和Lazada等平臺主要面向新興市場,且國內電商直播主打的“主播折扣價”等賣點得到了很好復制,表現相對較好。專家認為,雖然海外還面臨著電商滲透率低、消費者習慣尚缺等諸多挑戰,但這也正是包括平臺、MCN機構、商家在內的出口電商從業者的機會所在。

中國制造賣全球

在“雙十一”和“黑五”的持續發力下,韓國、英國、美國、法國等多國消費者在跨境電商平臺搶購中國商品,僅跨境電商平臺全球速賣通保暖女裝這一品類在2022年“雙十一”四小時的賣貨數據就達到了近3萬件。

業內人士認為,在“反向海淘”加速背后,凸顯了跨境物流的暢通、平臺服務的優化,以及中國制造賣全球的趨勢。

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公布的數據,2022年1月,全球電商滲透率(電商銷售額占零售總額百分比)前十的國家里,中國、英國和韓國牢牢占據前三位,韓國達到32.2%。另外,根據韓國統計廳數據則顯示,去年韓國海淘人群的購買額為41億美元,其中超過四分之一購買的是中國商品。

全球速賣通韓國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大批單價不低、也有一定品牌效應的‘中國制造’,正在受到韓國消費者的追捧。”

11月23日,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聯合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啟動了“國貨出海”計劃,推動中國優質產品走向世界。12月14日,全球速賣通宣布,在此前一系列出海舉措基礎上,繼續加碼三項措施幫中小企業搶單,包括:一個月舉辦36場商機對接會、春節期間照常發貨、在重點海外市場加大投入等。

菜鳥國際海運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在菜鳥的國際物流服務咨詢中,電熱毯、秋衣秋褲、法蘭絨睡衣、熱水袋、暖手寶、取暖器等“中國過冬八件套”咨詢頻率猛增。為此,菜鳥已經開通“歐洲取暖”物流專線,制定覆蓋海陸空的多式聯運物流解決方案,從而兼顧國際貨運和跨境電商物流。

布局跨境電商業務

事實上,多家國內電商平臺已經布局跨境電商業務。

今年9月初,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在美國上線,把國內“百億補貼”的打法復制到美國后,迅速掀起了美國人民“薅羊毛”的熱潮,在國外社交平臺上到處可見Temu的身影。

上線半個月時間后,Temu成為谷歌應用商店下載量最大的免費購物類應用程序。Marketplace Pulse數據顯示,10月18日,Temu登頂美國iOS應用商店購物APP下載榜第一,超越亞馬遜、SHEIN和沃爾瑪。

除了拼多多,國內其他電商平臺也在海外市場進行布局。11月底,阿里在西班牙推出新的出海平臺Miravia。字節跳動也已推出快時尚獨立站If Yooou。

根據阿里巴巴集團公布的2023財年第二季度(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該季度阿里巴巴國際商業分部實現收入157.47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國際零售商業收入為107.38億元,同比增長3%,國際批發商業收入為50.09億元,同比增長6%,超出市場預期。

財報顯示,該季度阿里巴巴國際零售部分整體收入同比增長3%。其中,在土耳其和中東市場,Trendyol訂單同比增長超過65%,增速繼續擴大;在東南亞市場,Lazada的虧損繼續收窄25%,顯示其正通過提供更多增值服務、提升運營效率,持續改善變現率。

專家認為,“反向海淘”現象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中國制造供應鏈能力的肯定,同時對于中國制造供應鏈觸達全球的過程中所涉及的諸如物流通關、質量標準、柔性和韌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談及跨境電商的發展趨勢,張周平對時間財經表示,一是跨境電商企業紛紛開啟上市熱潮。當前已經有包括敦煌網、連連支付、PingPong等跨境電商產業鏈企業已提交IPO招股書,接下來將會有更多的企業走向資本化的道路,借助資本市場,實現企業的更好發展。二是合規化發展普遍成為跨境電商企業的共識。經歷過亞馬遜“封號事件”后,合規化成為跨境電商企業發展的共同選擇,企業紛紛改變以往的營銷方式,營銷的方式往符合平臺規則的路徑進行。(北京時間財經 向雨)

關鍵詞: 同比增長 阿里巴巴

專題新聞
  • 消費稅征稅范圍是什么(詳解消費稅的征稅對象)
  • 農行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理財會不會把本金虧完?
  • 中國股市開始于哪一年?股市最早出于哪個國家?
  • 車險險種怎么選?家用汽車保險怎么買劃算?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