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3月1日,鄭州市發布19條穩樓市措施,除了給大學生購房補貼、鼓勵下調房貸利率之外,還祭出了放松首套房貸認定標準,鼓勵老人投靠家庭新購住房、重啟貨幣化安置等重磅舉措。
作為GDP破萬億、常住人口超過千萬的“雙萬”城市,鄭州率先進行大幅松綁,背后的政策信號不容低估。這不僅是今年全國首個進行全局性松綁的強二線城市,也是首個取消“認房又認貸”的大城市,還是第一個重提“貨幣化安置”的省會城市,穩樓市、穩增長的意圖相當清晰。
要知道,過去幾年來,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諸多尋求松綁的城市無一例外遭遇了上級約談。在紅線之下,一二線城市普遍通過人才政策進行松綁,這一次鄭州無疑超出了人才政策的范疇,將限貸、限購的大門敞開了更大的空隙。
不僅如此,消失一兩年的貨幣化補貼,再次重出江湖。早在兩年前,隨著全國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收官,支撐棚改的貨幣化安置也隨之退潮。棚改貨幣化,通過大拆大建加大補貼的模式,一度支撐了大多數三四線城市房價上行。然而,隨著棚改貨幣化退潮,三四線城市又開始直面基本面的考驗,經濟、產業、人口等支撐一旦由強轉弱,樓市橫盤乃至下行,就不存在什么意外。
因此,這一次鄭州大幅松綁限購限貸、重啟貨幣化補貼,力度之大、目的之明確,超出社會各界的預期。
眾所周知,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樓市驟冷,個別房企遭遇債務困境,幾乎所有城市房價開始回落。受此影響,各地土地流拍率增加,不僅賣地收入受到影響,房地產業GDP在去年四季度更是同比下降2.9%,創下近十年以來的新紀錄。
就鄭州而言,從2018年至今,樓市已經橫盤了4年之久。2021年,鄭州新房成交量僅為16.1萬套,相比2021年下降32.9%,創下近5年來的新低。而鄭州二手房價也步入下行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70城房價數據,2022年1月,鄭州二手房價相比2020年下降了0.7%。
此外,鄭州經濟增長放緩,也是率先松綁樓市的重要助推因素。2021年,鄭州GDP達1.27萬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在萬億城市中僅高于西安,處于倒數第二。這背后,洪澇災害、新冠疫情的雙重沖擊,固定資產投資的下滑,成了最大拖累。因此,無論是為了穩經濟增長,還是為了穩固賣地收入,鄭州都不乏松綁以穩樓市的需求。
事實上,像鄭州一樣,經濟、樓市同時遭遇困境的城市不在少數。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在納入統計的70個大中城市里,有28個城市的二手房價回到了兩年前,其中不乏以天津、鄭州、太原、石家莊、哈爾濱、貴陽、濟南為代表的二線城市。這些城市會否步鄭州之路,全方位松綁樓市,值得關注。
許多人擔憂,這一次樓市松綁,會否導向新一輪“漲價去庫存”。眾所周知,7年前,通過多次降準降息、取消限購、松綁限貸、去庫存、棚改貨幣化等組合拳,樓市從2014年的谷底一躍而起,創下了罕見的上行態勢,大多數城市房價翻倍,部分熱門城市更是漲了2-3倍。
這一次,面對樓市橫盤,歷史會否重復上演?恐怕不會。一方面,無論是經濟發展階段、居民債務水平還是人口基本面,都與當初完全不同。根據央行最新發布的2021年四季度貨幣報告,我國住戶部門杠桿率高達72%,趕超發達國家水平,相比2014年接近翻倍。而作為房地產最大支撐的人口,2021年出生率下降到7.52%,出生人口為1062萬人,全國凈增加48萬人。這些因素,無疑都成了樓市上漲的制約。
另一方面,樓市松綁的目的,在于“穩”,而非大刺激。換言之,正如政策所說:“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健康發展”。這背后,“房住不炒”仍舊是底線,而維護剛需等正常購房者的需求,維護房地產整個產業鏈條的穩定,是基于穩樓市和穩經濟的需求,并不直接導向新一輪上漲。
可以確信,未來,房地產仍舊重要,因為其牽扯了眾多上下游產業鏈,關乎著眾多國民的財富配置,但房地產必然要從暴利行業向基礎民生行業回歸,在樓市上進行投機乃至炒房的需求必然要遭遇各種各樣的遏制。
關鍵詞: 鄭州樓市寬松政策 漲價去庫存 二手房下行趨勢 鄭州樓市降溫 重啟貨幣化安置 鼓勵下調房貸利率 首套房貸認定標準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