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企業偷窺員工隱私”持續發酵 監控員工系統背后危害需警惕
2022-02-21 09:37:47來源: 廣州日報

近日一則報道,撕開了企業偷窺員工隱私的遮羞布。據媒體調查,企業花350元安裝程序,就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實時監控員工的聊天記錄、電腦屏幕,甚至當員工多次訪問招聘網站就會被判定有辭職風險。

身為員工,對于這種職場“裸奔”,我自然是拒絕的。換個角度看,企業就“賺”到了嗎?也未見得。

監控員工并不能改變企業的焦慮。就像進入工業文明后,人類發明了照明燈泡,人工“延長”了白晝。看起來,一天有了“更多”的工作時間,實際上這并沒有緩解人們對時間的緊迫感,反而擰緊了提高效率的“發條”。

效率時代,追求效率本沒錯,但一些做法卻誤入歧途。從此前曝光的監控員工上班“摸魚”,到這次監控員工離職傾向;從外賣小哥“不愿”降速,到職場白領“自愿”加班。一些企業似乎總嫌對員工的掌控還不夠,再多一些就好了。殊不知,監控員工就像“延長”白晝一樣徒勞無功。激發員工活力需要的根本不是機關算盡,而是感知員工需求的能力。

如果員工不再有隱私,大數據所“看見”的也將不再有意義。正如就在媒體曝光人臉識別應用被濫用之后,有消費者去售樓部看房時,以戴頭盔表達態度,就是頗具代表性的例子。尤其在當前技術與人的關系被加速重構的時代,這一點須時時警醒。

監控隱私不是職場生產力。當科技淪為手段,人就與工具無異,社會本該有的人文關懷及人格尊重都被拋諸腦后。如果這樣的思維大行其道,職場就可能變成一張控制與被控制的網。這樣的傾向是值得警惕的,必須予以矯正。

關鍵詞: 企業偷窺員工隱私 監控員工系統 企業管理違規 職場生產力 監測辭職風險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中國股市開始于哪一年?股市最早出于哪個國家?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