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企業家加速經濟創新 持續服務國內經濟實現新躍升
2021-12-10 10:07:20來源: 中國企業家

早年在海外求學時,張文中就認識到“經濟”“創新”才是推動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意識到“企業家是這個時代的英雄”,而“創業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需要做的事情。”

中國實體零售深陷凜冬。

2020年開始,新冠疫情疊加社區團購影響,實體零售行業面臨嚴峻挑戰,同時原材料漲價傳導到消費端,導致實體零售業的經營壓力加大。在此背景下,一種迷失情緒開始在線下商超間蔓延:數字化能否真正解決實體零售的問題?

物美創始人、Dmall(即多點Dmall科技,以下簡稱多點)董事長張文中——這位沃爾瑪、寶潔、可口可樂等全球跨國公司高層口中的“Thinker”,提出了用數字化助力實體零售轉型升級的理念。

如今,多點已成為擁有一整套服務超15000家門店的商業SaaS系統服務商。多點踐行的數字化,由商超業態起步,業務拓伸到便利店、付費會員店、生鮮食材B2B,以及產業鏈上游的生產商、供應端等。

用科技推進流通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一直印刻在張文中創業的基因里。

張文中認為,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包容性發展是實體流通業走出低谷、全面振興的必由之路。傳統企業要想完成數字化轉型,必須借助有效賦能者的支持。多點的創立,就是為了幫助傳統零售業進行數字化轉型。

“比如,多點幫助7-Eleven這家在全世界具有影響力的零售企業,迅速提高了其數字化水平和能力。廣東7-Eleven旗下1500家便利店在幾個月之內就完成了系統切換,這在過去的IT時代是不可想象的。”張文中對《中國企業家》舉例稱。

在張文中看來,中國流通產業已進入數字化時代,企業需要真正貫徹高標準的食品安全,真正實現高效運營和規模效益。此外,在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持續創新。

“我們要用明天的思維做今天的事。”張文中稱。

回歸后二次創業

張文中幾乎全年無休。如無意外,每周一到周六早晨8點半,他會準時出現在物美高管早會上。2013年,他回歸物美后不久,就開啟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除了開啟物美的全面數字化轉型,構建線上線下一體的全渠道購物平臺,張文中還帶領物美走上了并購之路,從業態上實現互相補充。“現在物美是‘數字化供應鏈平臺’,從B端,到為消費者提供的到店/到家服務。”張文中對《中國企業家》稱。

環顧如今的傳統零售業,渠道變革層出不窮,行業競爭激烈。就連大潤發、永輝等傳統零售商超,也先后加入了阿里和騰訊的戰隊。面對新零售構建的“新城”,張文中選擇走自己的路——“改舊城”。“二次創業”后,張文中著重向數字科技線上線下一體化方向布局。

2015年,張文中成立了多點——一家一站式全渠道數字零售解決方案服務商,提供端到端的商業SaaS解決方案,幫助零售商和品牌商數字化轉型;同時通過多點APP等工具,賦能全渠道經營能力,并提供各類增值服務。

張文中說,物美的數字化轉型,最根本的是多點數字化平臺的建立。“在2014年,我重新思考中國零售業怎么辦時,面臨的壓力是很大的,這時的選擇是什么?全面擁抱數字化。”而張文中的“多點”,比馬云在2016年提出的“新零售”概念,還早了一年。

實體商超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是多點前五年攻下的第一座山頭。多點現已深入參與一系列新興零售業態的創業創新——3個月連開10家進口商品折扣店的成都奧特樂,門店和倉庫全部嫁接Dmall零售聯合云,多點僅用12天就完成SaaS系統的部署上線。

此外,多點的邊界還在縱深“出海”。國際市場上,麥德龍在歐洲的系統,旗下的8000家小店將率先與Dmall OS打通。多點在愛爾蘭設立了辦公室,專門負責歐洲、中東地區和北非的開發,多點香港公司則在重點拓展東南亞市場。

2003年,物美商業集團在香港上市,2015年公司選擇私有化退市。期間,張文中經歷蒙冤入獄、宣告無罪釋放,人生起伏數載,商界早已翻覆。但張文中說:“歷經風雨,我依然是個樂觀主義者,是個積極的奮斗者。”再次出發時,他已站在數字化與新零售的風口之上。

“零售企業的未來在于數字化基礎上的規?;洜I。我堅信,未來中國必將誕生萬億級收入的流通產業巨頭。”張文中對《中國企業家》說。在他看來,沃爾瑪最近一個財年的銷售額超過5500億美元,而中國最大的實體零售企業年銷售不過1000億元,“(物美科技)將不斷在行業中尋找最優的整合機會,打造中國的流通產業航母”。

一個“擺渡者”的狼性與溫和

“你是第一個這樣問我的人。”鏡頭中,張文中有些動容。2021年4月,一檔名為《酌見》的視頻節目中,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對談張文中,后者平靜回憶了蒙冤受屈的人生經歷。

俞敏洪將張文中的這種平靜定義為“超然”。“我跟他面對面時,我就想知道,真的這么超然嗎?長談之后,我感嘆他幾乎達到了某種宗教境界。”

此外,張文中更像一位“擺渡者”,不僅渡自己,更渡他人。他在監獄里推動囚犯學習,許多犯人在他的幫助下,在監獄里參加并通過課程考試,獲得全新的人生。

“對于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你有什么建議,讓他們職業生涯開始得更好一點?”俞敏洪問張文中。“時代在變,我都不知道敢不敢提。”張文中的言語中帶著一貫的謹慎謙遜,“如果要提的話,(就是)心里面要有一些大的想法。”

1983年,張文中從南開大學數學系畢業后,先后在中科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及博士后。在美國硅谷的經歷,讓他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當時,張文中認識到“經濟”“創新”才是推動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意識到“企業家是這個時代的英雄”,“創業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需要做的事情。”

張文中在美國留學期間,有著私有衛星系統的沃爾瑪,成為美國頭號零售商。他敏銳感覺到,國內零售業蘊藏巨大潛力。1993年初,張文中回國創辦信息技術公司卡斯特。

張文中原本希望憑借美國的經驗幫助中國企業,但當團隊研發了一套針對零售企業的MIS系統和POS系統進行推廣時,卻處處碰壁。張文中干脆決定,自己開一家示范超市作為試點。1994年底,物美綜合超市翠微店在北京開張。

這家物美首店面積在5000平方米左右,一年銷售額達到1.87億元,受到鼓舞的張文中當即決定:投身超市行業。此后,物美通過接連并購,迅速擴張。2002年底,物美集團年銷售額達45億元,在全國連鎖業排名第12位。

領先的技術和管理手段奠定了物美堅實的科技基礎,即使張文中后來深陷囹圄,物美也堅持下來了。正如早年的他,意識到物美“必須立即采取行動,立即改變,而且是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的徹底改變,要徹底擁抱互聯網”。

在《酌見》中,俞敏洪犀利發問,“如果有一天地面的物美由于多點的存在大家都改線上了,最后不賺錢或不存在了,你會感覺后悔嗎?”“如果沒有物美,后面的幾十年你會選擇做什么?”“如果未來還有一種困境或是困局在等著你,你覺得會是什么?”

張文中答道,“地面店一定會存在,而實體店也一定會進行徹底的數字化轉型。”“如果沒有物美,無官一身輕,后面的時間我可能會選擇去做教育。”至于最后一個問題,張文中回應稱:“如果還有一種困境存在未來,我覺得是,你能不能超越你自己。”

關鍵詞: 實體零售 經濟創新 實體零售轉型升級 供應端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