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集體協商彰顯積極作用 為保護新業態勞動者維權提供新思路
2021-11-30 10:51:54來源: 工人日報

據11月28日《工人日報》報道,11月26日,京東集團召開首次集體協商會議,京東集團、京東物流職工代表(由快遞員、倉儲分揀員、貨運司機等一線職工構成)和企業代表就勞動報酬、勞動安全、保險福利、職業技能培訓等事項開展協商,形成了《京東集團集體合同(草案)》《京東物流集體合同(草案)》,提交即將召開的集團職代會民主審議。北京市總工會相關人員表示,此舉對同類大型平臺企業具有一定的示范意義。

通過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是工會破解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難的重要抓手。

之前,江蘇省總工會和省人社廳等部門出臺意見,為快遞行業定制集體協商范本,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開展集體協商提供政策支持;在遼寧省沈陽市總工會努力下,15家主要快遞企業代表與職工代表簽訂“1+3”集體合同,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此次京東集團企業代表與職工簽訂集體合同,是通過集體協商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一個有力舉措。

這些不同層級、不同形式的集體協商行動,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服務工作逐步開展、深入推進的具體體現。

開展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當務之急是推動平臺企業建會和勞動者入會。集體協商是用人單位代表和工會代表或職工代表開展的協商,工會組織是重要的組織者和推動者。如果平臺企業不建會,集體協商推進可能面臨諸多困難;集體合同不同于勞動合同,其內容對同一行業、同一企業內所有從業人員都適用,勞動者可享有集體合同提供的保障。從這個意義上說,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工作,對于更好發揮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的功能,十分重要。

因此,各級工會應在積極推進新就業形態企業建會及勞動者入會的同時,高度重視同步推進集體協商工作。

通過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具有獨特的、明顯的制度成效。比如,企業集體合同可以讓身處同一企業的不同勞動者,在提供同樣勞動的基礎上,享有同等的勞動經濟權益,防止出現同工不同酬、福利不一樣的現象;行業集體合同可以讓為不同平臺提供勞動的勞動者,在本行業內按照同樣的勞動標準提供勞動,享有同等的權益,承擔同樣的義務,防止同在一個行業,勞動關系不一樣、權利義務不對等;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定制集體協商,可以促進平臺企業和勞動者按照統一標準,簽訂規范的集體協同,避免集體合同出現標準不一、保障程度各異的現象。

在當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關系復雜化的背景下,從破題到逐步實現集體協商的全覆蓋,必將有效提升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力度。

開展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目的是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和諧勞動關系構建。各級工會要一手抓集體協商的推進,一手抓集體合同的落實。之前,在不少行業企業,已經形成了從“依法建會入會—開展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監督內容落實”等一整套比較成熟的制度機制。將有推廣價值的好做法借鑒、復制到新就業形態領域,形成從推進建會入會、開展集體協商、規范集體合同簽訂到監督內容落實的操作路徑,有待各地的積極實踐。

在日前人社部等八部門、全國總工會以及市場監管總局等七部門發布的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意見中,都提出了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機制的要求,開展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就是一項重要的維權機制。一些地方在這方面已經探索出一些經驗,各級工會要關注相關經驗和做法,以點帶面,逐步深入,探索適合本地區的集體協商做法,讓集體協商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上彰顯積極作用。

關鍵詞: 集體協商 新業態勞動者 艱難維權 京東集團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