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紹興一女子黃某擅自拍攝路人史先生過馬路的畫面,編造了一段”和聊了六個月的網友見面”的文案,該視頻迅速傳播,倒霉的史先生則被親友誤解指責。最終,黃某因誹謗他人的行為,被公安機關處以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據11月9日央視網)
對于自己的行為,黃某不以為然,對于警方的處罰,她也是毫無愧色,竟然還堂而皇之地回懟:“這樣子拍一下有什么咧!”對他人權益的無視,對法律規范的無知,簡直到了讓人無語的地步。
路人能不能隨便拍?當然不行,除卻關乎公共利益的時事新聞報道等一些特殊使用場景外,未經當事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就侵犯了被拍攝者的肖像權。而黃某雖然沒有直接通過買賣史先生的肖像盈利,但是在如今的流量時代,發布短視頻博關注、漲粉,也是獲得潛在利益的一種途徑。
更過分的是,黃某拍就拍了,還編出一個莫須有的“見網友”的故事,用一種極其曖昧、充滿暗示性的口吻,給網友營造瞎想的空間,完全沒有考慮到在公共平臺胡編亂造,信口雌黃,會對他人生活造成多么嚴重的影響。史先生真的是人在路上走,“鍋”從天上來。
肆意偷拍,滿嘴謊言,被戳穿后還不以為意,覺得是別人小題大做,黃某這種行為,不僅僅侵犯和損害了史先生的名譽權,更是把網絡環境搞得烏煙瘴氣,也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短視頻平臺,本就有大量跟風、炒作、模仿的內容,而且還會根據地域、人群心理、利益相關來精準推送,這不只是線上的游戲,對現實生活的影響也是巨大而深遠的。試想,如果這種隨意將他人推入輿論深淵的行為,不得到懲罰,反而還能攫取利益,會不會引發他人效仿,一窩蜂地上街拍路人編故事,那正常人走在路上還有安全感嗎?
針對他人道德作風造謠污蔑,事情本就可大可小,嚴重的話可能摧毀一個人的生活。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杭州取快遞女子被造謠”一案中,被害人就是因為拍攝者的一個“玩笑”,壞了名聲、丟了工作、被逼到“社死”的狀態。也因此,她毅然決然地提起刑事自訴,要為自己討回公道。而隨后,最高檢關注了這一案件,認為檢察機關應當積極履職,依法充分保障當事人權益。于是,刑事自訴改為刑事公訴,造謠者最終得到法律的嚴懲。
這應該是一個深刻的教訓,令所有人警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說話做事要負責任,躲在網絡ID背后,肆意侵擾和踐踏他人的人生,就是違法行為,影響惡劣的可能構成犯罪,一定會付出沉重的代價。這個教訓很典型,很有意義,不能輕飄飄地被遺忘,而需要嚴格的執法、正向的輿論、有力的監管、持續地曝光,來不斷加強記憶,讓那些牟利時毫無底線,追責時裝癡賣傻的人,不能也不敢再動這些歪心思。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