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北交所設立后已有12只精選層公司股完成申購 助推國內資本市場改革
2021-10-28 14:27:39來源: 南方都市報

9月2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宣布設立,截至9月25日,已先后有12只精選層公司股票完成申購。北交所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關鍵一步,標志著我國開啟了滬深北三個市場共同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科技創新的新格局。

廣發證券分析師倪賡、戴康在策略展望報告中表示,北交所設立的背后具有三重戰略意義,一是直融寬信用再拓寬,助力中小企業“共同富裕”;二是培育“專精特新”,匹配地方產業規劃與資本布局;三是能夠承上啟下,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打破壟斷低效格局,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廣發證券策略展望報告指出,北交所堅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將打通融資難枷鎖,助力更多優質中小企業資本化做大做強,甚至打破龍頭壟斷產生的低效格局;其次,中小企業長足發展將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改變“兩頭大、中間小”的產業與收入不平衡結構;此外,二級市場作為普惠金融利器,除了推動企業創造價值,還能提高居民財富回報,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目前,工信部已公布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共4,922家,其中上市公司666家,證券化率僅13.53%。廣發證券認為,北交所培育“專精特新”,匹配地方產業規劃與資本布局,將進一步打開區域股權投資市場,承接各地新興產業集群優質企業,匹配地方“十四五”產業轉型規劃、國有資本化、政府引導基金去杠桿等戰略部署。北交所還具有“承上啟下,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戰略意義。據分析,北交所未來致力于“專精特新”小巨人,將撬動企業生命周期更前段的中小市場,有利于PE/VC更好地形成“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環。

公司制接軌全球市場,“專精特新”匹配國家創新轉型

關于北交所的特征,主要體現于制度和代表性企業的差異化屬性。按照證監會表述,北交所與滬深交易所制度最大的差異性體現在采用公司制(滬深交易所為會員制),與國際接軌。公司制交易所具備上市融資功能,達到一定規模后可以上市。而且,公司制交易所符合全球交易所的發展趨勢,有利于北交所逐步與全球資本市場接軌。此外,北交所具有財務指標要求更低、上市審核時間短、交易制度更為寬松、擁有轉板機制、投資者門檻放低與科創板齊平、多元化定向發行機制等一系列配套機制創新優勢,預計北交所相比精選層的市場交易活躍度和流動性將明顯加強。在代表企業方面,據Wind統計,新三板“專精特新”企業整體相對業績呈優,近兩年“專精特新”企業在凈利潤和營收增速指標比較中均占據優勢,體現一定相對高成長屬性。

廣發證券強調,北交所目前的框架均為未來的制度和市場擴容預留了空間。由于北交所定位為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不排除在分拆上市規則上會放低要求,同時也不排除監管層出臺文件豁免上市公司子公司在新三板分拆登陸北交所的情形。廣發證券認為,北交所“升級”后市場活躍度提升將放大融資功能,單體IPO融資額預計將有所提升,此外更低門檻及更高審核效率將使得發行節奏加快。北交所的設立還將有利于行業結構優化:當前,新三板行業分布主要聚焦工業制造端,未來北交所新興產業比重將有所提升,與國家創新轉型方向相匹配。

廣發證券認為,中長期看,北交所提升資本市場中小市值、新興產業結構占比,有利于提升成長股風險偏好。相對于滬深兩市,中小券商在新三板的業務量整體上相對占優,北交所設立將提供差異化競爭契機。最后,新三板轉北交所的預期收益率分析。廣發證券統計了241家新三板上市企業(轉創業板、科創板、主板)樣本,新三板市值日期取摘牌前最新市值,總體上,轉板收益率分布在0-5倍和大于10倍的區間概率最高,且一個月后整體轉板收益率明顯提升。剔除首日轉板收益率Top10后,整體上市企業轉板收益能超過5倍,上市后一個月轉板收益率可達6-7倍之間。

關鍵詞: 北交所設立 資本市場改革 精選層公司股 壟斷格局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