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買東西追求“食品級” 到底是消費者錯了還是商家宣傳錯了?
2021-10-20 09:57:30來源: 紅網

可食用果凍口紅、“食品級”兒童防曬霜……當前,“食品級”化妝品宣傳充斥市場,商家宣稱這類化妝品原料都是“無添加”“純天然”的,不僅安全有效,甚至還能直接食用。對此,國家藥監局18日對外發布,“食品級”化妝品是對消費者的誤導。(10月19日 《科技日報》)

近年來,市場上充斥著琳瑯滿目的“食品級”化妝品。這些化妝品被一些商家冠以“可食用,最安全、最健康”進行推銷,并得到了一些消費者的青睞。但是,化妝品和食品是兩種不同類別的產品,依據不同的法規規定,適用不同的產品標準、原料要求、生產條件等,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食品級”化妝品。《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明確,化妝品就是外用的,并非內服的食品。如今,不良商家把炒作“食品級”化妝品,這是夸大事實的虛假宣傳,會給消費者帶來健康風險。

但是,為什么貼上“食品級”的標簽,就能吸引一大批消費者前來購買?吸睛背后,反映出了消費者對健康美容安全方面的焦慮。這既有部分消費者對化妝品制作生產知識的缺乏,習慣了“可食用就是健康”的慣性思維,并不清楚化妝品的安全性與它是否“可食用”沒關系;也不清楚用了食品的原料來生產化妝品,并不代表生產出來的化妝品是安全的道理。又有部分注重化妝健康安全的消費者,對化妝品有質量、衛生安全方面的高要求,不損傷皮膚,不傷害身體是最起碼的標準,“食品級”就是投其多好,很容易就誤導他們相信吃了都沒事的食品級化妝品,自然也就是怎樣涂都不會有安全風險了。凡此種種,普通化妝品被商家貼上標簽、偷換概念后,食品級成了所謂“高等級”,使得相當多消費者掉進化妝品的消費陷阱里。

其實,“食品級”化妝品惡意商業炒作、營銷,無非是偷換概念,利用群眾健康、保健方面的需求或者焦慮,以及對健康安全的擔憂,進行的一場別有用心的虛假營銷,以吸引更多人進行消費,從而達到自己獲利的目的罷了。要使消費者不掉入圈套,不但要查處打擊虛假宣傳推銷行為,還要做好化妝品的安全健康常識的宣傳、以及食品和化妝品本質區別的科普。特別是要加大投入,研發、生產出更安全、更健康的化妝品,化解消費者的擔憂和焦慮,滿足消費者高質量生活的需要。從而讓所謂“食品級”化妝品失去市場,使化妝品市場得到正常、健康良性發展。

關鍵詞: 食品級 商家宣傳 健康安全焦慮 誤導宣傳行為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