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美觀、酸甜適口的“丹東99草莓”近幾年走紅市場,被稱為“草莓界的愛馬仕”。不過,人紅是非多,現在網絡銷售的一些打著丹東草莓旗號的草莓,其實并非產自遼寧丹東。
據媒體報道,知名微博大V“濾鏡粉碎機”前不久發布一段視頻,揭開了一些電商水果賣家的草莓“調包術”:商家宣稱售賣的是丹東草莓,實為以“分倉發貨”的名義由江蘇草莓代銷商組織貨源代發。對此,丹東草莓主產區政府部門表示,將對冒充丹東草莓銷售的違法行為采取法律措施進行維權。江蘇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也已介入調查。
丹東草莓作為一種地理標志產品,因獨具特色而受市場追捧,市場售價較高。便宜的草莓貼上丹東草莓的標簽以高價出售,可以賺取更多利潤。事實上,利用這一市場邏輯打擦邊球賺取高額利潤的商家并不少,受到侵害的地理標志產品也并非丹東草莓一家。陜西洛川蘋果、江西贛南臍橙、寧夏中寧枸杞……人們耳熟能詳的許多地理標志產品,都曾或正面臨被人假冒仿制的困擾。
在我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已被納入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之中。我國對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主要有3個體系:一是以國家知識產權局為主導,以《商標法》為主要依據的“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注冊保護體系;二是以市場監管總局為主導,以《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為主要依據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登記保護體系;三是以農業農村部為主導,以《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為主要依據的“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保護體系。實行地理標志專門保護制度,對提升特色產品質量,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不過,因為有“地理標志”4字加持可以帶來巨大市場利潤,假冒產品搭地理標志產品“順風車”的現象一直很嚴重。地理標志產品遭侵權假冒,不僅會淆亂市場,損害產權擁有者和消費者的利益,也會對地理標志品牌本身造成傷害,貶損其市場價值。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迫在眉睫。
對于如何進一步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不少地方進行了探索實踐,并形成了有益的經驗。自2005年起,江蘇省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對陽澄湖大閘蟹實行產品保護,給陽澄湖大閘蟹戴上了防偽鎖扣;自2015年起,黑龍江省五常市在所有五常大米包裝上加貼標準印制的溯源防偽碼;在遼寧省丹東草莓主產地東港市,當地相關部門和協會組織目前也開始應用溯源防偽碼。
不過,通過采用科技手段進行防偽打假,雖可收一時一地之效,但難說治本。畢竟,防偽技術本身也是能夠被破解和偽造的。而且,若擁有防偽技術者或有防偽要求者本身參與造假,所謂“防偽”就只能成為擺設和幌子。有媒體披露,市場上的假冒地理標志產品并非全都出自外地人之手,其中有不少為當地人所為。比如在蘇州,有蟹商將并非產自陽澄湖的蟹偷運進來倒入陽澄湖,再撈上來冒充陽澄湖大閘蟹(俗稱“洗澡蟹”“過水蟹”),這種假蟹也戴著防偽蟹扣,其他防偽措施也一應俱全,跟真蟹無異。文首提到的假冒丹東草莓,據悉有一些是經過丹東當地商家“授權”的,也就是說,丹東當地個別草莓商家并非簡單的受害方,而是或多或少參與了造假。
由此可見,真正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做到位,關鍵還要做好頂層設計,完善相關法律,加強執法監管。要在《商標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等法規基礎上,出臺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專門規章,明晰主體責任,加大處罰力度;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在完善行業管理制度的同時,加強行業自律和生產標準把控、品質特色保障、品牌形象維護等各方面工作。行業組織要積極為地理標志產品農戶和商家提供服務,讓他們享受地理標志保護的便利,而不是借機向他們收取商標使用費等。同時,加大對地理標志產品的宣傳,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產權、保護地理標志產品的良好氛圍,這樣才能讓假冒侵權行為無所遁形。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