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我國低齡留學熱迎來降溫 留學生畢業回國比例持續提升
2022-03-23 13:48:10來源: 南方都市報

3月22日,胡潤研究院在上海發布了《中西合璧,文化融合——2021中國國際教育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我國高凈值人群的教育理念趨于成熟、理性,教育選擇日益多元化,除對出國留學仍熱情不減外,選擇就讀國內國際學校也成為新趨勢,未來,中西融合或將成為中國國際教育的主流。

疫情影響留學目的國選擇 畢業歸國趨勢愈發明顯

白皮書顯示,疫情后,中國家長對子女出國留學的熱情仍然很高。但“低齡留學熱”降溫,高中階段出國留學的意愿下降五成,研究生階段出國留學比例為41%,是上一年的8倍,上升到過去5年來最高,平均出國留學年齡為21歲,比上一年高出3歲。其中,除了“美英加澳”傳統四大留學國家,其他歐洲國家及“一帶一路”國家也在選擇范圍內,呈現出多元化的留學趨勢。

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發布的《2021美國門戶開放報告》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在美就讀國際生數量,從2019-2020年的1075496人,到2020-2021年下降至914095人,共下降15%。其中,中國留學生數量從372532人下降至317299人,銳減15%,但中國仍是美國最大國際生來源國,占比35%。《2022中國高凈值人群品牌傾向報告》中也顯示,中國高凈值人群對于子女留學目的地選擇的趨勢正在發生變化,考慮英國的比例從兩年前的42%上升至50%,而考慮美國的比例則從54%下降至40%。

與此同時,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70萬人,同比增長6.3%,留學歸國人數58萬人,同比增長12%。對此,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中國留學生畢業歸國趨勢愈發明顯,主要原因包括國內經濟發展形勢較好、國內創業環境良好、方便與家人朋友團聚等。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出國幾年后回國發展。”

教育理念趨成熟理性 預算占家庭可支配收入五分之一

伴隨著當今世界教育正在發生的革命性變化,中國高凈值家庭對于子女的教育理念也趨于成熟和理性。白皮書顯示,在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上,接受調研的中國高凈值人群代表中,35%的人最看重的是“健全的人格/教養”,其次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24%)以及“開拓視野、增廣見聞”(16%)。值得注意的是,傳統意義上的“提升學歷背景”的重要性幾乎與“培養興趣愛好”相當。

此外,中國高凈值人群最希望子女在接受國際教育后成為獨立思維者(71%),第二、第三位分別為責任擔當者(67%)及問題解決者(53%),而“成為世界公民”位居最后,體現出中國高凈值人群日益增長的民族自信和教育自信。

白皮書還顯示,在中國高凈值人群對于子女的教育規劃中,子女教育支出平均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五分之一。低齡階段(小學和中學)平均每年支出預算30萬元,大學階段40萬元,研究生階段42萬元。六成留學生的花費與預期相同,三成留學生花費超出預期。娛樂活動(55%)是過半學生花費超預算的主要來源,其次才是醫療(48%)、租房(45%)、伙食(41%)等基本需求。

就讀國內國際學校成新趨勢 中西融合將成國際教育主流

隨著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不斷增加,選擇國內國際化學校成為新趨勢。新學說《2020中國國際學校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獲認證的國際學校總數為907所,其中包括民辦國際學校535所,公立學校國際部(班)259所。在校生規模為61萬人,其中民辦國際學校在校生占比75%,公立學校占比9%。國際學校中A-Level課程市場占有率為38%,AP課程市場占有率為29%,IB課程市場占有率為13%。

白皮書顯示,在選擇國內的國際學校時,家長們看重的因素比較綜合,包括優質的師資團隊(52%)、國際化的資源整合能力(41%)、課程體系(35%)、中西兼容的教學理念(34%)、硬件設施(24%)以及學校過往的升學成績(21%)等。此外,學校的師資團隊包括外籍教師的配比、學歷、資質和生活、后勤老師的配備等也會納入家長的考慮范圍。

專家認為,21世紀中國人才需要既有對自身的文化認同、國家認同之根,又有國際理解能力。而國際教育恰恰為培育這樣“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中國人才提供了合適的人才培養模式。

從國際教育的內容形式上看,中西融合將是未來主要趨勢。中西融合的過程是將本土教育和國際教育兩者優勢融合的過程。具體而言,中西融合包括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外方教師的融合、中國課程與外國課程的融合、中外方教育教學方式的融合。

關鍵詞: 低齡留學熱降溫 留學生回國比例提高 中國國際教育白皮書 中國留學情況分析

專題新聞
  • 蘋果8價格現在是多少?蘋果8p為什么被稱為機皇?
  • 清明節休市嗎?港股和a股休市時間一樣嗎?
  •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警告美國政府 半導體產業包括哪些?
  • 聚美優品年銷售額多少億?聚美優品和唯品會關系如何?
  • 三公消費是什么意思?三公消費為啥不廢除?
  • 中國電信中簽號有哪些?中國電信上市股價會漲嗎?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