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華科校友捐款1億元”引關注的背后 折射武漢光谷的科創水平正加速提升
2022-03-23 07:59:50來源: 極目新聞

1億元!這是華中科技大學最新收到的一份厚重禮物,來自武漢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的捐贈,用于支持學校建設發展。

捐贈者另一層身份,是華中科技大學知名校友,是光谷光的創新創業者和光電子產業領軍人之一。他率團隊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紅外芯片,破解相關領域“卡脖子”難題。

談及捐贈動機,黃立說,他人生和事業每一點進步和成績,都受益于母校的教育培養。他認為,“明德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已經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他也希望回饋母校的培養,支持母校建設國際一流大學。

實際上,這家企業的不少技術骨干,或者不少關鍵技術的實現,都跟該校有才智互動。

校友回饋母校,在武漢、在光谷并非個案,特別是以“武大男”“華科男”企業家為代表,創新創業成功后,為曾經求學過的母校慷慨捐贈,近幾年來年均上億元,將相關高校連續送上2021校友會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名100強榜單。

一方面,校友企業家在母校捐贈、聯合科研、人才培養等互動,是評價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指標,另一方面,類似現象也是武漢光谷創新創業環境是否優越的重要指標。

創新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他們的“源產地”就在高校和科研機構。

集聚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內外的武大、華科、華農、武理工、郵科院、中科院等數十所高校、科研院所,每年為社會輸送數以萬計的畢業生和科研成果。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扎根武漢,一出校門,就是公司門,就是夢想起飛地。

我們會發現,中國第一根具有實用價值的光纖,第一臺“中國造”激光焊接機,首個部屬高校科技成果成功轉化項目,湖北第一批校辦企業,湖北第一家激光上市企業,武漢第一批下海的教授院士,中國大學生創業第一人,……它們或他們都發端于技術、智力“源產地”。

得益于“源產地”的強大,還有創業者希望實驗室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讓成熟蘋果不能爛在筐子的沖動,武漢東湖高新區打通產學研用生態鏈,從“一束光”蛻變為“一座城”,并且正從“中國光谷”邁向“世界光谷”。

產、城、校、企互動,光谷大起來了:2021年,東湖高新區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6萬戶,市場主體總量、企業總量及增量均居全市第一。光谷強起來了,一大批頂尖技術轉化為萬億級“光芯屏端網”產業鏈價值,一大批企業迅速成長為瞪羚企業、隱形冠軍甚至上市企業。

如今,受惠于“源產地”才智能量的光谷科技企業及其創始人,逐漸逆生態鏈而上,與高校建立起更深入的產學研用合作關系:成立技術研發聯合實驗室,發起產教融合育人基地或信創產業學院,舉辦技術創新大賽、設立人才獎學金,直接向高校捐贈善款,甚至產業園區也和高校科研院所繼續深化合作……

上述良性互動,夯實了光谷自主創新高地的基座,健全了產學研用融合生態鏈,構成了越發亮眼的創業創新“追光生態”。反過來說,自主創業高地之光,也為高校科研院所的可持續發展,照亮更遠路。

2022年,東湖高新區將加快建設創新高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打造創新涌動、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學之城”,產業高端、具有區域輻射力的“追光之城”,產城融合、具有國際吸引力的“向往之城”。

怎么打造“科學之城”“追光之城”?有人說,如果將科技成果比作是成熟的蘋果,想辦法不讓它爛在筐子里,而是讓有需要的人能夠及時吃到,產生能量和價值,而受益于蘋果的人,也能反過來幫助果園土壤更肥沃、蘋果更香更好吃,是不是就能實現?

關鍵詞: 華科校友捐款1億元 武漢光谷科創水平提升 人才培養政策 華中科技大學獲捐1億元

專題新聞
  • 蘋果8價格現在是多少?蘋果8p為什么被稱為機皇?
  • 清明節休市嗎?港股和a股休市時間一樣嗎?
  •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警告美國政府 半導體產業包括哪些?
  • 聚美優品年銷售額多少億?聚美優品和唯品會關系如何?
  • 三公消費是什么意思?三公消費為啥不廢除?
  • 中國電信中簽號有哪些?中國電信上市股價會漲嗎?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