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制造業持續加快數智化升級 “專精特新”企業助推數字經濟發展
2022-01-25 09:36:01來源: 深圳特區報

正是因為制造業發展邏輯的變化,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有助于為其他制造業企業樹立數字化轉型示范,提供數字化轉型經驗,提高整體產業數字化水平。另一方面,“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自身競爭優勢突出,以其為核心構建網絡結構的企業集群和戰略性產業集群,有利于提升產業鏈韌性,構建共生共榮的數字經濟生態系統。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一、數字經濟時代制造業發展邏輯的變化

弄清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重要意義,必須要先了解數字經濟時代制造業發展邏輯的轉變。隨著數據和數字技術在生產制造環節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字經濟對于制造業的改變逐漸從單一環節到全局整體。

數字經濟對制造業發展邏輯的改變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驅動方式發生轉變,從勞動力、資本和土地等要素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傳統制造業生產要素指的是勞動力、資本和土地,由于土地的特殊性,一般制造業的效率提升靠的是勞動力和資本的有效結合。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據的要素價值得到凸顯。其價值體現為:1.生產信息數字化,低成本的數據收集存儲工具幫助制造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收集大量生產數據,這些數據成為反映當前生產狀況以及指導未來生產方式的重要工具;2.生產流程數字化,數字化的生產信息推動制造業流程再造。流程再造是過去數字經濟賦能制造業生產最常見的方式。數據指導下的生產更具效率,產品更具優勢;3.生產標準數字化,產品特征和生產決策往往依賴數據。生產標準數字化是數據生產要素發揮作用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比如鞋服生產,企業擁有的人體形態數據,直接關系到其產品是否適合多數人的需求。除此之外,個性化定制的需求數據反饋以及生產規模決策的市場數據反饋,都是數據在生產標準數字化方面的重要表現。

其二,生產導向發生變化,數字技術賦能制造業發展從以產品為核心逐漸轉變為以客戶為核心。數據收集、分析、運用以滿足用戶需求,滿足用戶體驗為主要動力。以客戶為核心體現為需求和服務兩方面,前者主要得益于數據對于生產的指導作用,幫助企業生產實現需求導向、柔性生產,后者則依賴當前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產品服務突破時間空間限制,覆蓋面更廣,響應更快。

其三,產業鏈形式發生轉變。企業之間從“產業關聯”“地理集聚”等傳統連接方式走向“產業生態”“虛擬集聚”的新型連接方式。數字經濟時代,制造業產業鏈從長線型變為群落型,長線型的主要表現為上中下游企業各司其職相互配合,企業分工邊界明顯,聯系較為緊密。數字經濟時代,群落型產業鏈使整個產業形成了一個生產網絡,每個企業都是網絡結構中的一個節點,相較于傳統上中下游的產業鏈形態,企業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且較為復雜,產業鏈位置區分不明顯,分工邊界模糊。這種結構的企業集群圍繞一家核心企業,逐漸向外部延展,核心企業起到引領作用。

正是因為制造業發展邏輯的變化,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顯得尤為重要。對制造業中小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長遠發展的“必修課”。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處于數字化轉型領軍梯隊,轉型程度較一般企業更深入。一方面,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有助于為其他制造業企業樹立數字化轉型示范,提供數字化轉型經驗,提高整體產業數字化水平。另一方面,“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自身競爭優勢突出,以其為核心構建網絡結構的企業集群和戰略性產業集群,有利于提升產業鏈韌性,構建共生共榮的數字經濟生態系統。

二、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關鍵點

第一,提升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從教育和激勵兩個方面著手,教育方面要鼓勵校企合作,培養數字技術研究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基于前沿數字技術,設置相關學科和研究院所,加大教育投入,以數字技術人才驅動“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發展。激勵方面,“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要完善數字技術相關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制度,探索更快實現科研成果商品化和產品化的方式方法。基礎研發能力的提升既要靠主觀自覺,又要有物質激勵。在此基礎上,立足我國數字技術優勢領域,繼續發力尖端科技,比如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區塊鏈、5G 通信技術等制造業關鍵共性技術,扶持相關企業,推動其向“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轉型。

第二,重視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是數據,數據資源高效率的生成、記錄、收集、存儲與使用皆離不開完善與高效的數據基礎設施。對于制造業而言,工業互聯網是較為重要的智能化基礎設施,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能夠更好發揮企業網絡化集群優勢,加速數據要素的流動。同時,也要積極穩妥推進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演進升級,優化5G網絡規模化部署,加速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升級,推進光纖網絡擴容提速。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對于區位優勢的依賴越來越小,傳統以地理條件優劣的區位優勢開始轉變為以比拼營商環境和資本積累的區位優勢,地方政府的良好政策,大力扶持成為高新技術企業更青睞的指標。要認識到,當前高新技術企業向東部沿海地區集聚的原因不同于過去是為了臨近港口,而是為了東部沿海地區更開放的市場條件以及更親清的政企關系。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的公示》,深圳累計有16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僅次于北京、上海、寧波排名全國第四,同時,深圳企業在其他省市設立的子公司也入選“小巨人”,備受關注。實際上,“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對營商環境更加敏感,各地政府要用好發展窗口期,一是應優化服務,出臺專門的政策措施,加強政策的下沉力度,對“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開展動態服務。二是加強扶持力度,科學確定補貼額度,在稅費上給予適當優惠。當然,對于“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扶持也不能簡單停留在物質獎勵層面,應當從補貼激勵轉變為機會激勵,通過進一步促進企業間的合作以及加大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力度,為企業拓寬經營渠道,這樣才能在激發企業科技創新積極性的同時,切實解決企業難題。三是營造寬松的創新環境,要進一步降低相關行業門檻,鼓勵企業間的廣泛合作,輔助資本市場等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完善數據要素市場、技術要素市場等軟基建,鼓勵創新,優化創新人才引進機制,不斷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關鍵詞: 制造業 數智化升級 專精特新 數字經濟

專題新聞
  • 蘋果8價格現在是多少?蘋果8p為什么被稱為機皇?
  • 清明節休市嗎?港股和a股休市時間一樣嗎?
  •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警告美國政府 半導體產業包括哪些?
  • 聚美優品年銷售額多少億?聚美優品和唯品會關系如何?
  • 三公消費是什么意思?三公消費為啥不廢除?
  • 中國電信中簽號有哪些?中國電信上市股價會漲嗎?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