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由四川省大數據中心、省委網信辦、省發展和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數字四川創新大賽(2021)正式啟動。現場,一場數字四川創新發展院士研討會成為矚目焦點。包括干勇、譚建榮等在內的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張景安等4位國際歐亞科學院、日本工程院、歐洲科學院院士齊聚一堂,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政府建設兩個主題,為數字四川建設把脈支招。□趙榮昌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付真卿
數字經濟機遇在哪?
加快資源優勢轉化為資源價值
今年1月,四川正式發布了《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四川)建設工作方案》,提出力爭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超過2萬億元。2020年四川數字經濟規模預計已達1.6萬億元,要達到2萬億元的目標,四川應該如何著手?
院士們提出的路徑是“揚長”。“新材料是新經濟發展的新動能。”長期從事新材料產業研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認為,四川在石墨、稀土、天然氣、水能等新材料資源和能源資源方面優勢明顯。他建議,四川要“向上”多爭取國家戰略布局,“向下”則充分利用好資源優勢,加快在新能源汽車、永磁傳動系統等產業上有所布局和發展。
大數據是數字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主張,布局和發展大數據產業一定要結合行業和區域特色。他將目光瞄準到四川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軍民融合產業優勢,“四川擁有以三星堆、金沙為代表的悠久古蜀文化,同時又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要承載地,有諸多重工業產業布局。”譚建榮建議,要探索深層次融合路徑,將大數據應用到產業發展中。
“雙碳”目標背景下,調整非石化能源占比將成為一項重要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認為,“這是四川的機遇。”他分析,四川鋰資源儲量豐富,這對新能源的采集、傳送、儲存平臺建設和應用等都有價值和優勢。
此外,院士們一致認為,四川作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實驗區之一,已經在國家層面戰略布局“搶得先機”,“應該抓住機遇,加快形成全省乃至更大區域內具有一定程度的帶動力和示范效應。”
數字政府如何建好?
將數據變為政務服務和治理的資源
數字政府建設是數字四川、數字經濟建設的基石。通過數字政府建設,可以推動數字經濟、數字治理、數字民生的共同發展。第二場圓桌會議探討的主題就是如何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推進數字四川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認為,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政府如何借力工業人工智能是轉型新局、共育新機的基礎。他認為,這一過程講究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工程產品化的過程連續性。“這個政府參與和主導的過程,為很多企業、互聯網公司提供了機遇,也為地方政府發展數字經濟提供了機遇,從而形成政企良性發展。”
歐洲科學院院士張茂松從城市管理者角度,剖析了在建設數字政府、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實際工作中存在的難題,比如令人頭疼的“數據煙囪”問題。
“數據匯聚工作需要頂層設計,許多省系統匯聚了大量業務數據,在省級層面進行了最終匯聚,但數據不回流,難以共享使用。”張茂松建議,“打通政府內部間‘大數據’,破解‘數據孤島’,探索讓可開放的數據產生更多的價值效益。”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張景安結合疫情防控背景下線上教育、線上辦公等快速發展的現實案例,分析政府主導產業結構和工作生活模式創新。他認為,在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可以通過調整布局的方式來形成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從而形成新的產業競爭力。
“數據本身是生產資料,只有數據流通起來,才能發揮其價值,將生產資料變為生產要素。”日本工程院中國籍院士李頡說。此外,他認為要把數字政府建設好,很重要的前提是數據標準化和數據安全問題。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