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南沙新區縱深推進粵港澳合作 幫助大灣區實現新發展
2021-05-13 08:26:33來源: 經濟日報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廣州南沙區被定位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要求攜手港澳建設高水對外開放門戶、創新發展示范區、金融服務重要臺和優質生活圈。兩年來,南沙新區作為粵港澳合作發展三大臺之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不斷拓寬與港澳及周邊地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水持續提升。

廣州市南沙區發改局副局長王劍在“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進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網絡主題活動廣州南沙新區云座談會議上指出,南沙新區將從對外開放、創新發展、金融服務、優質生活四大方面著力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

實現高水高層次對外開放

構建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

王劍表示,南沙新區強化國際航運樞紐能級,將進一步優化港口功能布局,引導貨運功能向南沙港區集聚,建成南沙港四期、南沙港鐵路、南沙國際物流中心,推進國際通用碼頭、南沙港五期等項目建設,將南沙港區建成現代化綜合國際門戶樞紐港。

在深化港口資源和港航交流合作方面,南沙新區將深化與香港、深圳在航運服務等領域合作,探索與港澳共建大灣區航運要素交易中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航運功能重要承載區,另一方面推動與珠江口內及珠江西岸的港口資源整合,共建世界一流港口群。

在高水建設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方面,南沙新區將加快推進綜合保稅區建設,持續發展對外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建設大型設備進口全球基地、華南地區最大綜合型汽車進出口樞紐港、全國領先的跨境電商示范基地。

在深化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多領域合作方面,以南沙港鐵路建成為契機,開拓中歐貿易新路徑,加強與西部陸海新通道銜接,建設“一帶一路”多式聯運物流樞紐,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攜手港澳建立實體化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

在實施南沙綜合交通樞紐規劃(2020-2035年)方面,南沙將構建鐵路、航運、航空、公路“四位一體”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強化與廣州主城區、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快速連接,加快構建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

縱深推進粵港澳合作

共建創新發展示范區

南沙新區在不斷推進與港澳的合作,據王劍介紹,新區將重點推動“三個聯通”,第一是推動臺載體“硬聯通”,高水推進粵港深度合作園、粵澳合作葡語國家產業園建設,加快導入更多港澳優質產業資源;第二是推動規則機制“軟聯通”,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率先在口岸通關、金融互聯互通、科技創新、營商環境、法律服務、醫藥衛生等重點領域實現突破,打造內地與港澳規則相互銜接示范基地;第三是推動人員交流“心聯通”,完善便利港澳居民政策措施體系,深入實施港澳青年來穗發展“五樂”計劃,高標準規劃建設粵港澳青年創業就業試驗區,提供與港澳相銜接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環境。

除此之外,南沙新區還將加快建設核心區明珠科學園,打造大灣區綜合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具體來看,南沙新區將大力推進冷泉生態系統、高超聲速風洞、極端海洋科考設施、大洋鉆探船等重大科學裝置建設,建設一批前沿交叉研究臺,形成設施先進、學科交叉的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同時,加強南沙科學城與“光明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聯動發展,打造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

實施高水金融開放創新

建設金融服務重要

據了解,南沙新區自成立以來,按照國家、省、市、區的工作部署,金融業一手抓發展,一手抓創新,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開展,探索發展七大特色產業金融,推動多個金融服務重要臺項目落地,著力打造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取得階段成果。

王劍介紹,南沙新區將加快推動籌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港澳保險售后服務中心等重大臺。高水辦好廣州期貨交易所,加快集聚期貨業區域總部及倉儲、交割等功能的上下游機構,構建期貨現貨聯動發展交易市場體系。高標準建設南沙國際金融島,推進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國際風險投資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

同時南沙將著力發展航運金融、金融科技、融資租賃等服務實體經濟的特色金融,攜手港澳建設全球飛機租賃中心。做大做強廣州航運交易所,加快建設廣州航運交易結算中心。拓展自由貿易(FT)賬戶體系功能和應用,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

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

打造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示范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在教育、文化、旅游、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兩年來,粵港澳三地攜手合作,積極探索,為港澳同胞在內地學、生活、就業、創業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正加快形成。

王劍介紹,南沙將加快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等優質教育項目,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重點產業優化學科專業結構,開展與港澳校際教學教研合作交流。

醫療方面,南沙推進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南沙醫院等高水醫院建成投入使用,打造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區域醫療中心。

在人才方面,南沙積極落實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印發的《廣州南沙新區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實施方案》,深化人才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港澳人才專項支持計劃和海外高層次人才精準引進計劃,優化人才要素跨境跨區域配置,建立人才安居體系,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集聚新高地。

王劍表示,接下來,南沙將切實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廣深“雙城”聯動重大機遇,發揮粵港澳重大合作臺優勢,創新區域合作體制機制,深化與港澳高水全面合作,加強與周邊地區聯動發展,在區域協調發展中先行探路、引領示范。

關鍵詞: 粵港澳 大灣區 新發展 金融

專題新聞
  • 蘋果8價格現在是多少?蘋果8p為什么被稱為機皇?
  • 清明節休市嗎?港股和a股休市時間一樣嗎?
  •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警告美國政府 半導體產業包括哪些?
  • 聚美優品年銷售額多少億?聚美優品和唯品會關系如何?
  • 三公消費是什么意思?三公消費為啥不廢除?
  • 中國電信中簽號有哪些?中國電信上市股價會漲嗎?
熱點新聞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