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京津冀協同發展走過七年 一體化進程如何
2021-03-09 10:33:25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中關村創業大街上,咖啡香氣彌漫。多年來,國內外創業者、企業家、專家學者紛至沓來,一探眾多創新創業小苗從這里起步長成“獨角獸”的奧秘。中關村軟件園里,全國優秀人才集聚,數字經濟方興未艾,增長不靠“瓦片”靠“智力”,每平方公里產值高達千億元。

而今,在天津濱海、寶坻,在河北保定、曹妃甸,中關村的創新基因已如蒲公英般,源源不斷向京畿大地播撒。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發表了重要講話,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京津冀三地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相輔相成的新征程由此展開。

高鐵風馳電掣,路網四通八達,讓本就地緣相接、人緣相親的京津冀三地連接愈發緊密。然而,北京空間資源緊張,創新成果轉化腹地不足的難題待解,與津冀產業高效對接的體系亟待完善。

大戰略呼喚大擔當。七年來,中關村與津冀多地協同創新的步伐不斷提速,北京創新生態體系的強大輻射帶動作用日漸凸顯。

人才和服務來了,熟悉北京創新生態營造的掛職干部、有豐富科技園區運營經驗的專業團隊相繼進津入冀。各種資源對接通道來了,一場場線上線下交流會、云上對接會持續上演。企業和技術來了,有拓展市場、空間和示范應用等需求的高科技企業接踵而至。

更深層次的碰撞與融合,發生在思想觀念、創新機制上。

在保定,中關村在京外設立的首個創新中心揭牌儀式上,會場不再按慣例靠前設兩排領導席,參會的高新企業家代表被安排到最前排。重視人才、重視創新主體,政府部門俯下身來做“店小二”、“服務員”,這個來自中關村的新理念、新思路,隨著京津冀的深度聯姻,在津冀扎根生長。

將中關村創新基因“帶土移植”,絕不是只做招商引資,而是讓創新理念在當地形成氣候,使一個個創新中心、科技城真正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如今,一幅精心繪就的創新發展藍圖已在京畿大地徐徐鋪展。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掛牌以來累計注冊企業2000余家;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完成27個項目投資協議書的簽署,落地總投資額約163億元;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吸引包括中國信通院、中創燕園等近400家知名企業和機構注冊辦公,入駐企業累計研發投入超億元……

雄安新區,千年大計。去年11月,總辦公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雄安新區中關村企業集中辦公區揭牌。雄安雪迪龍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雄安東方雨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首批簽約入駐。

在雄安新區,塔吊林立晝夜不停。5G、無人駕駛、區塊鏈、環境科技等前沿技術從北京輻射輸入,滋養“未來之城”拔節生長。圍繞雄安新區節能環保、智慧建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需求,50余項中關村前沿技術梳理完成,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發展規劃正加速編制。

截至去年底,中關村企業累計在津冀地區設立了8816家分支機構,其中設立了3969家分公司和4847家子公司。北京輸出到津冀的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超1400億元,科技成果轉移“燈下黑”狀況明顯改善。

首都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2020)》顯示,以2013年至2018年時間段為例,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增長4倍多,三地合作專利數量增長近50%。

著眼于更廣闊的空間來謀劃未來,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這是習總書記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殷殷期盼。作為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源頭與引擎,中關村正在用飄向津冀大地的“創新因子”,對這個重大時代命題交出自己的答卷。

關鍵詞: 京津冀協同發展 一體化

專題新聞
  • 蘋果8價格現在是多少?蘋果8p為什么被稱為機皇?
  • 清明節休市嗎?港股和a股休市時間一樣嗎?
  •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警告美國政府 半導體產業包括哪些?
  • 聚美優品年銷售額多少億?聚美優品和唯品會關系如何?
  • 三公消費是什么意思?三公消費為啥不廢除?
  • 中國電信中簽號有哪些?中國電信上市股價會漲嗎?
熱點新聞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