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區塊鏈技術受重視 北京將納入“金融科技”發展規劃范疇
2020-08-19 15:30:19來源: 榮格財經

《北京市促進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8年~2022年)》

近日,中關村管委會、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發布消息,經市政府同意,聯合發布。該文件將區塊鏈技術納入北京“金融科技”發展規劃的范疇,提到具體規劃路徑上,將積極推動影響金融科技功能應用的底層技術發展,完善各類技術市場設施,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技術(移動互聯、物聯網)、分布式技術(云計算、區塊鏈)、安全技術(量子計算、生物識別、加密技術)等。

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布局要求,北京的金融科技發展需要遵循4個基本原則:

“首都特色、全國輻射、國內示范、國際標準”

1、堅持創新驅動,構造前瞻性、包容性、開放性的規劃引導機制,積極擁抱發展中的前沿技術,給予適當的政策支持與探索空間,以理性態度避免發展誤區;2、堅持合規安全,把握好發展速度與效率的平衡,避免粗放式擴張和泡沫積累,夯實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的基礎環節與要素,有效彌補行業發展中的短板。處理好科技創新與金融安全、個人數據與隱私保護的平衡,處理好創新與安全的邊界,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積極防范非系統性風險的積累,明確金融科技創新的紅線與負面清單,實現規范創新與安全創新。3、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產業鏈上各參與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的內在市場動力。4、堅持開放協同。深入研究全球金融與科技的創新趨勢,積極對標國外金融科技發展的領先城市,全面融入國家金融發展戰略,促進京津冀的資源有效協同,與國內外核心城市形成合作共贏。北京金融發展的目標是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金融科技創新與服務中心,加快推動形成的金融科技創新示范體系。具體包括5個目標:

積極推動分布式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推動以云計算、區塊鏈為代表的分布式技術發展

關于區塊鏈技術,《規劃》強調。鼓勵金融機構利用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加快產品和服務創新,加大金融機構在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上的部署,實現集約化、規模化與專業化發展,有效降低金融機構IT成本。

虛擬化技術、分布式技術、計算管理技術、云平臺技術、云安全技術在內的云計算共性技術研究應用

重點支持包括。持續提升超大規模分布式存儲、計算資源的管理效率和能效管理水平,推動“云安全”和容器、微內核、超融合等新型虛擬化技術發展,實現縱深演化。推動完善由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物理資源和虛擬資源組成的云計算基礎設施,鼓勵發展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綠色數據中心、高密機柜、超融合機柜、服務器定制化等。

支持區塊鏈技術的基礎層、中間協議層、應用服務層創新探索,支持區塊鏈技術在數字身份、信息存證、公證確權、可信驗證、流程溯源、城市管理、精準扶貧等領域的應用,審慎探索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監管與風控、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貿易金融、征信、保險、眾籌等金融領域的應用。

支持智能合約等多維度的區塊鏈技術研發,積極鼓勵下一代分布式技術的研究探索。重點支持技術領軍企業推動有國際影響力的開源組織建設,推動區塊鏈底層技術創新、產業應用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積極構建產業生態系統。

此外,在推動安全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方面,《規劃》提到了密碼技術的使用。著力推動以密碼技術、量子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為代表的安全技術發展。支持密碼技術在數字身份、身份驗證、欺詐管理、網絡安全、數據加密等領域的應用。大力支持基礎密碼技術,進階密碼技術等底層密碼技術的研究,推動國家商用密碼標準系列的進一步完善。支持量子技術在城市內部金融量子保密通信、異地數據加密傳輸等領域的應用。推動面向后量子時代的密碼技術研發,探索格密碼體制、多變量公鑰密碼體制和糾錯碼技術等抗量子攻擊特性的密碼技術,支持研究量子密鑰分配或者基于量子密鑰分配的密碼通信。

鼓勵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有效運用區塊鏈技術

北京金融科技的發展需要深入推動新技術應用于金融服務領域。

其中提到,應當打造面向中小微企業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體系。重點圍繞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探索應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大數據信息共享與信用評價系統,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擔保增信模式,開發有針對性的金融科技類服務產品,滿足企業融資需求,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鼓勵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有效運用區塊鏈等新技術,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

北京將大力支持金融科技應用于安全與監管領域。

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和生物識別技術,進一步推動身份認證在金融服務領域的應用。加快促進新技術在金融風險管控中的運用探索,不斷優化現有各類風控系統,收集更多線上線下數據、更有效地挖掘數據價值、提升業務決策效率、進一步提升數據偽造難度,更好地保障數據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隱私性。

鼓勵征信機構運用區塊鏈技術

在金融征信與社會信用服務方面,探索大數據時代的信用科技應用模式,拓寬和規范信用信息數據的采集機制,優化信用信息管理與評估評價模式,推動征信產品與服務的創新和完善。加快推動新技術應用于重點民生領域的信用體系發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信用建設,發展第三方征信服務。

鼓勵征信機構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完善征信體系服務模式。

規范公共信用信息的歸集、披露、使用和監督管理,打造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打破征信信息孤島,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金融科技企業接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促進信用數據共享。

積極促進金融科技應用于生活服務領域

1、智慧醫療

加快分期付款與醫療保險等金融服務創新,結合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實現醫療保險自動核保、智能理賠,助力降低居民醫療成本、優化醫療資源配置。

探索利用區塊鏈等新技術,保證藥品追溯數據的可信任性,改善醫藥行業協同效率。

2、智慧生活

探索運用區塊鏈、生物識別技術等,打造智慧政務服務體系,實現企業與居民網上辦事“一次認證、多點互聯”,提升城市管理和便民服務運營效率。

3、智慧社保

充分利用信息處理、客戶畫像、身份識別等金融科技手段,改善流程服務質量,提升社會保障、養老服務的運作效率。利用新技術提升特定人群的身份認證準確性和及時性,改善住房保障實施流程和效果;及時精準把握特定住房狀況,促進基于房屋財產的保險科技創新應用,有效服務于住房保障體系的完善。

附《北京市促進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8年-2022年)》的通知(節選)

總體目標

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金融科技創新與服務中心,加快推動金融科技行業主體、重大項目創新與發展,在推動金融科技服務于金融監管與安全、風險防范、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發展、城市治理、區域協同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首都特色、全國輻射、國內示范、國際標準”的金融科技創新示范體系。

力爭到2022年底,涌現5-10家國際知名的金融科技領軍企業,形成監管科技、智能金融等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創新集群,在金融服務、安全監管、生活服務和城市治理等領域開展10-15個金融科技重大示范應用項目,推動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發展,持續完善金融科技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不斷提升城市運行效率,為首都“四個中心”建設提供重要支撐,有效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

優化金融科技空間布局,形成協同發展格局

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結合金融科技產業發展基礎和重點區資源稟賦,打造形成“一區一核、多點支撐”的空間布局,支持金融科技企業在特定區域和樓宇聚集,加強全面監管,形成“各具特色、互動協同”的北京市金融科技發展格局。

圖:“一區一核、多點支撐”示意圖

(一)一區一核:建設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及核心區

1.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以西城區北展地區、德勝地區、廣安地區和海淀區北下關地區、中關村大街沿線區域為主體,建設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面積約15平方公里,聚焦金融安全與監管、支付清算服務、融資產品與服務、智能營銷與服務優化、身份認證、風控與反欺詐、智能投顧與智能投研、金融征信與社會信用服務等重點領域,支持相應金融科技企業在特定樓宇集聚。著力建設金融科技的創新業態和創新平臺,吸引培育一批技術研發和場景應用能力較強的金融科技企業,支持建設金融科技基礎設施,積極引進法律規范、信用評價、知識產權、人力資源、創業孵化等國內外知名專業服務機構以及金融科技頂尖研究機構、行業組織,形成布局清晰、功能明確、協同聯動的產業空間發展格局,適時爭取創建“國家金融科技創新試驗區”。

示范區發揮連接金融街、中關村科學城、麗澤金融商務區的區位優勢,促進金融要素與科技要素的深度融合,輻射帶動相關區域發展,致力于打造我國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發展示范高地和金融科技監管體系創新引領者。

圖:“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示意圖

2.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核心區:以西城區北展地區(原動批地區)、海淀區北下關地區和中關村大街沿線區域為主體,建設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核心區,選擇60萬平方米特定樓宇,重點聚焦監管科技、風險管理、金融安全和專業服務四個領域發展金融科技產業,建設金融科技監管實驗區。核心區發揮與金融街相接的區位優勢,與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相互呼應,構建科技資源為金融機構賦能、金融要素助力科技創新的良好格局。

圖:“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核心區”示意圖

(二)多點支撐:打造各具特色的金融科技創新與產業集群

1.金融科技底層技術創新集群。依托海淀區北清路沿線區域、四季青地區及五道口地區豐富的科技、智力、金融要素資源,重點發展金融科技底層技術,吸引持牌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子公司、互聯網企業金融科技子公司聚集,建設金融科技協同創新平臺、硬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重點培育和聚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生物識別等金融科技底層技術企業。2.銀行保險科技產業集群。在石景山區加快建設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聚焦產業核心區、輻射區和拓展區,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創新政策在銀行保險產業園先行先試。積極引導創新型銀行保險業態發展,聚焦銀行保險精準營銷、大數據精算定價、人工智能核算和管理等領域,吸引銀行保險機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以及為銀行保險機構提供軟件開發、大數據應用、云計算服務等新技術服務的領軍企業入駐,拓展前沿科技在銀行保險行業的應用與實踐,打造國家級銀行保險產業創新試驗區和銀行保險文化引領區。3.金融科技安全產業集群。依托房山區北京互聯網金融安全示范產業園,鼓勵金融科技安全核心技術研發,充分發揮科研院所與企業創新互為生態的聚集放大效應,著力布局金融安全相關網絡、芯片、交換系統、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重點發展合規科技,吸引數據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系統安全等方向的金融科技企業集聚發展,打造新安全的產業生態,推動金融科技安全技術在風險防范和金融機構合規領域的應用。規劃建設金融科技小鎮,搭建智能金融監管科技平臺,重點發展人工智能驅動的反欺詐、反洗錢業務,金融交易與經營狀況的合規排查,監管數據與企業上報數據的可信共享計算,數字金融資產登記合規系統,監管規則的數據與標準化,以及個人與企業征信穿透交叉系統等業態。4.財富管理產業集群。在通州區建設北京金融科技國際產業園,營造更加開放的投資環境,構建科技、金融等機構有機統一、互動發展,先進信息技術產業和高效金融資本流動相輔相成的金融科技生態圈,鼓勵金融機構拓展金融增值服務,在投資者分析、資產配置、風險計量方面加強研發創新,推進智能投顧、智能投研平臺的規范發展,吸引集聚一批資產管理、基金、信托、投資等財富管理類機構。

關鍵詞: 區塊鏈技術 金融科技

專題新聞
  • 蘋果8價格現在是多少?蘋果8p為什么被稱為機皇?
  • 清明節休市嗎?港股和a股休市時間一樣嗎?
  •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警告美國政府 半導體產業包括哪些?
  • 聚美優品年銷售額多少億?聚美優品和唯品會關系如何?
  • 三公消費是什么意思?三公消費為啥不廢除?
  • 中國電信中簽號有哪些?中國電信上市股價會漲嗎?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