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臺灣豬肉戰口蹄疫23年 島內大部分年輕人都不太想踏入這個行當
2019-07-03 10:04:41來源: 環球網

臺灣養豬產業去年7月1日起“拔針”(不施打疫苗),如今滿一年,臺當局希望島內豬肉能重新進軍國際市場。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日報道,臺灣自1997年爆發口蹄疫疫情以來,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1700億元新臺幣。如今口蹄疫拔針滿一年,“農委會”預計9月前會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提出申請,待明年5月OIE大會宣布,即可成為口蹄疫非疫區。“農委會”稱,下一個目標是短期內先讓島內豬肉百分之百自給自足,再推動出口外銷,“最近已有日本業者來臺尋求臺灣豬銷日可能性”。統計顯示,臺灣養豬戶最盛時曾有2.5萬家、養1069萬頭豬,年產值886億元新臺幣,占農業產值20%以上。其中每年外銷日本可達600億元新臺幣,即占了日本市場的一半;但爆發口蹄疫后,島內只剩7200多家養豬場、在養544萬頭,對養豬產業沖擊非常大。

島內一些輿論對當局的“雄心”并不太看好。臺《聯合晚報》援引相關分析稱,成為口蹄疫非疫區只是取得豬肉外銷的入場券,國際豬肉市場競爭激烈,臺灣豬肉要外銷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比如飼育環境、生物安全防疫,豬肉分切規格等,不是成為口蹄疫非疫區就可以外銷。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林榮信稱,臺灣豬肉想要重回市場,必須了解目標市場需求,同時還要做出品牌與肉品特色,產業鏈也必須提升。

做豬肉這行在臺灣很賺錢。據臺灣東森新聞網2日報道,“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臺30.7萬個攤販中以肉攤業者的營收最高,平均高達379萬元新臺幣,且每個月扣掉成本還有7.1萬元入袋,“吊打一般上班族”;水果攤販及菜攤販分列第二三名,平均一年的利潤也分別有64萬元和57萬元新臺幣。不過,干這行工作又熱又累,工時還長,從攤販平均年齡52歲就可以知道,島內大部分年輕人都不太想踏入這個行當。

關鍵詞: 豬肉 口蹄疫 國際市場

專題新聞
  • 蘋果8價格現在是多少?蘋果8p為什么被稱為機皇?
  • 清明節休市嗎?港股和a股休市時間一樣嗎?
  •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警告美國政府 半導體產業包括哪些?
  • 聚美優品年銷售額多少億?聚美優品和唯品會關系如何?
  • 三公消費是什么意思?三公消費為啥不廢除?
  • 中國電信中簽號有哪些?中國電信上市股價會漲嗎?
熱點新聞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