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廣東高考正式放榜。但放榜前,網上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質疑:今年以異地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轉入廣東并報名參加高考的1122名考生中,917名考生存在考號連續,或為“高考移民”。
事實真相究竟怎樣?廣東治理“高考移民”成效如何?6月23日,廣東省教育廳和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回應了“高考移民”熱點話題。
917名異地轉入連續考號考生是否為“高考移民”?
不是批量操作的“高考移民”
網貼推測,一般考生報考學業水平考試,是以學校班級為單位。考號相連則說明,或是一個集體“移民”到廣東參加高考。
“今年5月中旬,省教育考試院收到了相關舉報線索,進行了調查和核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經調查,所反映的917名考生實際為916人,有一行是表格標題行。2019年異地轉入學業水平考試成績916名考生中,包括深圳富源學校在內有23名考生此前已查實為高考移民,已經取消了在廣東省高考報名資格。
那么,為何2019年外省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轉入廣東的考生考號連續?
“外省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轉入廣東省的1122名考生中,有206名的考生號是不連續的,這是因為這些學生已在廣東報名參加了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部分科目的考試,已經取得了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考號。”該負責人表示,其他916名考生未在廣東省參加過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因此,沒有廣東省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考號,需要生成一個考號,便于管理。
該負責人介紹,為方便管理,在考生轉入廣東省后,由計算機按順序賦予這些考生學業水平考試考號,導致這些考生的學業水平考試的考號是連續的。但從這些考生對應的普通高考考號看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市和不同的學校,共涉及全省21個地市的297所學校。
廣東“高考移民”治理成效如何?
38名考生不符合報考條件
今年“五一節”前夕,深圳市富源學校發生涉“高考移民”事件,引起了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
隨后,廣東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做好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廣東省招生辦、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分別出臺《關于落實治理“高考移民”工作要求的通知》《關于做好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緊急通知》,嚴格治理“高考移民”。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全省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和考試招生機構嚴格按照治理“高考移民”要求,對全省以非廣東省(44開頭)身份證報考的考生和“高考移民”舉報郵箱等渠道收到的有效舉報線索進行了認真核查。
目前,全省共查處38名考生,其中深圳市32名、惠州市4名、韶關市2名。這些考生存在(戶籍)入戶資料造假、(學籍)人籍分離、在冊不在校等問題,不符合廣東省2019年高考報名條件,已取消了在廣東省的高考報考資格,并妥善協調安排回原戶籍所在地省份報名參加高考。
2019年外省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轉入廣東的考生中,有多少是“高考移民”?
該負責人表示,經查,1122名考生中(含網上反映的917名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從外省轉入我省的考生),有23名“高考移民”考生在上述38名已查處的考生中。
如何保持高壓態勢治理“高考移民”?
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有人還提出疑問,廣東如何保持高壓態勢治理“高考移民”?
廣東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省高度重視“高考移民”治理工作,成立了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采取一系列措施及時穩妥處置,開展了治理“高考移民”專項行動,進行全面核查,依法依規嚴厲打擊“高考移民”行為,確保高校考試招生公平公正。
下一步,廣東省將繼續保持對“高考移民”的高壓態勢,持續、深入開展治理“高考移民”行動,繼續開通“高考移民”舉報郵箱(zk01@eeagd.edu.cn),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
該負責人表示,廣東省教育廳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高中教育教學、高考報名以及戶籍管理,完善政策措施,強化高考報名資格條件審核,嚴格治理“高考移民”,切實維護教育公平,切實維護廣大考生合法權益。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