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造車新勢力接連毀約校招生 專家詳解新能源車企到底缺哪些人才
2022-06-09 08:18:00來源: 南方都市報

又到了一年高考季,高校及專業選擇隨之成為焦點。

從過往的人工智能,到近年火熱的新能源汽車,這些新興產業涉及的相關發展領域會成為高考生為將來更好地就業而會重點考慮的對象。

但進入今年一季度,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等造車新勢力相繼報出毀約新聞。

當前造車新勢力還缺人么?缺什么樣的人才?

近日,南都灣財社記者統計各家網站招聘信息及行業數據了解,與去年以來的搶人大戰,一眾造車新勢力廠商的招聘力度不再大開大合,而是開始精簡人員構成,將招聘重心放在復合型人才的招聘上。但這樣的人才,似乎并不那么好找。

行業數據顯示用人量激增,但實際用人情況或有變化

2021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有數據顯示,相關車企對于相關專業人才需求也隨之增長。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預測,預計到2025年智能電動車新增產值將達到8000億元,人才需求量將達9.2萬至11.6萬。

獵聘推出《2022Q1中高端人才就業趨勢大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電動汽車新發崗位的增長位居第二,為120.09%。其中,自動駕駛薪資為39.05萬元,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平均年薪為27.89萬元,

據BOSS直聘數據顯示,2021年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等新勢力企業招聘崗位數量、求職者關注熱度持續攀升。其中,自動駕駛研發、智能座艙設計、軟件工程師、銷售、用戶運營等崗位的需求同比增幅超過了1.8倍。

但到了今年一季度,一些新聞反映出了不同的情況。

5月19日,小鵬汽車毀約20多名校招生并提供5000元補償。隨后小鵬汽車向南都·灣財社記者最新表示,由于部分部門崗位調整與績效優化,確實涉及了少量應屆畢業生和相關員工的調整,會繼續溝通并妥善處理。

5月11日,有用戶在社交平臺透露,理想汽車在5月毀約了2022年畢業的校招生,其中不少人已經和理想汽車、學校簽署了三方協議,準備等著畢業答辯結束后入職。隨后,理想汽車也向南都灣財社記者應征相關情況,表示會妥善處理。

從過往公開信息可見,用人方面,造車新勢力愿意展現出積極的一面。比如去年“金九銀十”的招聘旺季,小鵬汽車推出了微綜藝《挑戰吧!新鵬友》,小鵬汽車CEO何小鵬親自下場與大學生交流并面試。

過往招人過猛?專家建議要用好,消化好

時隔半年,車企用人態度為何不同?

南都灣財社統計蔚小理造車新勢力官網了解,三家車企公開的招聘信息涉及的崗位主要集中在自動駕駛研發、生產制造、技術研發以及智能網聯數字化等相關方向,而且大多數崗位都面向本科以上學歷并設置了3年以上的工作年限,有的崗位還要求“重點大學碩士及以上學位”可投遞。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汽車分析師張翔表示,在傳統車企中,從普通實習生到總經理崗位,中間跨越了四五十個級別,上升通道非常狹窄。為此,造車新勢力或成為高校人才的選擇。

南都灣財社記者統計財報了解,截至2021年末,理想汽車員工總數增至11901人,較上年同期增加7720人,同比增加近185%;蔚來汽車員工總數增至15204人,較上年同期增加7441人,同比增加96%;小鵬員工總人數為13978人,較上年同期增加8714,同比增長171%。

“去年新勢力招人招得太狠了,吸收了從傳統車企、智能硬件車企以及零部件企業過來的各種人才”,有汽車行業協會的專家表示,換作以往,新勢力車企還有時間去慢慢消化與整合人才資源,但如今新勢力不僅面臨疫情對供應鏈的沖擊,還要面臨傳統車企電動化轉型的圍追堵截,無暇他顧,只能又開始降本提效了。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企業需要的是核心人才,需要的是“即插即用”的關鍵人才。同時,企業還需要在大量招聘人才后,有效地利用人才,使人才能夠穩定下來,防止出現大量招聘又大量解職的現象,給企業聲譽帶來消極影響。

相比應屆生,當前車企更喜歡有經驗的復合型人才

“行業并不缺人,缺的是核心人才”,有負責汽車招聘的獵頭表示,許多造車新勢力裁撤的都是邊緣或者替代性比較強的部門,對能夠融通傳統造車、IT以及通信技術的高端人才的招聘的需求仍十分旺盛。比如,被報道需要裁員10%的特斯拉也并未停止中國區的招聘。

張翔表示,“不缺人才”的說法只是相較于應屆生而言,因為在三年、四年前新能源汽車仍未興起,相關課程以及培養體系相對滯后,應屆生掌握的專業知識難以較快適應企業發展要求,加之,如今不僅僅是新勢力,傳統車企也在做新能源汽車,所以人才崗位缺口仍巨大。

威馬汽車CEO沈暉表示,對于人才的需求上,主要集中在智能美學、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三電領域。對應的專業缺口是:造型設計、車輛工程、軟件開發、數學算法、芯片設計與開發、自動化控制,自動駕駛、視覺感知等。

“汽車行業面臨的人才緊缺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整體 ‘人才池’" 不足的問題”,沈暉認為," 高薪搶人只能是左右互搏。最根本的辦法是從人才培養入手,擴大基數,革新基礎科學。"

不過,也有接近新勢力車企的消息人士表示,如今新能源汽車是電動化、智能化的綜合載體,涉及車輛制作、通信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諸多技術,企業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周期最起碼要個3-5年。

南都灣財社記者采訪了解,這類人才并非造車新勢力所需,傳統車企也同樣需要,招人也并非易事。

人車缺口巨大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只能找個折中的方法,從互聯網行業挖有志于造車的人才,又或者從傳統車企挖有志于技術融合創新的人才,慢慢磨合,提產增速,先給投資人一個交代。

對此,崔東樹表示,未來車企的招聘策略肯定會更加精準地去選擇人才,同時符合相關條件的人才需要獲得更多的企業內部培養,這樣才能獲得穩定的增長,從外面找人始終是短期的舉措,最終必須要建立自己符合企業文化的招聘與培養體系。

關鍵詞: 小鵬汽車毀約校招生 車企人才短缺 造車復合型人才 理想汽車毀約校招生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