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考證包過廣告層出不窮 當心技能證書的背后都是詐騙陷阱
2022-03-17 09:33:18來源: 紅網

近段時間以來,關于家庭教育指導師考證的廣告出現在不少網絡社交平臺上。據央視新聞記調查,一名自稱考證報名機構工作人員聲稱,此證由國家政策大力扶持,持證者就業前景十分可觀,并承諾“押題包過”。然而,這個機構人員口中含金量極高的證書并不是人社部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只是某些網站發放的培訓證書。(3月15日 央視網)

據統計,2021年7月到今年2月,全網有關家庭教育指導師輿情信息達到374632條。培訓機構夸大宣傳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所具有的作用,已然涉嫌違法。同時,“家庭教育指導師”輿情信息的龐大數量,也從側面反映出其受眾之多,總是不斷有人掉入培訓考假證的陷阱中。

前有教師資格證,后有注冊會計師,近年來“考證熱”不降反增,五花八門、或真或假的技能證書,隨之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不斷地學習進步無疑是好事一樁,然而考證大軍的首要動機大多不是為了積累能力,“考證熱”的背后是人們焦慮的心態。

據中青報調查統計,64.9%的人考技能證書是為了緩解職場壓力,給自己創造更多機會。無良培訓機構在人群中發現了“商機”,利用人們的就業焦慮和“證多不壓身”的心理,捏造出了“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健身教練職業資格證”“服裝收納師證”等不具有政府認定的假技能證書,并通過廣告宣傳散播焦慮,對“考證熱”來一把煽風點火。加之所謂的“押題包過”,不少人便被這冠冕堂皇的承諾撓得心癢癢。

但學習哪有一步到位的捷徑呢?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和試錯才是學習的正當路徑。若想偷懶而被商家口中的“高含金量”所忽悠,最終只會用高價換來一張“廢紙”,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事實上,證書無法給人帶來對未來的安全感,往往是“后路”越鋪越多,對“前路”就越迷茫。記者周軼君曾道:“焦慮的反義詞是具體。”對于未來就業的準備,最有效的是清晰的規劃和明確的方向。形成清晰的自我認知,擦亮雙眼避開“考證陷阱”,針對性地、腳踏實地地進行自我能力的提高,如此或許能夠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關鍵詞: 家庭教育指導師考證廣告 考證包過廣告 職業證陷阱 技能證書含金量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