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讓老百姓在產業發展中增收致富
2021-12-12 09:02:41來源: 中工網-工人日報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原標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貴州多舉措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引題)

讓老百姓在產業發展中增收致富(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豐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一年來,貴州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全省黨員干部“出列再入列”,腳踏實地加油干,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畫卷。

大數據成新路徑

修文縣龍場街道龍潭小區是貴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一,有1450名搬遷居民入住。在該縣易地扶貧搬遷智慧服務平臺的大數據分析中心,通過數據匯總與分析,累計完成搬遷情況、就業就學、社會保障情況等一目了然。

“平臺管理員對各項數據信息進行實時更新和管理,可以隨時掌握搬遷工作最新進程,精準把握搬遷工作中的難點,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提升工作效率。”龍潭居委會黨支部書記介紹,借助平臺,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搬遷群眾的創業、產業發展、技能培訓等后續扶持工作,鞏固搬遷成果,真正讓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致富。

陳維奎是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東風鎮拱橋村村民,由于肢體殘疾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兩個小孩都在上小學,家庭經濟困難。通過貴州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民政部門在了解到他家情況后,第一時間將其納入農村低保,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貴州搶抓大數據發展戰略機遇,充分運用“互聯網+”,依托全省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搭建了“省統籌、市縣督、鄉鎮核”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建立了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幫扶機制。

在“后扶貧時代”,大數據是貴州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路徑。貴州多措并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截至2021年10月底共識別監測對象42.32萬人,已消除返貧致貧風險41.89萬人。

結對幫扶不脫鉤

安順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木引鎮叢里村冗林壩區共種植200畝白菜,分別由叢里村和打金村兩個村級合作社種植。冬季來臨,面對銷售難題,貴陽市經開區黨工委通過結對幫扶,與該縣簽訂了“大市場”帶動幫扶協議助力白菜銷售,還積極推動在轄區大型商超、電商企業為紫云特色農業品開辟銷售區域,拓寬銷售渠道。

“4年多來,經開區累計投入幫扶資金7000余萬元,在紫云、羅甸等縣實施幫扶項目135個,完成減貧28822人任務。”貴陽市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劉學告訴記者。近年來,貴陽市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強化省會擔當、發揮省會優勢,深入全省脫貧攻堅任務最艱巨、最需要的地方,主動開展省內結對幫扶工作。

在鞏固脫貧攻堅工作中,貴州還積極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截至10月底,獲得廣東省財政援助資金33.43億元,啟動實施項目1105個,援建幫扶車間373個。實施“一縣一園”計劃,共建產業園78個,入駐企業139個。強化消費協作,幫助銷售貴州農特產品91.97億元,促進貴州10.25萬脫貧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推動40家中央單位投入幫扶資金6.97億元,實施項目364個。

此外,持續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貴州統籌財政專項資金50.5億元、金融信貸資金86.91億元用于安置點基礎設施補短板和產業發展;出臺《關于切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新增住房需求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快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在滿足搬遷群眾就醫、就學等公共服務需求的同時,推動養老服務、兒童托管、文娛服務等功能實現全覆蓋。

強化基層戰斗堡壘

在鞏固脫貧攻堅工作中,貴陽市、畢節市等地以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為抓手,不斷建強脫貧攻堅力量隊伍、農村基層戰斗堡壘,提升農村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走進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牛場鎮朵郎坪村,各家院壩、各條街道整潔干凈,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映入眼簾。然而在此之前,這里院壩沒人管、街道沒人掃,“臟亂差”成為當地的代名詞。“盡管村里的衛生環境讓大家苦不堪言,卻沒有人想辦法解決,都是各掃自家門前雪。”郎坪村干部羅海霞坦言。后來,牛場鎮針對部分行政村存在“村大、人多、寨子散”等特點,堅持將黨組織下沉到村民組,村子迅速有了轉變。

“組織部的督戰隊到村里,看完問完查完,才和我們見面。”12月8日,貴陽市花溪區高坡苗族鄉批林村第一書記王勇清楚地回憶起,去年市委和區委兩級組織部門的督戰隊已來過不下7次。

貴陽市圍繞市內鞏固脫貧成效、市外對口幫扶兩大任務,深入開展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雙線”掛牌督戰。對于敢啃“硬骨頭”的一線干部,全面落實脫貧攻堅一線干部待遇保障、關心關愛、安全防范等措施,按時發放駐村干部工作補貼,為每名駐村干部購買100萬元保額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此外,貴州還通過發揮基層組織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的戰斗堡壘作用,督促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建立“村社合一”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形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老百姓在產業發展中增收致富。

關鍵詞: 貴州 產業 脫貧 攻堅 扶貧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