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雙減”之下新東方體面退場 這才是行業龍頭該有的氣度
2021-11-09 09:42:16來源: 紅網

近日,俞敏洪在直播時稱新東方將停止最大業務,退租接近1500個教學點,保證如果企業倒閉后仍能支付學費退款和員工工資。(11月8日 北京商報網)

作為教培機構的頭部企業,新東方已經做好了倒閉的最壞打算,這不僅反映了創始人俞敏洪在“雙減”壓力下謀求出路的艱難,更折射出整個教培行業“寒冬”下的生存處境。自“雙減”政策出臺以來,教培職工的“失業潮”問題一直是社會陣痛。隨之而來的還有許多中小型培訓機構正處在破產倒閉的“懸崖”邊緣,而在這些企業中,能夠做到像新東方這樣償還所有之后再體面退場的寥寥無幾。那么“雙減”政策真的把這個行業逼到絕境了嗎?

“窮則變,變則通”,轉型或轉行,是當前擺在教培行業面前的一道選擇題。選好了,教培行業迎來的將是發展的新起點。近期,猿輔導宣布布局素質教育,推出“南瓜科學”;新東方也取消了K9教育培訓,發展成人教育和素質教育;學而思也推出了素質教育的新產品。這些資歷深、口碑好的大型機構紛紛投入轉型的探索之路中,對于中國整個教培行業的改革發展開了一個好頭。

實際上,“雙減”政策的出臺是資本過度涌入教育行業,導致教學本質異化的必然結果。資本的逐利性無法改變,而這與教育的事業性產生了矛盾。“考高分”“考名校”等功利性教學目的一度讓教培機構深陷“制造焦慮”的輿論漩渦中,因其偏離了教育以人為本的初衷而飽受爭議。而“雙減”政策帶來的教育之變,也給教培行業敲響了警鐘,盡管教育行業也逐漸市場化,但是教育教學“立德樹人”的本質不會變。因此,教培機構在轉型過程中,必須回歸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實現去資本化。

由于我國的教培行業發展歷程不長,并且也尚未進入完全成熟階段,在紅利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許多教培機構或企業,實際上存在著許多規范性問題。而“雙減”政策的出臺,恰恰對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提出了考驗,最先淘汰掉的一批教培機構,也符合市場競爭模式下優勝劣汰的法則。因此“轉行”的背后并不是無路可走,而是讓教培行業留下了一批更加成熟和強大的企業。

“雙減”政策帶來的社會陣痛是不可避免的,但教培行業要想取得長足發展,必須得邁過這一道坎。國家和政府對于政策下的“犧牲者”也不會撒手不管,近年來,各地紛紛出臺保障校外培訓機構人員就業工作的通知文件,幫助這一行業度過“寒冬”,熬過去以后,我國教培行業的發展將會登上更高的臺階。

關鍵詞: 雙減政策 新東方 體面退場 教培行業改革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