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引題)
中消協發聲:不能強制人臉識別禁止大數據殺熟(主題)
11月1日,《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消費提示:經營者要切實落實“告知-同意”規則,明示處理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不得過度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小區、經營場所不能強制業主或者消費者進行人臉識別;禁止“大數據殺熟”等行為。
非法收集與泄露事件層出不窮
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與已識別或者可識別的自然人有關的各種信息,不包括匿名化處理后的信息。個人信息一般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當前,人們在日常消費活動和其他社會活動中,不可避免地要將個人信息留存于各類經營者和組織機構。由于一些經營者對保護個人信息的責任意識不強、保護措施不足,加之受到利益的驅使,導致個人信息被非法收集、被泄露事件層出不窮,令人觸目驚心。
據介紹,中消協近年來在開展消費維權工作時發現,消費者反映比較突出的個人信息問題主要集中在手機APP過度索權、消費者個人信息被泄露、非法推送商業信息、“大數據殺熟”以及敏感個人信息的非法處理等方面。
例如,2019年2月,一家面部識別公司發生大規模數據泄露,680萬條包含個人姓名、身份證號碼、性別、家庭住址和照片等個人信息遭泄露;2020年5月,江蘇淮安警方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某銀行員工以每條80~100元的價格,將銀行卡使用人的身份信息、電話號碼、余額甚至交易記錄售賣謀利,涉及個人信息5萬余條;2021年央視3·15晚會驚曝多家知名商店安裝人臉識別攝像頭,海量人臉信息被收集,但卻沒有一個商家明確告知消費者,征得同意更是無從談起。
信息采集、處理須征得本人同意
中消協表示,經營者應當制定處理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規則,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公開個人信息處理規則,明示處理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任何組織、個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消費者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消費者個人信息。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應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保證消費者知情,并征得消費者本人同意。經營者不得采取一攬子授權、強制同意等方式處理消費者個人信息;未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不得向消費者推送商業信息。
除了提供產品或者服務所必需的個人信息,經營者不得以消費者不同意處理其個人信息或者撤回同意為由,拒絕提供產品或者服務。手機APP等不得因用戶不同意提供非必要個人信息,而拒絕用戶使用其基本功能的服務。
小區物業、經營場所將人臉識別作為出入的唯一驗證方式缺乏充分的必要性,也很難采取嚴格的保護措施,應當提供其他替代性的驗證方式供業主或者消費者自主選擇。經營者更不能為了商業目的非法收集消費者的人臉識別信息。
經營者不能利用自身掌握的消費者經濟狀況、消費習慣以及對價格的敏感程度等信息,對消費者在交易價格等方面實行歧視性的差別待遇,也不能在未獲得消費者授權的情況下通過用戶畫像來開展精準營銷。
中消協也提醒廣大消費者,為了讓《個人信息保護法》發揮更大實效,要認真學法、主動用法,養成“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習慣,對自己授權或者提供的個人信息進行持續跟蹤,注意銷毀帶有個人信息的單據和資料,主動拿起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國際商報記者 閻密)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