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今年IPO數量有望創新高 A股市場目前已適應常態化發行
2021-09-30 08:56:10來源: 北京商報

2021年IPO數量有望創出歷史新高,而股指走勢平穩,說明A股市場已經完全適應了IPO常態化發行,投資者也從心理上認可了打新獲利的“補貼”模式,而且新股的盈利效應也能吸引新投資者入場。

眾所周知,新股的盈利效應可以吸引新的投資者入市,如果趕上新股上市后股價能夠繼續走高,還能吸引炒新的投資者進入股市,所以新股的常態化發行能夠吸引新投資者入市,形成雙向擴容的良性循環。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新股發行對于二級市場投資者來說是有正收益的,投資者的持股市值是打新股的必要前提,所以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市值不僅僅能給投資者帶來上市公司的股息、紅利以及股價上漲的利差收益,還能讓投資者通過中簽獲得一二級市場的差價,這部分的收益是A股市場獨有的,同時也是只有保持新股常態化發行投資者才能享受到的。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新股的發行對二級市場的“抽血”壓力很小,真正的壓力要等到原始股東解禁時才會出現。不過等到了原始股東解禁的時候,投資者已經交易了新股一年時間,對于新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原始股東拼命減持股票,投資者也會有所警惕,最后原始股東的減持價格也不會很好;如果公司的業績和成長性讓投資者感到滿意,那么投資者是能夠承接住小非股東的減持的,至于控股股東,如果想要減持股票,也需要很好的市場環境和投資者承接力,此時投資者一定也是有所盈利的。

此外,新股發行常態化最大的意義在于能夠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讓一部分企業通過上市很好地獲得市場融資,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與此同時,新股的擴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A股市場的股票結構,讓A股市場的股票結構更加優化和合理。

不過,新股發行常態化過程中關鍵因素是新股的質量,如果新股都是優質資產,能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那么投資者并不會感到持股壓力。但如果新股上市后業績“閃電”變臉,會打擊投資者的持股信心,引發股市的“失血”。

從目前實行注冊制的角度看,新股的常態化發行也是必要的,假如暫停新股發行,勢必會引發新股積壓,這就不是注冊制,而且新股的積壓還會導致借殼上市抬頭,引發殼資源價格上漲,垃圾股被投資者追捧,這同樣也對A股長遠發展不利。

對于企業端,常態化的IPO讓有上市融資需求的企業能夠更為便捷地登陸資本市場,對整體經濟的發展都大有好處。而企業在上市融資之后,就能盡快完成募投項目,達成生產工藝的升級換代,或者企業產能的擴充,最終提升企業的經營業績,而后就能持續穩定地為投資者分紅,這對于企業和投資者都是很好的事情。

關鍵詞: IPO數量 常態化發行 A股市場 走勢平穩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