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五年穩居全國高新區前十,實現超常規、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開啟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近日,合肥高新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呂長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說,“十三五”時期,合肥高新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探索出“企業培育—產業促進—區域崛起”的“三螺旋”內生發展路徑,在“財富高新、和諧高新、美麗高新”建設中取得了決定性成就。
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
戰新產業成閃亮名片
“十三五”期間,合肥高新區交出一份亮眼的經濟成績單:經濟總量實現跨越式增長,GDP較“十二五”翻一番。
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01.3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687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1075.6億元、規上服務業營收49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0億元,分別是“十二五”末的2.18倍、2.08倍、2.12倍、1.94倍、3.4倍。市場主體達5.5萬家,是“十二五”末的3.9倍,自主培育上市企業32家,較“十二五”末增加12家,提升75%。2020年合肥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占合肥市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0.96%,全市經濟首位度顯著提升。
“十三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價值鏈制高點,成為高新區閃亮名片,令人印象深刻。戰新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十二五”末的50%提升至70%。
“十三五”期間,合肥高新區圍繞以智能經濟為代表的“1+4”新經濟形態培育,推動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網絡信息安全、量子信息等產業持續發展壯大。人工智能領域,獲批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智能語音先進制造業集群等,“中國聲谷”產業規模、企業數量雙雙破千,主要產品市場占有率達70%。網絡安全領域,獲批國家公共安全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安徽網絡與信息安全重大新興產業基地,“中國安全谷”榮獲全國首批“網絡安全創新應用示范”基地。集成電路領域,支撐合肥創建全國首家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國家首批集成電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占全市90%。生物醫藥領域,獲批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布局建設合肥離子醫學中心等高端平臺。量子信息領域,依托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等戰略平臺,推動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量領域科研尖端成果實現產業化,培育全國首家量子領域上市公司、量子領域潛在獨角獸企業。
創新水平全國一流
穩居國家第一方陣
堅定不移把創新作為最大的政策,下好創新“先手棋”。合肥高新區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十三五”時期,合肥高新區成為我國科技園區發展速度、質量雙高增長的典范,2019年高新區火炬綜合排名第6位,再次達到歷史新高,連續6年穩居國家高新區第一方陣,合肥高新區創新力、競爭力、影響力持續提升。
合肥高新區深耕原始創新,以解決重大科學問題,攻克變革性技術為主線,創新策源能力大幅提升。加速布局重大科研創新平臺。合肥高新區圍繞“2+8+N+3”體系,重點布局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以及未來網絡基礎設施、超導核聚變中心等一批大科學裝置,建設天地一體化網絡中心、離子醫學中心、人工智能創新平臺等交叉前沿研究平臺,建成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創新院、中科院工研院等重大協同創新平臺。搭建了“基礎科學-應用技術-產業化”的轉化橋梁,為推動跨學科、大協作、高強度的原始創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國際前沿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通過聚焦關鍵核心技術,著力突破“卡脖子”技術壁壘,在量子通信、穩態強磁場、腦科學、精準醫療等前沿領域,合肥高新區涌現出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等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合肥高新區堅持優化生態,創新創業活力迸發。著力構建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區”的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打造“互聯網+創業創新”服務平臺,開通政策通、合創券、雙創載體服務等應用,在線便捷高效滿足雙創企業需求。成立合肥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聯盟,引進騰訊、阿里、36氪等一系列國內外知名孵化載體。構建全鏈條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出臺全省首個支持和引導基金集聚發展專項政策,設計開發“青創資金”“創新貸”等十余個雙創金融產品,搭建科技金融信息服務平臺。推出“合創匯”雙創活動品牌,搭建資本項目路演、創業訓練營等交流對接平臺。與江浙滬共同簽訂長三角雙創示范基地聯盟雙創券通用通兌合作協議,促進長三角雙創服務一體化發展和資源共享。截至2020年年底,全區建成12家國家級眾創空間和10家國家級孵化器,孵化載體面積總計360萬平方米,共集聚股權投資基金200余支,投融資機構100余家,管理資金總規模達2000億元。
創新結出豐碩成果,合肥高新區科技創新成果從單點離散走向立體系統。量子科技領域,量子號實驗衛星、光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的關鍵研發環節完成,世界首臺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悟源”、中國首款量子計算機操作系統“司南”誕生于此。人工智能領域,科大訊飛在語音識別與合成、聲紋檢測等領域連續15年全球第一,類腦國家工程實驗室轉化的腦機接口技術在全國實現首例醫學應用,全球首套“核磁兼容型腦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樣機問世,華米科技成功研制全球首款融合人工智能和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智能芯片。集成電路領域,中電科38所成功研制單核運算性能最強數字信號處理器“魂芯2號”,全芯智造研制OPC和器件仿真技術填補中國半導體制造空白……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宜居高新迎面而來
“十三五”期間,合肥高新區在不斷實現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同時,實現了民生保障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同步跨越的局面,宜居高新迎面而來。
科技教育事業碩果累累。“十三五”期間,合肥高新區持續落實教育優先發展,充分發揮教育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引導教育優先布局、帶動招商及其他基礎設施項目,在組織領導、發展規劃、資源保障上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地位,實現基礎教育事業的“騰飛”。大力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科學調整中小學、幼兒園布點規劃,實施教育集團化辦學,提升中小學辦學品質。據悉,目前新建改建中小學、幼兒園項目共28個,總投資30多億元,已形成“民辦-普惠-公辦”的學前教育格局。
2019年以來,合肥高新區與合肥六中合作開辦合肥高新創新實驗中學,引入中國科大附中舉辦中國科大附中高新中學;全省唯一一所加拿大外籍人員子女國際學校(中加學校)知名度全面提升;社區教育、特殊教育等各類“公平教育”也齊頭并進……
衛生健康共享民生紅利。從第一所社區醫院在合肥高新區開診,到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分院、合肥離子醫學中心、省國際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等高端醫療資源紛至沓來,“十三五”期間,合肥高新區的醫療衛生事業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式“蝶變”。
近年來,合肥高新區一直致力于打造多層級、優質化、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體系。目前,在合肥高新區以三甲大型醫療機構為核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骨干節點、專科醫院及門診部、診所為補充的三級診療體系,“15分鐘”醫療健康服務網絡已經初具雛形。
合肥高新區基層醫療服務也在不斷提質增效,興園、長寧、江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永和、楊林社區衛生站相繼投入使用。全區引入知名專家團隊,設立2個“名醫工作室”,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面落實國家醫保惠民政策,努力實現城鄉居民醫保“應保盡保”的目標,近年來,合肥高新區參保人數大幅提升,2020年完成參保任務123.88%,創歷史繳費人數新高。
文體旅游事業后浪奔涌。過去5年,合肥高新區完成國際人才城等7個城市閱讀空間建設工作,以及1個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創建工作。近年來,合肥高新區高度重視體育工作,大力加強體育設施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著力提升競技體育水平,曾先后兩次獲“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處處散發著運動魅力的合肥高新區,讓越來越多的市民享受到體育帶來的健康和快樂。體育公園、全民健身廣場、智慧健身步道等健身場所設施遍布其間,目前已建成國家級體育公園1處、各式足球場8處、全民健身苑62處、籠式多功能健身場5處、游泳場館1個、社區體育俱樂部5處。
加快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構建“自動監測、在線監測、人工監測”多位一體的全域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園區水域水質標準均在Ⅲ類以上,空氣質量全市最優。“生態綠肺”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與柏堰湖、王咀湖交相輝映,園區綠化覆蓋率已達49.77%。另外,積極倡導全民綠色低碳生活,在低碳行動上做“加法”。合肥高新區重點加強步行、騎行與地鐵站、公交站的無縫銜接,高標準高品質建設和改造了一批城市慢行道、慢行設施等,打造“15分鐘低碳生活圈”,實現1公里之內步行,3公里之內騎行,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目標。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