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藍圖出爐 強化國內知識產權保護
2021-09-26 14:05:03來源: 南方都市報

頂層設計出爐,未來15年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藍圖已繪就。

據新華社9月22日報道,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部署“建設支撐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激勵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市場運行機制”等六方面的重點任務。

《綱要》發布。

《綱要》提出分階段實現發展目標:到2025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競爭力躋身世界前列,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基本建成。

有知產專家告訴南都記者,《綱要》的亮點在于強調要從追求知識產權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同時因應未來發展,回應了數據、算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帶來的挑戰。

實施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為推動高質量發展

2008年,國務院印發《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明確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

經過十余年發展,國內知識產權保護取得明顯進步。今年9月20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排名由2013年的第35位升至2021年的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

多位專家表示,《綱要》是對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延續與發展,要求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

長期從事知識產權業務的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馬東曉告訴南都記者,過去十多年,國內知產的數量增長迅速,比如專利申請量已位居全球第一,但科技成果轉化仍是很大問題。類似垃圾專利、商標搶注等現象背后反映了知識產權的質量仍需提升。

他認為,“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強化知識產權運用被提到新的高度。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綱要》從強調知識產權數量向強調質量轉變。”

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周圍進一步指出,《綱要》指引了我國搶抓未來15年知識產權戰略機遇期的目標和任務。在此15年期間,中國需要面臨來自國內外的雙重壓力。一方面來自外部競爭的壓力,包括科技、貿易和市場等多維度的擠壓;另一方面則來自國內經濟成長的瓶頸突破壓力。

“破解雙重挑戰的關鍵舉措就是‘高質量發展’,特別是通過知識產權體系建設實現高質量的創新發展。”周圍說。

南都記者注意到,《綱要》在戰略背景中提到,進入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知識產權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顯。實施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到2035年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件

針對發展目標,《綱要》明確到2025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社會滿意度達到并保持較高水平,知識產權市場價值進一步凸顯,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

在預期性指標方面,《綱要》提出到2025年,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3%,版權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5%,知識產權使用費年進出口總額達到3500億元,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件。

南都記者注意到,要實現這些指標已具備一定基礎。2021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與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11.46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11.6%。在版權方面,2019年中國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為7.32萬億元人民幣,占GDP的比重為7.39%。

今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國新辦的一次發布會上提到,“十三五”期間,中國知識產權使用費出口額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0年達到86.8億美元,年均增長51.6%。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額由848.5億元提高到2180億元。

此外南都記者發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已明確指出,到2025年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件。這一指標為首次設定,替換了“十二五”“十三五”期間的“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指標。據申長雨介紹,這將有力推動實現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

至于到2035年,《綱要》設定的發展目標為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競爭力躋身世界前列,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基本建成。

規制知識產權濫用行為,關注與競爭法銜接問題

為實現上述發展目標,《綱要》明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六大方面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建設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知識產權制度”“建設支撐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激勵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市場運行機制”“建設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等。

在法律制度建設方面,《綱要》要求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立法,還專門提出要構建響應及時、保護合理的新興領域和特定領域知識產權規則體系。

周圍告訴南都記者,新技術的突破已成為產業加速發展的內在動力,以新技術催生新產品、培育新產業、開拓新市場成為新時期國際競爭的鮮明特點。而生物、物理和數字技術的融合發展深刻地改變著知識產權制度環境及競爭格局,這對現有的知識產權制度帶來了極大挑戰。

為回應新技術帶來的挑戰,《綱要》明確探索完善互聯網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研究構建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完善開源知識產權和法律體系。研究完善算法、商業方法、人工智能產出物知識產權保護規則。

同時《綱要》提到,要適應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需要,依法及時推動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立改廢釋,適時擴大保護客體范圍,提高保護標準,全面建立并實施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損害賠償力度。

在強調保護知識產權的同時,《綱要》也關注到濫用知識產權的問題。其中明確制定修改強化商業秘密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完善規制知識產權濫用行為的法律制度以及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等領域立法。

據南都記者了解,濫用知識產權行為包括權利人在行使知識產權過程中超出法律規定的范圍,或者不合理地限制市場正常競爭。如果經營者出現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將受《反壟斷法》規制。

馬東曉告訴南都記者,知識產權本質上是一種壟斷性權利,比如專利是以公開來換取壟斷。如何平衡兩者的關系——既保護知識產權、鼓勵創新,又防止出現濫用權利損害市場公平競爭的情況,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相關規定。

關鍵詞: 知識產權強國 知識產權保護 優化營商環境 體系建設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澳晡秲骸? /></a></li>
                                                    <li><a href=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