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資本紛紛加碼面食賽道 中國拉面比日式拉面更受寵
2021-09-18 14:49:39來源: 財經網

一場“冰與火之歌”,在面食賽道開演了。

今夏,紅杉中國、金沙江創投、源碼資本等業內有頭有臉的VC爭搶砸錢進入面食賽道。資本將面食細分賽道捧得火熱,新面食品牌在資本的加持下,風生水起。

與這份熱鬧迥然不同的是,老品牌味千拉面則顯得格外落寞。截至9月14日,公司股價只有1.37港元,市值不足15億港元,與2011年最高時超百億港元的市值相比,更顯黯然。

圖片來源:雪球截圖

在其8月23日公布的中期業績公告中,盡管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扭虧為盈,但比營收更值得注意的是,味千拉面沒有停止閉店的腳步。財經網產經梳理其財報發現,2018年到2021年中期,集團合共擁有餐廳766間、799間、722間以及707間。在近一年半的時間里,門店數量猛縮水92間。

新式拉面與味千拉面的境遇之懸殊,或許在線下體現的更為淋漓盡致。在北京悠唐購物中心,味千拉面曾比鄰和府撈面,但狹路相逢幾年后,味千拉面率先黯然關店離場,而和府撈面在工作日的中午仍需排隊就餐。

曾經的網紅餐廳,日式拉面的代表者味千拉面,正品嘗著品牌老化、創新乏力、競爭潰敗帶來的一系列苦果。

然而,雖然新拉面品牌如今正在風口,但味千拉面的境遇,卻值得所有面食新品牌反思、警惕。當浪潮退去,資本撤離后,品牌若想仍保持生機,就必須從品牌維護、產品標準化、持續創新等方面建立長期競爭壁壘。

中國面條受寵

今年7月,連鎖餐飲品牌“和府撈面”完成了近8億元的E輪融資,其市值預估在40億到70億之間;同月,剛在3月拿到一輪融資的“遇見小面”,再次完成超過一億元的融資;7月15日,連鎖快餐品牌“五爺拌面”也宣布獲得了高瓴創投的A+輪融資,而其A輪融資,發生在20多天前。

真金白銀喧鬧著流向了中國人古老的面條生意上。

圖片來源:財經網產經制圖

財經網產經觀察發現,資本追逐的面食品牌,普遍產品sku豐富,口味面較廣。以五爺拌面為例,其定位更像是一個“面食平臺”,從炸醬面到涼拌面、蔥油拌面以及牛肉湯面、雞絲湯面,口味的地域跨度非常廣。

其次,這些品牌在整體裝修上與街邊的臟亂差截然不同。品牌在空間的打造上,更偏向于可以說話聊天的“第三空間”。以和府撈面為例,財經網產經觀察其北京悠唐門店發現,其整體韻味比較濃,與傳統面條店速食即走不同,三兩成群結伴談話的場景隨處可見。

此外,和府撈面方面告訴財經網產經,現在和府撈面有主打“書房養心面”的和府撈面,以及財神面、和小面小酒三個系列。

裝修好,產品花樣多,就直接導致了價格的水漲船高。新式拉面品牌的客單價普遍在30-50元之間浮動。財經網產經觀察和府撈面北京悠唐購物中心門店發現,價格在30元以下的只有土雞湯筍衣面這一種。其他面食品牌的客單價,也都不復此前的低價,財經網產經在另一家連鎖面食店趙崽兒川式面品發現,價格最低的一款面也要22元。

圖片來源:財經網產經攝

財經網產經就價格問題咨詢了艾媒咨詢集團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他表示,一碗拉面三四十的定價,背后包括了裝修環境、產品選擇多樣化、甚至配料等等多種因素,但確實是有點虛高了。未來,合理定價、迎合更多的消費者,也會是面食賽道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事實上,相比一碗面,資本更為看重的是面食背后的生意經。

中國人愛吃面食,這是刻在基因里的文化。南北差異雖存在,但也正是地域文化的不同,造就了豐富的地方特色面食,其獨特的口味吸引著消費者。艾媒數據中心的調查顯示,有42.1%的消費者,在兩到三天內就會食用一次面食。與其他食物相比,面食符合國人的味覺審美,受眾相對較廣,是一種“剛需”存在。

其次,面食類產品容易實現工業標準化生產、容易擴張。已在餐飲行業工作了十年之久的洛溪告訴財經網產經,面食賽道只要在產品和培訓體系上做好,就可做到快速復制。

比如,針對于產品要做到工廠化。即將面條批量化生產并進行冷凍保存,在產品研發上要注重口感/易儲存等特點。在口味研發上要統一實現醬料包,確保同一碗面口味統一。在培訓體系端,產品需要工業化統一標準,之后,要將標準化、流程化的體系標準,有針對性地對員工進行培訓。標準化就相當于給了員工一把尺子。只要認真貫徹標準化和流程化,配合工業食材(面/料包)就可以無限復制。

只有先做到工業化和標準化的生產,再借力資本進行規?;氖袌鰯U張,生意才有做大做強的可能。

對于資本熱捧面食賽道的現象,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財經網產經分析稱,從資本的角度來說,隨著大眾消費思維及消費行為的變化,面食細分賽道得到了很好的加持。再加上現在的消費者喜歡新奇的東西,這樣的消費思維已經根深蒂固了,這就導致像拉面、重慶小面都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高增長節點。

長達十年的“淘汰之路”

然而,當面食迎來了一個好時代,新式面食品牌得寵時,老牌拉面品牌味千拉面的處境,卻顯得有點尷尬。

財經網產經在一個周四的飯點走訪了味千拉面世貿天階店,從晚上6點半到8點,共計約有14名顧客前來用餐。大多數時候,門店一直處于店員比顧客多的狀態。

圖片來源:財經網產經攝

線下的遇冷也體現在了財報上,財經網產經梳理其財報發現,從2018到2020年,味千拉面的公司股東應占溢利分別為5.5億元、1.56億元、-7786.8萬元,持續的下滑態勢明顯。疫情顯然也無法成為其業績下滑的全部借口。

朱丹蓬對財經網產經分析稱,味千拉面沒有跟得上消費升級的節奏、反而在面食賽道競爭加劇的情況下,逐步被遠離了主流消費人群與消費市場。

味千拉面不是沒有紅過。

對于潘慰和味千拉面來說,2011年之前是最好的時代。2007年,中國內地味千拉面的門店數量超過了100家后,味千(中國)成功登陸了港交所,一時風光無限。之后,業績也穩步上升,還在2010年年報中立志在未來三年內,餐廳總數達到1000家。

對于那個時代的消費者來說,味千拉面是靠著“日式拉面”的濾鏡、與眾不同的口味,征服了自己。

網友常炸毛在微博上分享稱:“高中時候看金莎那個偶像劇,劇情不記得了,就記得保劍鋒和那個女老師常常去吃味千拉面。當時我家那里沒有味千拉面只有三塊錢一碗的蘭州拉面,把我饞的啊,就想吃味千拉面,高考完去上海玩看見味千拉面趕緊沖進去,一個人一口氣吃了兩碗。”

另一位1993年出生的女性消費者向財經網產經分享了她第一次吃味千拉面的感受:“第一次吃味千拉面是2010年的時候,第一感受就是蠻貴的,一碗拉面就要將近30,其次就是‘新奇’,之前沒見過這樣的拉面,也挺好吃的。”

味千拉面就如“初代流量”,它受到的追捧,和現在的新面食品牌相比,有過之無不及。

正當紅時,味千拉面也高喊出了“一碗湯的鈣質含量更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類的數十倍。”將自己的湯作為賣點。

但誰可曾料到,順風順水的味千拉面第一次遭到重錘,也是因為這碗湯。2011年7月,味千拉面被爆出號稱純豬骨熬制的湯底是用濃縮液勾兌的,消息被證實后重挫了味千拉面的股價,3日縮水超15億港元,味千拉面的品牌形象也遭遇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危機。

其在2011年年報中提到,“雖然骨湯事件的風波已經過去,但其影響還遠沒有消退”,2011年集團凈利潤達到約港幣3.66億元,同比下降21.9%。本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約為港幣3.5億元,同比下降21.8%。

虛假宣傳事件雖平息,但從2011年開始,味千拉面的路日益坎坷且崎嶇了。

味千拉面曾試圖將對外投資當成一根救命稻草,但投資百度外賣讓味千中國在2017年公司股東應占虧損4.87億元。據媒體報道,潘慰稱虧損原因在于餓了么僅花費8億元就收購了百度外賣,直接導致味千拉面作為投資方受到了損失。她還表示,此后不會再投資外賣平臺。

2020年,味千再次受到所投資的蛋制品加工企業江蘇鴻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拖累,在年報中,明確指出“本公司董事認為投資的可收回性甚微 。因此確認減值虧損人民幣6130.6萬元 。”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在味千拉面工作了10年之久的前首席財務官劉家豪涉嫌挪用公司公款,在7年間以可擦式原子筆擅改180張公司支票,不當盜取公司約2600萬港元。劉家豪的動機則是,因為患有抑郁癥才用公司公款狂買奢侈品。

步步失利,丑聞纏身。然而,真正將味千拉面推到焦灼邊緣的是,消費者不愛了。

“膩了”是大眾不再愛味千拉面的最大理由。作為味千拉面曾經的粉絲,前文提到的微博用戶常炸毛,現在瀏覽外賣,看見味千拉面時,只會迅速劃過。她對財經網產經表示:“好吃的太多了,輪不上味千拉面了”。

此外,財經網產經觀察發現,在社交平臺上,對味千的差評主要集中在口味一般、咸、性價比不高等方面。有匿名網友在大眾點評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面的水準不值那么高的價格,味千真的已成過去式了。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財經網產經分析稱,味千拉面整體還處于1.0時代,但現在中國整體的面食細分已經接近進入3.0時代了。味千拉面跟不上整個消費升級的節奏,也不能夠匹配新生代對于面食的核心訴求。在品牌、供應鏈、消費場景和產品方面,都存在老化的趨勢。

時代在向前,消費需求也千變萬化,但縱觀中國整個面食市場,味千拉面在同類型的日本拉面中,并無深厚的競爭壁壘,其引以為傲的湯底,也已“泯然眾人矣”;而與現在的新面食品牌相比,味千拉面的革新不夠,產品SKU較為普通,消費端平平無奇,但矛盾的是,整體客單價卻居高不下?;ǜ邇r買普通面條,性價比實在是低,也不難理解消費者的厭倦。

結語

味千拉面如今的境遇,其實值得所有新面食品牌作為警醒和反思的案例,因為,新式面食品牌很有可能步了味千的后塵。

甚至,風頭正盛的現在,一些品牌的步子就頻出差錯。

一位在東直門附近上班的消費者告訴財經網產經,雖然遇見小面的燒烤很好吃,但感覺面食外賣的品控不是很穩定。而和府撈面此前就曾被爆出店內出現死老鼠、店員淡定將其撿起,直接從出餐口丟出去,引起消費者用餐不適的新聞。

資本大潮隨時會撤退,消費者口味千變萬化,商業世界向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新面食品牌不妨從現在開始懷著長期主義的眼光,在品牌維護、產品升級方面堅守長期主義,緊跟消費者千變萬化的需求,路或許才會走得更穩更遠。

關鍵詞: 面食賽道 中國拉面 日式拉面 味千拉面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