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艾美疫苗再度遞表上市 第三次闖關能夠成功嗎?
2021-09-16 09:15:07來源: 北京商報

被港股發回后再遞表,艾美疫苗上市決心堅決。9月15日,記者從港交所了解到,艾美疫苗再次遞交上市申請。根據該公司計劃,上市募資將用于推進新冠疫苗等在研產品的研發以及持續豐富疫苗研發管線,以及為公司未來兩到五年推出的新疫苗產品建設新生產設施等。

招股書稱,艾美疫苗于2020年取得了約6000萬劑的批簽發量,是中國僅次于中國生物的第二大疫苗制造企業,旗下擁有8種商業化疫苗產品,覆蓋了6種最常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包括狂犬病、乙型肝炎、甲型肝炎、腮腺炎、腎綜合征出血熱及腦膜炎球菌病。此外,艾美疫苗目前尚有針對13種疾病領域的23個在研疫苗,包括COVID-19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2020年,艾美疫苗總收益分別為11.1億元、9.51億元、16.4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01億元、1.2億元和4億元。

自去年起,艾美疫苗意向上市,但上市進程一波三折。2020年12月,艾美疫苗與中信建投簽訂上市輔導協議,擬登陸科創板。隨后半年沒有進展,今年6月,艾美疫苗終止了上市輔導協議,轉道港交所。

不過,7月15日,艾美疫苗上市申請被港交所發回。所謂“被發回”是港交所從2014年開始實施的考核制度,若新上市申請不能通過初檢,港交所將退回其上市申請。

港交所并未披露艾美疫苗IPO申請被駁回的具體原因。針對公司上市申請被駁回的原因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系了艾美疫苗方面,但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獨立經濟學家、財經評論員王赤坤表示,科創板已有眾多企業排隊上市,科創板對實際過會的企業要求提高,這或是艾美疫苗從科創板轉向港交所上市的原因。據悉,今年以來,科創板對企業研發屬性要求日趨嚴格,一批企業主動撤回了申報材料。

雖然號稱“國內最大的全產業鏈民營疫苗公司”,但在這條全產業鏈下,艾美疫苗目前主營增收還是依靠著兩款人用狂犬病疫苗及重組乙型肝炎疫苗。2018-2020年,人用狂犬病疫苗及重組乙型肝炎疫苗兩者合計占總收入比重的83.6%、84.2%及90.2%,逐年攀升。

具體來看,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艾美疫苗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總收益分別為7.28億元、4.46億元、10.72億元、4.04億元,占艾美疫苗總收入為65.6%、46.9%、65.5%和60.1%。同期乙肝疫苗總收益分別為2億元、3.55億元、4.04億元、2.18億元,占比艾美疫苗總收入分別為18%、37.3%、24.7%和32.5%。

狂犬病疫苗在為艾美疫苗帶來可觀營收的同時,市場競爭激烈也不容忽視。據悉,國內市場至少有8家疫苗制造商提供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而按2020年批簽發量計,最大的供應商占整體市場約47%。占據第一的供應商則是剛獲科創板IPO注冊的成大生物。另據灼識咨詢資料,其他公司正在開發的至少10款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Vero細胞)處于III期臨床試驗或更晚的階段。

一邊是老產品的激烈競爭,另一邊則是新產品的乏力。目前,艾美疫苗共有23條在研管線,只有3條進入臨床I期,剩下大多處于臨床前。以艾美著重研發的COVID-19疫苗為例,除了mRNA新冠疫苗進入臨床I期,剩下3種尚處于臨床前。在此前,中國生物、北京科興及康希諾生物的新冠疫苗早已面世。復星醫藥“復必泰”mRNA新冠疫苗上市在即,沃森生物和艾博生物共同研發的國產mRNA疫苗目前處于臨床III期階段。

王赤坤認為,艾美疫苗的營收過度依賴狂犬病疫苗和乙肝疫苗,科創屬性較差,實際操作很難在科創板上市成功。現階段艾美疫苗老產品市場競爭激烈,行業紅利消失,增量非常有限,已是存量市場,新產品尚多處臨床階段,預期并不明朗,艾美疫苗通過上市,一方面建立戰略防線,同時通過資本市場增加資金實力,避免青黃不接,解決經營市場戰略升級問題。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新品研發的競爭確實會帶來壓力,這需要資金的投入轉向新的產品線研發,如果沒有資金的投入,差距可能會更大。

關鍵詞: 艾美疫苗 產品研發 新生產設施 招股書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