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廣州金融業新規劃出爐 創建數字金融標桿城市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2021-09-03 14:03:34來源: 南方都市報

9月3日,廣州市就《廣州市金融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召開新聞發布會,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對《規劃》進行解讀。

會上指出,“十四五”時期廣州金融發展總體定位可以概括為建設“三中心、一標桿、一高地”。包括高標準打造風險管理中心、面向全球的財富管理中心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化金融資源配置中心;支持廣州推進數字金融創新發展,創建數字金融標桿城市;建設引領全國、影響全球的綠色金融創新發展高地。

《規劃》還提出了未來五年的廣州金融發展目標。到2025年,廣州市全市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9.5%;金融業總資產突破11萬億元;法人金融機構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金融業稅收收入達700億元;金融交易平臺輻射力明顯提升,打造1—2個全國性的交易平臺;培育1—2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持牌金融控股集團公司。

首次提出建設“三中心、一標桿、一高地”

據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邱億通在發布會上介紹,“三中心”即高標準建設廣州期貨交易所,發展完整的期貨產業鏈,吸引全球投資者和各類企業廣泛參與,探索形成國際標準,打造風險管理中心。加快推進金融高端集聚功能區建設,匯集機構、人才、業務和資金,建設面向全球的財富管理中心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化金融資源配置中心。

“一標桿”即支持廣州推進數字金融創新發展,創建數字金融標桿城市。

“一高地”即以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為核心,加快完善綠色金融機構體系、創新綠色金融服務產品、拓寬綠色融資渠道,建設引領全國、影響全球的綠色金融創新發展高地。

目標金融業總資產突破11萬億,打造全國性交易平臺

邱億通介紹稱,按照“三中心、一標桿、一高地”的發展定位,《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廣州金融業發展主要目標,包括總體目標和行業目標。

“深入總結評估‘十三五’規劃的基礎上,我們針對金融業增加值占比、金融業總資產、金融業稅收收入、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保費收入等核心指標進行了認真測算,”邱億通表示,“廣州金融的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金融綜合實力明顯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全市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9.5%;金融業總資產突破11萬億元;法人金融機構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金融業稅收收入達700億元;金融交易平臺輻射力明顯提升,打造1—2個全國性的交易平臺;培育1—2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持牌金融控股集團公司。”

在此基礎上,《規劃》還區分銀行業、保險業、證券基金期貨業、地方金融業四個行業設置了12個指標。其中銀行機構總資產達到9.6萬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達到9萬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達到7萬億元;保險業金融機構數達到115家,年保費收入達到1800億元,保險深度大于6%,保險密度大于10000元/人;掛牌上市公司(含新三板)達到800家,培育市場規模和競爭力居同行業前列的證券、基金、期貨法人金融機構6家,直接融資比重達到25%,綠色債券累計發行達到1400億元;地方金融機構大于4000家。

爭取廣州數字人民幣試點

值得注意的是,邱億通還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廣州金融十四五時期的12項重點任務。12項任務緊扣“十四五”廣州金融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總體上可以概括為“增強十個能力、提升兩個影響力”。

“十個能力包括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增強金融資源配置能力;優化金融服務體系,增強金融供給能力;構建科創金融體系,增強金融支持科創能力;推動數字金融創新,提升金融科技服務能力等。”邱億通這樣解讀,“兩個影響力則是廣州將通過推進金融開放合作,不斷提升廣州金融國際影響力;通過推進金融人才和金融文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廣州金融文化影響力。”

此外,圍繞既定的目標和主要任務,《規劃》還謀劃出40項金融重點項目和工作,包括以廣州期貨交易所為核心建立期貨產業園區、推進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爭取廣州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動設立港澳保險售后服務中心、支持廣州金融控股集團申請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等。

關鍵詞: 廣州金融 新規劃 綠色金融 標桿城市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