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夜間延時開放的景區、博物館,到24小時書店、24小時咖啡廳,曾經沉寂的夜色如今被點亮,人們有了越來越多文化和旅游消費的新選擇。
近日,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認定第一批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22個。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是指以地域特色文化為核心,依托一定的夜間景觀環境,實施一體化夜間場景設計與打造,形成文旅商深度融合、業態產品豐富多樣、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消費環境和管理運營機制優、品牌和市場影響力大、文化和旅游消費輻射帶動力強的產業集群空間。
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云涌的背后,是江蘇各地大力發展夜經濟、挖掘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有力支撐。南京的“夜之金陵”、蘇州的“姑蘇八點半”、常州的“龍城夜未央”、無錫的“今夜‘梁’宵”、揚州的“二分明月”、徐州的“國潮漢風·夜彭城”、泰州的“鳳城河夜泰美”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品牌,正扮靚“水韻江蘇”的夜色。
讓我們走馬大江南北,循著璀璨的夜色,看看各地究竟如何創新文化和旅游消費場景,發展夜間文化和旅游經濟。
文旅商深融合,開辟夜間消費新模式
暮色四合,流水潺潺,漢服愛好者們手提燈籠,搖櫓船上“琴棋書畫”在古鎮水巷巡游展示……今年端午假期,昆山周莊景區開展穿漢服免費暢游水鄉的活動,吸引了不少漢服愛好者前來打卡。素有“中國第一水鄉”之稱的周莊,不僅有河埠廊坊、小橋流水,也有華燈閃爍、精彩演出,而且往往在夜晚更別有一番古韻。
“周莊的夜游體驗不會乏味。在觀景方面,游客夜晚在周莊可以看到南湖灣、蜆江灣光影秀和《四季周莊》等水鄉實景演出。飲食方面可以體驗沿河夜間休閑餐飲和‘沈廳酒家’等老店。我們還提升改造張廳、沈廳等景點,延長開放時間至晚上9點,游客觸摸館內的多媒體可以和歷史名人‘對話’。”江蘇水鄉周莊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去年周莊景區夜間游客恢復勢頭良好,與2019年基本持平,游客總體過夜率達到35%,“夜周莊”已成為周莊鎮的一塊閃亮品牌。
近年來,這樣的“夜色之變”,在大江南北悄然上演——
在星光下、花海里,聽聽歌曲,漫步歐式小鎮,是不是很浪漫?這些都可以在鹽城市大豐區荷蘭花海旅游風情小鎮體驗到。“為了打造‘中國最大的愛情圣地’這個目標,我們在荷蘭花海景區引入大型沉浸式情景體驗劇《只有愛·戲劇幻城》,配套建設的還有花市、婚紗攝影基地、荷蘭風情的商業街區,以及愛情主題餐飲住宿。”江蘇裕豐旅游開發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前花海只在白天開放,如今,夜晚更值得來玩,等到阿姆斯特丹酒店和歐風小鎮建成,荷蘭花海旅游風情小鎮還將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夜花海、全國唯一的愛情主題夜公園。
圍繞自帶流量的大型景區,通過品牌打造進行“二度引流”,也成為做強夜間文旅業態的路徑之一。揚州瘦西湖深入挖掘揚州歷史文化資源和運河文化個性,結合瘦西湖特色文化,營造夜間經濟發展氛圍,打造“二分明月憶揚州”唐詩主題大型沉浸式夜游,提檔升級夜市、夜演、夜展等旅游業態,夜間文旅消費氛圍濃厚,成功打響“二分明月”夜經濟品牌。
景區、小鎮點亮夜色,歷史文化街區的夜晚也同樣亮了起來。如皋市東大街街心鋪滿麻面石板,留有獨輪車印轍,路肩鑲麻石條,充滿南宋時代的街面特色。近年來,街區營業延至晚上10點,“雉水之夜”不僅為本地居民集中帶來“如皋杖頭木偶戲”、長壽八大碗等夜間餐飲游玩體驗,也向外界展現了如皋香袋、如皋風箏、如皋花燈等非遺風采,節假日街區夜間瞬時客流可達1萬人。
開掘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連云港老街歷史文化街區位于江蘇云臺山北麓,北臨黃海,在民國神韻風情之外更有山海港城特征。夜間的篝火晚會、夜回民國活動,節假日的生蠔節、啤酒節,都成為街區的獨家特色。街區年總收入近1400萬元,其中,夜間消費占比高達65%。
“文化+旅游+商業”融合的案例還有很多——蘇州金雞湖景區開設大陸首家誠品書店并首次啟動“36小時不打烊”活動,從金雞湖東到湖西,東方之門、月光碼頭、李公堤、誠品書店等一個個地標建筑在璀璨的燈光下光影變幻;鎮江西津渡將觀音洞、救生會、云臺閣、方志館、民間藝術館、鎮江博物館串珠成鏈,打造“文博西津”文化新動線;常州環球恐龍城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集合中華恐龍園、迪諾水鎮街區等文旅商項目,突出地標夜游、科技夜秀、創意夜演、文化夜展、主題夜宿等特色,形成集文化藝術、光影科技和互動演繹于一體的夜游打卡地……一個個各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在夜空下綻放著更加迷人的光彩。
創優業態場景,以消費帶動產業升級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為了拉動消費、擴大內需,這兩年各地紛紛研究出臺政策鼓勵“夜間經濟”。
實踐證明,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對推動消費升級、拉動經濟增長、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意義。而促進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正是推動文化和旅游消費擴容增效的重要抓手。
2019年8月12日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夜間文化和旅游經濟。鼓勵有條件的旅游景區在保證安全、避免擾民的情況下開展夜間游覽服務。豐富夜間文化演出市場,優化文化和旅游場所的夜間餐飲、購物、演藝等服務,鼓勵建設24小時書店。到2022年,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規模持續擴大。
2020年3月19日印發的《省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就加快發展夜間文化和旅游經濟作出一系列要求,并提出,到2022年,建設30個以上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1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兩份文件出臺后,2020年9月,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出臺全國首個關于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的指導性文件——《江蘇省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指南(試行)》和《江蘇省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評價指標(試行)》,隨即組織申報評選出30家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單位,并給予每家100萬元建設引導資金支持。
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一批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最終名單應運而生,并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向文化和旅游部優選推薦10個集聚區,申報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向“國字號”發起有力沖擊。
翻看第一批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創建情況,可以發現大都有著相似的共性值得借鑒——根據《江蘇省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指南(試行)》要求,集聚區需布局合理、特色鮮明,供給上應業態多元,集聚區功能應當完善,同時具有較高的貢獻度和帶動性。具體來說,地方需挖掘特色文化和旅游資源,創新發展夜演、夜展、夜讀、夜娛、夜秀、夜游、夜食、夜購、夜宿等業態,提供精細、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所在地黨委、政府應將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項目納入各類文化和旅游創建內容,打造夜經濟發展新增長點,提升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對當地文化及旅游產業發展、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度。
“近兩年,考慮到疫情對于經濟發展的影響較大,人們出行受到限制,很多居民存在旅游需求,我們就在加強身邊的文化和旅游消費上著手。今年,江蘇推出長達4個月的‘文化和旅游消費推廣季’,著重加強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正是其中的亮點之一。”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產業發展處處長陳勁松表示,夜間經濟是城市發展繁榮的一面鏡子,也是彰顯城市文化特色與消費活力的重要載體。文化和旅游部門認定一批夜間文化及旅游消費集聚區,相當于推出一種新的文化和旅游消費場景及文化和旅游消費機制,促進各地在城市建設中打造新的文化及旅游消費空間,讓更多人走出家門有優質的文化和旅游產品可以消費,進一步用消費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及相關產業的迭代升級,從長遠來看有助于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形成品牌效應,讓夜經濟持續“亮”下去
盡管越來越多的歷史文化街區、古鎮選擇在深夜“亮燈”,但夜間經濟發展仍然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需要認識到的是,發展夜間經濟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市場主體以及消費者通力合作,這也對地方政府的發展理念、治理水平提出全方位新要求。
如何打造更多優質的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從而拉動消費提升、助力經濟發展呢?
眼下,各地倡導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正符合城市更新、文化賦能的思路,其目的是把城市中的一些空間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因為疫情,大家沒辦法走遠,那么就要擴展更多、更新的文化和旅游消費空間,形成穩定的文化和旅游消費場所。而著重夜間,則是因為夜間與白天有完全不同的體驗。因為白天人們要工作,夜間的消費時間往往更長。
以南京長江路為例,全長約1800米,集萃古都金陵1800多年歷史,集聚文旅商資源載體30余處,年客流量近2000萬人次。集聚區通過景觀亮化提檔升級、南京D9街區建成開街,聯動周邊的文博場館和景點等文旅業態,策劃推出“千年文脈、一路經典”和“1800米、1800年”品牌概念,聚力打造讓游客變顧客、變常客、變夜客,全面升級“新消費”、擦亮“金名片”,打造越夜越精彩“色香味”俱全的文旅“夜宴”。
文化和旅游部門此次集中推出第一批認定名單,也正是希望這22個集聚區能夠持續推進建設和發展,形成品牌效應,帶動更多的優質集聚區出現。
除了更新消費體驗外,交通出行、消費保障等同樣重要。比如夜間公交地鐵停運,夜歸人的交通成本隨之上升;消費者花錢卻得不到保障,也容易讓人不敢消費。去年底,蘇州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當地發展夜經濟計劃中推出“全市域”無理由退貨消費保障機制,政府設立“無理由退貨”資金池,先行退款再處理,意在讓人們放心消費。由此看出,在打造夜經濟之際,需要強化“用戶思維”,進一步檢視營商環境、消費保障、政策工具、公共服務等方面還有哪些提升空間。
放眼未來,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還可以延伸到更細致的肌理。除了要引導文化和旅游場所開放夜間旅游線路或延長觀光時間,也要鼓勵它們深化新技術應用,打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互動體驗型新產品、新服務和新商業模式,并推動夜間文旅產品與服務向線上延伸拓展。
惟變不變,入選第一批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僅僅是開始,各地讓夜經濟持續“亮”下去還任重道遠。江蘇項王故里景區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做好核心景區的運營管理提升,將項羽傳說、虞姬傳說等融入景區演出節目,進一步提升景區文化內涵。無錫拈花灣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未來將深化掌上游園體驗,提供全景 VR 導覽+體驗式營銷,實現游客“衣、食、住、行、游、購、娛”一碼自由通行,讓游客更好地感受夜色之美……
我們相信,有汗水的付出,涌現更多省級乃至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指日可待。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