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創業板公司中報業績整體盈利 創新驅動效果顯著
2021-09-01 09:59:14來源: 上海證券報

在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實施一周年之際,創業板上市公司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半年報業績答卷。

截至2021年8月31日,創業板1014家上市公司2021年上半年經營數據悉數亮相,合計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33.56%,其中880家實現盈利,占比達86.79%。

從相關數據來看,創業板公司上半年整體業績快速增長,龍頭企業表現亮眼,戰略新興產業增長強勁,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業績穩定,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能力進一步提升。

整體業績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經濟持續恢復、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創業板公司業績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實現營業總收入1.17萬億元,同比增長33.57%;實現凈利潤總額1127億元,同比增長33.56%。

在1014家創業板公司中,有880家實現盈利,占比達86.79%,其中盈利5億元以上的達55家,智飛生物、寧德時代等19家企業盈利超10億元;700家實現凈利潤增長,其中395家凈利潤增幅達50%以上,展現了強勁發展的勢頭。

頭部公司繼續領跑。市值前100名的創業板公司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為46.25億元,同比增長39.07%;平均凈利潤為6.48億元,同比增長49.62%,收入及利潤遠超板塊平均水平,增長態勢良好。16家千億市值公司中,億緯鋰能、匯川技術、先導智能等9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過100%。

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也非常喜人。186家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平均實現營業收入12.99億元,同比增長30.98%,營收規模超板塊平均水平;平均實現凈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29.84%。其中,129家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69.35%,有22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過100%。

創新驅動效果顯著

創業板緊扣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努力在支持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取得更大實效。今年上半年,創業板上市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實現創新發展,努力提高創新資本形成效率。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創業板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8.5%,深信服、貝達藥業等48家公司研發強度超過20%,寧德時代、邁瑞醫療等4家公司研發投入超過10億元。上半年創業板公司平均研發人員數量達550人,較去年同期增加51人。

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擁有與主營業務相關的專利技術約1.5萬項,66家公司正在開展所在行業的相關前沿領域研究,57家公司相關產品或技術屬于原始創新或集成創新,125家公司的主要技術、產品屬于國際或國內領先,94家公司技術、產品可以促進轉型升級,有力服務實體經濟。

創新驅動取得顯著效果。上半年,戰略新興產業公司平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7.29%,凈利潤同比增長38.63%。新能源汽車產業深入服務“碳中和、碳達峰”,行業發展迅猛,上半年平均實現凈利潤4.56億元,同比增幅達150.44%,遠超板塊平均水平。

得益于基建回暖和固定資產投資的恢復,高端裝備制造業訂單增長,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9.79%。受海外疫情持續、防疫產品需求保持高位影響,醫療防護用品、體外診斷產品、生命支持設備、新冠疫苗等產品銷量持續增長,生物產業凈利潤同比增速達40.17%。此外,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凈利潤同比增速也在40%以上。

目前,1014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九成,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占比近六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行業公司占板塊公司的近50%,創新屬性明顯。

“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潛力強勁

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上半年創新活力突出,業務增長勢頭良好。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創業板“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平均實現營業收入4.28億元,實現凈利潤0.6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2.15%、45.04%,表現出強勁的發展潛力。

創業板運行十余年來,吸引了各行各業企業到創業板上市,助力了一批專注于細分市場、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壯大。據統計,目前共有13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在創業板上市,創業板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中包含2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今年上半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超九成公司實現盈利,近八成實現凈利潤增長,兩成以上凈利潤增速超過100%。

一大批專精特新 “小巨人”企業登陸創業板市場后,積極利用再融資工具,持續做優做強。截至2021年8月20日,創業板133家專精特新 “小巨人”上市公司共實施58單再融資方案,累計募集資金310.51億元。其中,15單發行可轉換債券,合計募集資金72.41億元;42單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資金,合計募集資金233.17億元;凱倫股份完成配股,募集資金4.94億元。

專精特新“小巨人”公司在深耕主業的同時,還積極通過并購重組實現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截至2021年8月13日,創業板專精特新 “小巨人”上市公司累計實施完成40單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涉及交易金額202.74億元。從交易目的和標的所處行業來看,產業整合型重組占比超過五成,新興產業標的資產占比持續提升,創業板公司堅守主業發展,回歸并購本源,支持創新企業通過并購重組發展壯大。

創業板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積極建立健全長效激勵約束機制,激發公司創新發展內生動力。截至2021年8月20日,創業板共有76家“專精特新”上市公司推出124單股權激勵計劃,涉及股份數量5.78億股。

板塊活力全面迸發

受益于試點注冊制,今年上半年,創業板上市公司積極借助首發、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資本市場工具做大做強,活力進一步迸發。

多元化上市條件效果顯現,對不同發展階段科技創新企業的包容性進一步提升。2021年上半年,創業板首發募集資金527.29億元,同比增長231.07%。

自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以來,創業板順應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重點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采用更加市場化、更為多元的發行上市條件。截至8月31日,注冊制下新申報企業中有28家企業以第二套盈利上市標準申報,其中邁普醫學、雷電微力已上市。

今年上半年,創業板上市公司實施再融資102家次,同比增長251.72%;募集資金1112.23億元,同比增長336.82%。其中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71家次,較去年同期增加60家次,發行金額678.38億元,同比增長547%;公開發行可轉債31家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5家,發行金額433.85億元,同比增長202.5%。直接融資比重由2020年上半年的9.15%提升至21.85%,其中直接融資比重50%以上的公司達到220家,較去年同期增加134家。

自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落地實施以來,深交所積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認真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維護創業板市場平穩運行,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為實體經濟注入強勁動能。下一步,深交所表示,將繼續堅守創業板“三創”“四新”定位,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支持科技創新、服務“專精特新”企業、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擺在突出位置,提升監管和服務水平,防范化解重點風險,維護創業板注冊制高質量運行,為促進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貢獻力量。

關鍵詞: 創業板公司 中報業績 創新驅動效果 科技創新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