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國內產業數字化成績亮眼 積極建設數字經濟新高地
2021-08-06 16:13:10來源: 中國商報

“百年變局與新冠肺炎疫情交織疊加,世界經濟發展亟須注入新動能、拓展新空間,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剛剛閉幕的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表示。

數字經濟成為有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引擎,有關各方正積極謀劃新一輪發展舉措,加快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據悉,大會期間發布了《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了北京市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規劃,打造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六個高地”,到2030年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近日,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召開。圖為參觀者在大會上體驗人體隱身技術。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產業數字化成績亮眼

從全球范圍來看,數字經濟有效對沖了疫情的影響。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大會上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顯示,全球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穩定器,中國數字經濟增速全球領先。“我們測算了全球47個國家2020年的GDP(國內生產總值),總體下降了2.8個百分點,但這些國家的數字經濟規模增長了3個百分點。”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說,數字經濟有效對沖了疫情的沖擊,帶動了新服務、新模式、新產業的發展。

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產業互聯網……數字經濟已成為驅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肖亞慶表示,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4G、5G移動寬帶網絡,5G終端連接數超過了3.65億,5G應用場景日益豐富。數字化轉型全面提速,全國已培育100個以上具有行業特色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工業設備數量超過了7300萬,工業App突破59萬個,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引領投資、消費、出口強勁復蘇的關鍵因素,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動力。其中,從投資看,今年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3.5%,其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47.5%、32.9%,遠超12.6%的全國平均增速。

從消費看,今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61133億元,同比增長23.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0263億元,增長18.7%;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7%,信息消費引領國內消費市場穩步復蘇。

從出口看,今年上半年,與全球產業鏈復蘇相關的機電產品出口增長29.5%,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手機、汽車等供應鏈較長的產品出口分別增長17%、23.3%、101.4%。

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正在積極謀劃新一輪發展舉措,搶抓建設數字經濟新賽道,根據自身產業稟賦,走出區域特色的數字經濟發展新路。

據悉,方案提出通過10年左右的持續努力,把北京打造成為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城市數字智能轉型示范、國際數據要素配置樞紐、新興數字產業孵化引領、全球數字技術創新策源、數字治理中國方案服務、數字經濟對外合作開放等“六個高地”。

2020年北京市數字經濟總量超1.44萬億元,占GDP比重超40%,為建設標桿城市打下良好基礎。北京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是北京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決策,描繪了今后十年北京數字經濟的“路線圖”和“施工圖”。

方案明確,到2022年,北京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和支撐體系將更加完善,國內標桿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到2025年,數據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基本建立,進入國際先進數字經濟城市行列;到2030年,全面實現數字賦能超大城市治理,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持續提升,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面向未來,北京市將加快推動數字基礎創新,數字賦能實體經濟和智慧城市建設,北京有實力更有信心勇立潮頭,積極搶抓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機遇,國家強力推進的戰略機遇,后疫情時代催生的產業機遇,技術發展演進帶來的發展機遇,積極擁抱數字藍海。”北京市副市長楊晉柏表示。

大會期間,北京大興區委書記周立云相繼與幀觀德芯、湯嘉實業等十家數字經濟代表企業簽約。其中,全球數字經濟創新大賽冠軍得主幀觀德芯在賽后更是直接簽約落地大興,中電藥明、寧矩科技等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項目也同樣選擇落地大興進行發展。按照大興區產業政策,落地項目將優先給予落戶、租金減免等政策扶持。

事實上,不僅是北京,廣東、上海、浙江等地也將數字經濟作為高質量發展重要驅動力。如,浙江提出了《數字化改革總體方案》,將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來抓;上海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全面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堅持整體轉變、全方位賦能和革命性重塑;《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于7月30日通過,自9月1日起施行;四川提出到2022年,該省數字經濟規模超過2萬億元。

補短板拓展新空間

近年來數字經濟呈現迅猛發展態勢,躍居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但制約數字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性堵點仍然較為突出。接下來該如何進一步護航數字經濟?

肖亞慶表示,下一步要加強核心技術攻關,統籌鍛長板、補短板,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信息技術體系,加快高端芯片、關鍵基礎軟件等領域研發突破和迭代應用,建設高水平產業共性技術平臺,繁榮開源生態。加快建設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統籌推進“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和5G應用創新行動計劃,布局綠色智能的數據與計算設施,培育產業生態,發展高效協同的融合基礎設施。

北京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將加強基礎研究,聚焦高端芯片、基本算法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出一批世界一流的首創技術、首制產品,推動創新成果應用到數字經濟發展的全過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確保數據安全是推動數字產業健康發展的題中之義。大數據時代,數據生成貫穿于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今年6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自9月1日起施行。這部數據領域的基礎性法律,將進一步筑牢國家安全基石,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我國應立足產業基礎并發揮市場活力,通過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實現相互促進。”余曉暉表示,面向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需加快構建優質可信的數字經濟新基礎,促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普及;拓展融合創新的數字經濟新空間,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數字經濟新模式新業態,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政府治理數字化等。

關鍵詞: 產業數字化 轉型升級 數字經濟 新模式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飄起幸福“年味兒”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