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展維權、坐車頂哭、怒砸豪車……種種堪稱戲劇性的場景頻上熱搜,成為汽車消費者心中揮之不去的痛,也阻礙著汽車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汽車消費者期待已久的“新三包”出臺,有望提振汽車消費信心。
與現版汽車三包規定相比,“新三包”最大的變化在于加入了新能源汽車故障“包修、包換、包退”的相關規定。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和保有量占據全球半壁江山、滲透率也已超過10%的大背景下,汽車“新三包”規定將動力蓄電池、行駛驅動電機等電動汽車主要零部件納入到“三包”范疇中,在保障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權益的同時,也將提高二手新能源汽車的保值率。此外,汽車“新三包”還增加了針對純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起火故障的退換貨條款,有望終結目前電動車起火事故各方相互推諉、責任認定不清的行業亂象。
正如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所言,汽車“新三包”規定適應了目前新能源汽車銷量和保有量快速增長、私人用戶購買成為主力的趨勢,是與時俱進地保障汽車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必要舉措。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新三包”還將家用汽車產品的三包適用范圍擴大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的車輛,并不再對用于出租或其他營運目的的家用車進行限制,拓寬了享受“三包”規定的車輛范圍。這對于平行進口汽車消費者、有意購買汽車用于營運的網約車司機等都是好消息,有望挖掘這些群體的消費潛力。
不過,“新三包”并非萬能,許多汽車消費中的具體問題仍然難解。在近日中消協發布的今年上半年消費者投訴量統計中,汽車及零部件以22268件的投訴量高居第二,同比增長18.72%,這固然有汽車銷量持續增長的因素,也應該看到一些長年糾結在汽車消費領域的難點。據中消協分析,投訴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信息差的誤導營銷、新車質量問題頻發、汽車金融陷阱。具體而言,一是經營者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在車型配置、營銷宣傳、履行三包、產品迭代等方面不充分告知,導致后期發生各種消費糾紛;二是同一故障多次維修卻得不到徹底修復,消費者頻繁往返4S店,耗時費力;三是貸款購車時,部分汽車經營者打出“零利率”旗號吸引消費者,實際免息車貸不等于免費貸款,消費者還要額外付出手續費。此外,隨著汽車智能網聯化程度不斷提高,一些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比如一些新的功能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以及消費者大量的行駛數據存在泄露風險。
從中不難發現,汽車消費“痛點”大多仍在“三包”之外。即便是在“三包”之內的問題,也存在執行難的問題。例如關于“7天退換貨”的規定,“新三包”明確指出:“家用汽車產品自三包有效期起算之日起7日內,因質量問題需要更換發動機、變速器、動力蓄電池、行駛驅動電機或者其主要零部件的,消費者可以憑購車發票、三包憑證選擇更換家用汽車產品或者退貨。銷售者應當免費更換或者退貨。”然而,誰來界定、如何界定是否“質量問題”、是否“需要更換”?這種扯皮現象在此前出現的熱點汽車維權事件中已然出現,至今仍未有最終結果。
“新三包”的部分內容也引起了業界的不同聲音。例如消費者在汽車質保期不在4S店做保養視同脫保的行為,在汽車“新三包”中改為了“經營者不得限制消費者自主選擇對家用汽車產品維護、保養的企業,并將其作為拒絕承擔三包責任的理由”。也就是說,在汽車廠商授權4S店之外自主進行維修保養的消費者,也可以享受三包政策。但業內人士認為該條例有失偏頗,如果消費者在沒有相關車輛經驗和資質的“路邊店”維修保養后出現了問題,還能享受三包,這對經銷商并不公平,并有可能滋生一些灰色領域。
在全球疫情、芯片供應不足等各種不利因素依然存在的情況下,提振消費信心促進市場增長無疑對汽車產業快速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不僅是“新三包”的出臺,從生產者到銷售者、從修理者到消費者,汽車消費鏈條的所有參與者都應將安全和責任意識放在首位,方可化解汽車消費之痛,真正提振汽車消費信心。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