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是大事,交易需謹慎。二手房交易流程長、手續煩瑣,從選房看房、簽署合同,到申請貸款、資金轉付,再到辦理過戶、物業交割,涉及十幾個環節,需在眾多部門奔波。整個交易過程不僅耗時耗力,還可能出現各種風險,購房者稍不留神就會踩坑、被騙,輕則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重則房子沒買成還遭受巨額資金損失。
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哪些問題常常會導致二手房交易糾紛?如何才能保障交易順暢進行,盡量規避房產交易風險?為了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中國消費者報》于7月21日發起了“二手房簽約交易安全”網絡問卷調查,力求讓消費者能全面了解二手房交易風險,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在買賣二手房時能更高效、更放心。
本次調查共收回10913份有效問卷。調查顯示,遭遇過二手房交易糾紛的受訪者高達69.9%;在二手房交易糾紛中,交易資金支付、共有權人是否同意、政策相關問題為最常見的三大原因,占比分別為63.02%、59.01%、41.9%;有45.65%的受訪者對合同簽署環節極為重視,認為做好這一步就可以規避主要的交易風險。
近七成受訪者曾遇二手房交易風險,超三成遭受資金損失
2016年-2020年,全國范圍內住房消費類相關投訴數量呈波浪式上升的趨勢。從全國消協組織受理的投訴數據來看,住房類消費投訴從2016年的3.79萬件上升至2020年的5.55萬件,2020年的投訴量較2019年增加15.5%。
二手房交易高風險的市場現狀在本次調查中得到了印證。調查顯示,在10913名受訪者中,69.9%的消費者曾經遭遇過二手房交易糾紛。
本次調查將常見的二手房交易風險總結歸納為權屬問題、資金支付問題、共有權人問題、政策資質問題、物業交割問題等五大類。
調查顯示,在上述五大類常見的風險中,“交易資金支付問題”為消費者最常遇到的糾紛,占比高達63.03%;其次為“共有權人簽約問題,如夫妻雙方共有房屋產權,一方不同意出售”,占比為59.01%;排名第三的為“政策資質問題,如不滿足購房資質、貸款未批、房屋是政策房無法出售等”,占比為41.9%;緊隨其后的為“房屋權屬問題,如房屋被查封、抵押等”,占比為41.72%;最后為“物業交割問題,如物業費、水電費欠繳等”,占比為12.59%。
二手房交易糾紛一旦發生,會給消費者帶來無盡的困擾。針對“二手房交易糾紛給你造成怎樣的影響”這一問題,有63.2%的受訪者表示“房子沒有交易成功”,占比最高;有59.58%的受訪者表示“浪費時間和精力”,排名第二;有43.74%的受訪者表示“嚴重影響正常生活”,排名第三;造成“資金損失”的也占比較高,達到35.26%;選擇“沒有影響”的受訪者僅為0.69%。
超七成受訪者基本不了解二手房交易風險,風險信息多由經紀人告知
隨著房地產市場進入存量時代,新房市場并不能滿足人們對于房屋的需求,二手房交易熱情高漲。與新房相比,二手房交易流程復雜、涉及相關部門眾多,全國平均辦理周期長達60天,隱藏若干風險點。
比如,在二手房交易中,你或許聽說過租客冒充房主賣房,交易被判無效的,但是,你聽說過明明和真正的產權人簽了合同,購房合同還被法院判為無效嗎?
這是為什么呢?原來,賣方不是該房屋的唯一產權人,該房屋為夫妻共有,在房屋交易中一旦其他共有權人表示“不知情、不同意”,購房合同就可能會被判無效。實際上,在二手房交易中經常會出現賣方以“共有權人不同意”為由而違約,最終導致交易失敗。
本次調查顯示,超五成消費者對二手房交易風險認知度偏低。在權屬問題、資金支付問題、共有權人問題、政策資質問題、物業交割問題等五大類風險中,表示“了解1至2項”的受訪者占比最高,為43.9%;還有10%的受訪者明確表示“都不了解”。這意味著,對二手房交易風險認知度偏低的受訪者比例高達53.9%。
消費者從何處得知二手房交易風險?調查顯示,房產經紀人成為受訪者獲取風險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占比為74.7%;其次為互聯網,占比為52.27%;從朋友處得知的比例也不低,占比為49.12%。這說明在實際生活中,房產經紀人已經越來越被購買二手房的消費者認可。一方面,面對市場上紛繁蕪雜的房源,房產經紀人能基于其所掌握的供需信息幫助匹配買賣雙方;另一方面,房產經紀人具有房地產領域的專業知識,可以在交易過程中提供有關房產、交易等事項的專業建議。
超四成受訪者認為做好合同簽署可以規避風險,超九成愿意選擇專業人士協助簽約
經過多年的迅猛發展,房地產市場總體來說已經較為成熟,消費教育工作也較為到位。本次調查顯示,購買二手房涉及到的各個環節,比如選房看房、房屋核驗、簽署合同、網簽備案、房屋估值、貸款面簽、首付款資金存管、繳稅、領取產權證、首付款存管轉付、抵押登記、銀行放貸、產權過戶、物業交割等流程,有88.11%的受訪者表示“清楚”,表示“不清楚”的受訪者為11.89%。
那么,在二手房交易中,做好哪個環節可以規避掉主要風險呢?針對這一關鍵問題,“合同簽署環節”最被受訪者看重,占比達45.65%;其次為“貸款環節”,占比25.82%;再次為“選房看房環節”,占比15.85%;選擇“過戶環節”的受訪者占比為10.82%;選擇“物業交割”環節的受訪者為1.86%。
雖然二手房交易中的很多風險是在貸款、過戶、物業交割等環節才暴露出來,但其在簽約環節就已經埋下伏筆。在二手房交易中,大部分風險如購房資質風險、共有權人簽署風險、資金風險,都可以在合同簽署環節通過資質審核、合同約定、第三方資金存管等方面進行規避。
本次調查發現,當前二手房簽約環節主要在中介門店、由經紀人協助完成。由于經紀人服務能力參差不齊,整個簽約流程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消費者往往難以全面知曉房產交易風險,無法最大程度給予規避。因此,無論是消費者還是中介公司、經紀人,都亟須安全合規的標準化簽約流程去破解行業難題,確保二手房交易的安全性。
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標準化簽約服務,讓二手房交易更安全、更便捷,是業內一直在思索的一道難題。本次調查顯示,針對“如果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有專業場地、專業人士協助簽約,你會選擇嗎”這一問題,明確表示愿意的受訪者比例高達96.66%。
降低二手房交易風險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二手房市場的規范與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對此,受訪者們也給出了他們的建議。針對“降低房產交易風險需要從哪方面著手”的問題,71.72%的受訪者認為“有關部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最重要,占比最高;其次為“加強宣傳,提升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占比為67.45%;第三為“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加大處罰力度”,占比為52.48%;另外,還有34.95%的受訪者認為“中介公司加強內部管理,嚴格審查”。
相比往年,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控進入深水區,調控政策的力度和密度都在明顯增加。7月2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安部、自然資源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8部門聯合下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8部門關于持續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將依法重點整治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二手房虛假廣告、信貸挪用、住房租賃、物業服務等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高的突出問題,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實現房地產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尤其是在二手房市場亂象整治方面,各地政府均有所加強,對虛假房源、違規炒作、哄抬房價等行為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打擊。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