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經濟 > 正文
一季度杭州各區GDP數據出爐 余杭區634.6億位居第一名
2022-05-06 16:46:14來源: 都市快報

4月26日,杭州市交出了2022年一季度經濟成績單,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539億元。總體來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2022年第一季度,杭州13個區縣(市)的經濟運行情況如何?

從“地區生產總值”來看,兩個城區破600億元,余杭區(634.6億元)、上城區(632.3億元)、濱江區(522億元)位居前三。

從“增速”來看,臨安區(7.9%)、濱江區(6.4%)、桐廬縣(5.8%)領跑前三。

GDP總量第一 為什么又是余杭區?

一直以來,余杭區都有“浙江經濟第一區”的稱號。2021年杭州13個區縣(市)GDP排行榜的第一名,也是花落余杭區。

余杭區在2022年第一季度GDP總量的“第一”,是多個主要經濟指標的“第一”合力拿走的。

從“第三產業增加值”看,余杭區以549.6億元排在第一,與排在第二的西湖區(463.8億元),拉開了85.8億元的距離。

從“財政總收入”看,余杭區以261.6億元位居第一,領先排在第二的蕭山區(203.6億元)58億元。

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看,余杭區以140.8億元拿下第一,排在第二的蕭山區(123.2億元),與其相差17.6億元。

增速第12 余杭區慢在哪里?

余杭區在“地區生產總值”這一項上遙遙領先,不過,在“增速”上卻排在了第12,為1.5%。

從幾個主要經濟指標來看,余杭區增速較緩的指標,主要在“第三產業增加值”和“財政總收入”上。

從“第三產業增加值”看,余杭的增速為0.5%,排在第9。

從“財政總收入”看,余杭區的增速為-0.4%,和臨平區并列第11位。

4月26日上午,余杭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分析余杭區一季度經濟形勢時指出,當前,余杭區經濟增長“平臺期”、新興動能“孕育期”、轉型升級“陣痛期”“三期疊加”的態勢愈加明顯,全區上下對當前的“新常態”要有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統的認知。

數字經濟向來是余杭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余杭區一季度經濟形勢研究分析會上,也強調,接下來要發揮數字經濟先發優勢,依托之江、良渚、湖畔三大實驗室以及科研院所和特色小鎮集聚優勢,緊盯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加大投入力度、持續優化產業生態,構建“雙引擎”驅動發展格局。

GDP總量和增速均位居前三 濱江區是怎么做到的?

從“地區生產總值”和“增速”來看,濱江區均跑進了前三。這也是2022年第一季度,杭州唯一一個在這兩條賽道上都跑進前三的區縣(市)。

濱江區是怎么做到的?

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線作戰的大環境下,濱江區整體上穩住了經濟基本盤。

2022年一季度,濱江區保持著較為健康的增長,從幾個主要經濟指標看,濱江區都保持了前三的領跑趨勢。

從“規上工業增加值”看,濱江區以175.8億元的成績,排第二,緊隨“杭州工業第一區”錢塘區(189.1億元)之后。

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看,濱江區以168.1億元的絕對優勢坐穩第一,領先排在第二的錢塘區(143億元)25.1億元。

從“進出口額”看,濱江區以171.5億元排在第二,和排在第一的錢塘區(174.2億元)僅相差2.7億元。

可以說,在危機和考驗之下,濱江區實現了高密度、高基數之上的經濟穩增長,實現了“開門穩、開門紅”。

濱江區方面分析,這個成績的背后,得益于高新區(濱江)的經濟韌性和產業基礎,得益于政區合一的體制機制優勢,得益于企業和企業家們“十年磨一劍”的創新積累,在特殊時期形成抱團迎戰的良好局面,展現出超強應變能力,以實踐驗證了高質量發展的濱江模式。

增速第一 臨安區為什么跑得這么快?

總體來看,2022年一季度,臨安區工業拉動作用明顯,新興產業拉動強,農業增加值增幅創五年來新高。

從數據來看,臨安區有7項主要經濟指標擠入全市三甲。

規上工業產值321.07億元,同比增長24.7%,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82.83億元,增長30.5%,增幅位列全市第二。

其中,反映工業經濟發展質量的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72.88億元,占規上工業的88%,同比增長38.2%,增幅排名全市第三。

高端裝備制造業增加值41.56億元,同比增長29.5%,增幅位列全市第二。

青山湖科技城的龍頭作用明顯,一季度,科技城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80.65億元,同比增長36.4%,占全區規上工業比重達56.3%,對全區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75.8%。

臨安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臨安區在“杭十條”基礎上,出臺了“臨八條”,加大惠企紓困力度,千方百計保障供應鏈,給企業安心生產吃上“定心丸”。

在農業方面,今年一季度,臨安區實現農業增加值7.03億元,增長3.1%,為五年來新高,排名全市第二。

有壓力,但是挺住了

今年一季度,杭州在經歷多輪疫情后,經濟發展形勢復雜嚴峻。

不過,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三重壓力”下,杭州各區縣(市)的主要經濟指標仍然呈現出了較好的發展態勢。

比如,一季度,數字經濟成為上城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實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44億元,增長174.4%,增速居全市第一。

受疫情影響,線下消費場景受限,線上零售拉動強勁。

在“社會消費品零售”這條跑道上一直跑得較慢的臨安區,一季度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08億元,同比增長8.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增幅居全市第三。其中,網絡零售額實現22.25億元,增長22.5%,增幅位列全市榜首。

關鍵詞: 杭州GDP數據 杭州余杭區GDP 地區生產總值 杭州消費回暖

專題新聞
  • 蘋果8價格現在是多少?蘋果8p為什么被稱為機皇?
  • 清明節休市嗎?港股和a股休市時間一樣嗎?
  •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警告美國政府 半導體產業包括哪些?
  • 聚美優品年銷售額多少億?聚美優品和唯品會關系如何?
  • 三公消費是什么意思?三公消費為啥不廢除?
  • 中國電信中簽號有哪些?中國電信上市股價會漲嗎?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