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多家企業“主動申請”注銷“企業征信業務經營備案”,放棄企業征信業務。而作為美國三大征信巨頭之一的益博睿,其旗下益博睿征信(北京)有限公司(下稱“益博睿北京”)卻獲得央行企業征信業務經營備案,成為繼上海華夏鄧白氏商業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下稱“華夏鄧白氏”)之后第二家獲得征信備案的外資企業。
“一退一引”是巧合,還是行業變革的“序章”?國內征信業該如何借鑒國際征信巨頭的發展之道?
退
10月9日,央行營業管理部發布公告稱,瑞思科雷征信有限公司(下稱“瑞思科雷征信”)因業務調整主動申請注銷企業征信業務經營備案,央行營管部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企業征信機構備案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注銷了該公司的企業征信業務經營備案。
不久前,網信征信有限公司、厚普征信有限公司、獨角獸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也主動申請了注銷,并在8月28日同一天被公示。
《國際金融報》記者依據公開資料統計,2018年以來,已有13家企業被央行注銷“企業征信業務經營備案”,而原因多為“主動申請”。
更早之前,中原征信有限公司、望洲征信服務有限公司、華夏信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博昌征信有限公司則因“連續六個月以上未實質開展征信相關業務”而被央行注銷了經營備案。
億歐智庫分析師薄純敏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近期多家企業主動申請注銷備案其實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2018年國內征信業監管整體趨嚴,央行注銷了十幾家企業征信牌照,有部分公司其實之前就存在失信情況,但沒有被移出,可能也是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避免被央行強制注銷而主動申請;另一方面是,許多有征信牌照的企業,現在打的是個人風控的標簽,可能也是想弱化企業征信標簽。
實際上,最近申請注銷備案的瑞思科雷征信就存在“失信污點”。天眼查信息顯示,瑞思科雷征信法定代表人原旭霖,同時是網貸平臺九斗魚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為63.83%,此前九斗魚宣告原旭霖已“失聯”、“跑路”。
工商信息顯示,瑞思科雷征信于2014年9月16日成立,注冊資本6000萬元。由耀盛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耀盛投資”)持股50%,北京耀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耀漢網絡”)持股33.33%,法人原旭霖持股16.67%。其中,原旭霖持股耀盛投資91.33%,持股耀漢網絡41.25%。
而九斗魚運營主體星果時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星果時代”)由耀盛投資、北京漢泰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郭鵬、原旭霖共同持股,原旭霖為九斗魚實際控制人。
7月23日,九斗魚官網發布公告稱,實控人原旭霖失聯,不過后續刪除了該則消息。7月26日,九斗魚再次發布公告稱九斗魚“跑路事件”是大股東原旭霖和柳慧軍的個人行為,星果時代法人代表郭鵬以及其余高管和員工對于原旭霖和柳慧軍二人的“跑路”行為事先并不知情。
此后的8月底,原旭霖通過九斗魚官網發聲。9月2日,九斗魚發布《關于平臺兌付方案的公告》。公安部非法集資案件投資人信息登記平臺披露的信息顯示,公安機關正在辦理星果時代 (即“九斗魚”)涉嫌非法集資犯罪案件,該案涉及投資人多、地域廣泛、數據量巨大。
引
國內企業“主動申請”退出企業征信業的另一面,不少外資卻對此望眼欲穿,并在近期獲得央行企業征信備案。
9月27日,央行營業管理部正式發布公告,宣告完成對益博睿北京的企業征信業務經營備案。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益博睿北京就向央行營業管理部遞交了在中國境內開展企業征信業務的備案申請,并于6月27日公示。
不過,央行營管部同時表示,完成備案辦理不視為對企業征信機構數據質量、業務水平、內控和風險管理能力、IT技術實力、業務合規等方面的認可或保證。
資料顯示,益博睿是美國三大征信巨頭之一,益博睿自2005年開始在中國發展,在大中華區主營企業征信、決策分析、反欺詐和身份認證,以及數據質量和精準營銷四大業務,融合國際金融風控和大數據經驗,幫助客戶做出最優決策。
益博睿北京成立于2012年12月12日,注冊資本和實繳資本均為1246萬元,企業類型為外商投資企業法人獨資。天眼查顯示,益博睿征信(北京)為益百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的子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益博睿北京是繼2017年10月9日央行上海總部對華夏鄧白氏完成企業征信備案之后,第二家獲得企業征信備案的外資征信機構。
資料顯示,鄧白氏是1933年由鄧氏公司和白氏公司合并而成,合并后的鄧白氏幾乎壟斷了整個美國商業信用市場。2017年7月初,央行上海總部公布《關于對上海華夏鄧白氏商業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企業征信機構備案的公示》,美資公司鄧白氏持有上海華夏鄧白氏51%股份,開啟了外資進入中國征信行業的先河。
出路
其實,早在2013年,中國就頒布了《征信業管理條例》。目前已經形成以中國人民銀行的公共信用信息征集系統為主、市場化征信機構為輔的多元化格局。
2018年2月22日,在央行監督指導下,由芝麻信用、騰訊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鵬元征信、中誠信征信、中智誠征信、華道征信8家市場機構與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共同發起組建的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百行征信,獲得第一張個人征信牌照。
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28日,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備案的企業征信機構共有122家,相較于高峰期備案企業137家,已有15家企業注銷企業征信業務備案。
由此可見,國內征信業起步早,但一直在緩慢發展。億歐智庫指出,相比國外,國內的市場化個人征信業才剛剛開始發展,規范化程度偏低,企業征信也面臨著非標化導致的發展緩慢問題。
算話征信CEO蔣慶軍認為,導致國內征信業發展緩慢的因素可以歸納為:征信機構的公信力不足、獨立性有待明確、對業務公平性尚存顧慮和征信機構的數據處理能力無法明確四個方面。
另外,國外個人征信機構巨頭益博睿和企業征信巨頭鄧白氏都紛紛在中國建立業務部門,并且相繼拿到了企業征信牌照。有分析人士稱,國際巨頭企圖利用自身成熟的商業模式和產品服務“吞噬”中國市場,中國企業的征信業務發展將面臨更大挑戰。
對此,億歐智庫認為,取得牌照的征信公司依托備案賦予的能力能發展到什么規模,最終取決于央行的開放程度。未來征信行業發展難免會步美國征信企業發展的后塵,出現數據同質化、產品同質化等問題。
因此,億歐智庫表示,不管是企業征信還是個人征信,牌照不會成為限制企業發展的條件,反之利用最基礎的數據和算法,建立符合商業應用環境與政策要求的模型和系統,或者類似鄧白氏,基于數據征信服務衍生其他配套產品服務,才是未來企業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收購兼并不適用于所有企業,技術才是企業商業模式能否實現和獲利的決定性因素,甚至成為企業壁壘。國內關于征信的監管條例并不完善,國內的征信企業在初期探索時可以專注于某幾個場景,將有限的資源利用到特定的市場中,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