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蘋果手機“電池門”事件持續發酵。有國外研究人員懷疑廠商通過系統升級,故意“讓前代iPhone運行速度減慢”。隨后,蘋果公司正式回復,確認了這一機制的存在,但辯稱是為了保護用戶的手機。
對于蘋果用戶來說,更新系統會變卡在某種程度上已是一個“常識”。以至于“蘋果公司修復了舊手機過于流暢的BUG”這樣的段子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可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推出新產品,促使消費者淘汰仍具有實用價值的產品,這算不得新鮮事。這種行為被稱為計劃廢止制,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提出。這次蘋果深陷泥潭,是因其越過了底線。計劃廢止不是不可以,但要通過提升產品性能和設計來吸引消費者,而非越俎代庖替消費者直接做出選擇,限制已出售產品的性能,影響使用體驗。
商業科技發展的底線是不能侵犯消費者的切身利益。蘋果“電池門”之錯,在于未及時告知“限制性能”,侵犯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和知情權。在滔天的聲浪與數億美元的訴訟壓力下,近日蘋果正式發文道歉,但仍強調“此事有諸多誤解”“不會故意縮短產品壽命,降低用戶體驗以推動升級換代”,依然沒有意識到,擅自剝奪用戶選擇權與知情權的嚴重性。其解決辦法——將更換電池的費用打了個折扣,更為這一事件增添了幾分荒誕的色彩。
治疾及其未篤,除患貴其未深。我們身處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技術的迭代讓前沿技術與大眾認知水平的差距不斷加大。也正是這種信息不對稱,給“失范”商家提供了便利。
找到了“電池門”的病根,我們又該如何杜絕這種現象呢?顯然,不能單純依靠企業自律。有人曾問工業設計之父雷蒙德·羅維,你最喜歡的產品線條是哪一個?他回答:最喜歡銷售上漲的曲線。資本就是資本,逐利是它的本性。在資本的基因中,道德絕非必需品,除非它能帶來收益。
因此,保護消費者權益要依靠法律與制度。在國內,各類數據軟件、企業層出不窮,如何保護用戶隱私?這需要法律與制度能盡快延伸到科技細分領域,從細節上完善技術應用體系,實現與科技發展的共同進步。
可以說,唯有用法律和制度的“韁繩”,才能約束資本這匹“烈馬”,讓它不再“任性”馳騁。(楊 侖)
新聞發布平臺 |科極網 |環球周刊網 |中國創投網 |教體產業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