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1月1日電 (記者 崔佳明)2018年1月1日,新年伊始之際,大運河江蘇沿線的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淮安、宿遷和徐州八個城市攜手聯動,舉辦首屆江蘇大運河文化帶新年行走活動。江蘇社會各界代表、國際友人、運河沿岸民眾,逾萬人在運河之畔同時出發,以健步行走的形式,一起“走大運”,共同祈福2018新年。
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爭霸中原,以水路溝通江淮,下令“開邗溝,筑邗城”,從此開啟了大運河2500年的航程。作為世界上最長、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京杭大運河全長1797公里,貫穿南北五大水系,流經八個省市,像一條縱貫南北的大動脈,是世界獨有的活態文化遺產,201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項目。大運河江蘇段歷來是大運河的核心地段。其中,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區核心面積約占全國的1/2、遺產河段長度約占全國的1/3、遺產點數量約占全國的40%,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江蘇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本次活動的主會場設在揚州,揚州是中國大運河的發祥地,2500年來,揚州城與大運河同生共長、興衰與共。當日上午九時,伴隨著喜氣洋洋的鑼鼓聲,歡聚在運河之畔的近1500人從運河三灣景區起步,跨過剪影橋,掠過凌波橋,沿著古運河,一路行走,至揚子津古渡公園結束,全程4公里。對于這種迎接新年的特殊方式,現場參與的民眾深表贊同:“新的一年從‘走運’開始,對我們來說很有意義。活動把運河、運氣、走運三個詞巧妙結合到一起,不僅是為新的一年祈福,也是為了提倡綠色、健康的生活。”
一條運河,盡顯江蘇文化之美。蘇州的運河風光帶、常州的全景式運河遺產帶、鎮江的“運河第一街”、揚州著力打造“世界運河城市之都”、淮安的里運河文化長廊、宿遷的東關口歷史文化公園建設、徐州規劃建設運河夢華旅游和中運河風情旅游等景區……大運河串聯起吳文化、淮揚文化、楚漢文化等江蘇地域文化,散發出獨特魅力。
“大運河對包括揚州在內的沿線城市來說,不是生母,便是乳娘。用自己的雙腳來丈量古運河,感受大運河文化遺產之美,保護運河,不只在心、更要行動。”揚州運河三灣景區負責人王石群表示,希望借著運河之美,號召更多人保護自己家鄉的運河,珍惜運河這個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一場新年行走大運河的活動,大運河江蘇段八座城市的嘉年華,也是五湖四海的健身愛好者們的歡聚時刻。據悉,本次活動由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指導,江蘇省體育局、江蘇省水利廳、江蘇省旅游局等主辦,八個城市分別設置八條線路,長度3至10公里不等。主辦方負責人表示,選擇在運河沿岸以健步“走大運”的形式,不僅能為中國祈福,為2018新年祈福,更意在抒發各界民眾對新年美好生活的期望,宣傳江蘇在運河遺產保護、資源開發利用、文化展示傳承方面的成果,喚起全社會對大運河文化長廊、生態長廊、經濟長廊建設和旅游風光帶的重視和參與。(完)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052421 蘇ICP備15046309號-1
Copyright © 2017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