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網絡電視臺 > 看新聞 > 要聞 > 正文
“網紅工廠”走俏 :專業化訓練、包裝產生“網紅”
2017-12-27 10:30:53來源: 工人日報

 

相關數據顯示,未來三至五年,直播行業的規模或超電影市場的規模。在網絡直播迎來商業化大潮后,一大批網紅主播開始通過專業化訓練、包裝產生

“網紅工廠”緣何走俏

眼下,網紅直播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但在火熱的資本市場上,網紅直播儼然是風口。

12月18日,由直播社交平臺花椒直播打造的“花椒1218直播節”吸引了諸多網紅人氣主播的參與。花椒“造節”的背后則是目前直播行業商業化的飛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從直播平臺中脫穎而出的各類網紅主播對于直播產業的發展產生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行業內亦掀起了一股批量化生產網紅主播的熱潮。目前,國內已誕生多個“網紅工廠”,通過專業化生產的方式培訓打造網紅,一大批網紅主播通過專業化的訓練、包裝而產生。

直播平臺成為造星平臺

一般認為,2016年是中國的“直播元年”,大量直播軟件產生,直播用戶也大幅增長。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44億,占網民總體的47.1%。而更大的變化是,網絡直播已經由單純的互動和社交的工具向商業化轉變。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直播的市場規模達到了218.5億元,今年預測將達360億元。未來三至五年,直播行業的規模很可能超過電影市場的規模。

推動直播市場如此興旺的重要力量就是直播平臺的網紅主播,他們往往擁有海量粉絲,個人收入不菲。據悉,當天出席“花椒1218直播節”的前30名主播身價已超過2.5億元,累計粉絲量超過1200萬人。

業內人士認為,直播平臺和網紅主播互為依存,沒有優質的直播平臺,很多直播用戶很難成為網紅,而沒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網紅,直播平臺的持續發展也將難以為繼。

盡管網紅主播常常給人以沒內涵、不入流等負面形象,但現在直播平臺與衛視級電視臺聯手推出的“直播節”卻讓這些被貼上負面標簽的網紅開始登上“大雅之堂”。也就是說,直播平臺已經成為了造星的重要平臺,直播平臺越來越注重對自身平臺的打造,為網紅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吸引著更多才藝雙全的主播,整個直播行業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

據花椒直播負責內容運營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很多網紅主播需要步入更大的舞臺來展示自己的才藝,直播平臺則需要為網紅打造這樣一個舞臺。一般而言,很多主播都經歷過專業評委嚴格的選拔,顏值、才藝與人氣俱佳,幾乎與選秀出道的明星一樣。據了解,今年4月,花椒直播曾舉辦首個網紅演唱會——“花椒好聲音”,主辦方從數萬報名網紅主播中選出10名同很多明星一起參加演唱會。

網紅主播培訓學校走俏

眼下,越來越多的直播平臺開始對具備一定影響力的主播進行重點打造,而更多的普通網紅主播則渴望成為擁有更大影響力的主播,一些被外界稱為“網紅工廠”的網紅培訓學校也逐漸走俏起來。

據了解,這些機構往往招收有意愿稱為網紅的學員,通過一整套教科書式的課程教學,完成學業后走上職業主播的道路,頗像韓國娛樂公司的“造星工廠”。

“當直播成為一項產業時,面對激烈的競爭,必然會產生這種模式。我們希望通過專業的培訓,將這些年輕人塑造成符合市場需求的網紅。”北京某文化創意公司負責網紅主播培訓的小智老師對記者說。

據小智老師透露,網紅班的學員并非都是大家印象中的俊男美女。

“不一定是高顏值就能成為網紅,必須要具備自身的特點和個性。除了公共課程以外,我們會針對學員的自身特點進行專門的培訓,比如女生分搞笑型、可愛型等。”根據小智的介紹,培訓課程既有化妝技巧、形體禮儀、拍攝動作等形象管理課程,也有唱歌、主持、脫口秀等才藝課程。

正在北京就讀大學的鄭茜也是一名網絡主播。她對記者說:“關于直播軟件的使用技巧、如何錄制小視頻等,還是我自己摸索的,目前網紅培訓的課程對學生來說價格較貴,我以后會結合個人直播號的粉絲情況看需不需要報名。”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陳忠云認為,網絡主播從事的活動本身具有表演性質,但很多人半路出家,并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如果作為一項職業長期發展難免會遇到瓶頸,因此,這種培訓學校的產生無可厚非,重要的是能夠教到學員扎實有用的技能。

業內人士認為,以往網紅的產生往往具有某種偶然性,但以后網紅會經過精心包裝產生,偶然成名的網紅將占到很小的比例。

還需堅持內容為王

記者了解到,目前的直播方式主要以真人聊天秀為主,這類網紅通過唱歌、聊天就能獲得粉絲們的打賞,自身不需要付出太多就能獲得可觀的名氣和收入,成名之后將獲得更大的收益。然而,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為,經歷了2016~2017年這兩年的高速發展,明年可能成為網紅經濟的重要拐點。

據騰訊直播技術平臺的工作人員陳奎介紹,直播平臺從以前的幾家變成了上百家,用戶資源卻沒有相應幅度的增長,而主播數量的激增勢必會降低網紅群體整體的收入。另外,由于門檻低、內容同質化的原因,大部分泛娛樂直播APP在未來很可能被淘汰出局,只有少數的優秀直播平臺能夠存活下來。

陳奎說:“網紅經濟能夠發展起來,本質上是由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年輕人也更加追求個性化,結合社交媒體的功能屬性,更多普通人擁有了展示自身的舞臺,但弊端就在于容易出現一些低俗或惡俗內容的消費。”

據了解,目前一些直播平臺已經推出多種公益活動,力圖在增加社會影響力的同時,減少社會輿論對于直播、網紅的負面印象。另一方面,一些聲樂老師、舞蹈老師已經開始入駐直播平臺,高水平的教育直播、藝術直播在直播區間擴充,并且收獲了不少粉絲,這也逐漸打破了目前以真人聊天秀占絕對主導地位的網絡直播局面。

“互聯網的精神本質應該是開放、平等的,一些網紅也的確存在著低俗、媚俗的問題,但要想成為一名持續受歡迎的網紅,還是需要具備過硬的技能,說到底還需內容為王,否則就是曇花一現。以后當直播平臺逐步趨于規范化,會有越來越多可以做好直播內容、形象正面的網紅主播登上更大的舞臺。”陳奎說。

本報記者 劉兵

專題新聞
  • 唐山廣播電視臺少兒新春喜樂會錄制圓滿成功
  • 心中的寶塔山
  • 說說寶應彭城堂劉氏
  • 殘疾人奉獻愛心 重陽節慰問老人
  • 2017寶應青年千人毅行開始啦!一起邂逅這一道最壯觀的風景
  • 寶應微電影《歸途》讓“太平洋警察”火起來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052421   蘇ICP備15046309號-1

Copyright © 2017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